绪论 学科定位:美学的当代问题
美学何为
诗与思的对话
美学的对象、内容、范围
第一篇 根源层面:永恒的生命之谜
第一章 审美活动的历史发生
先天性:“人生自是有情痴”
后天性:“哥白尼式的革命”
从快感到美感
第二章 审美活动的逻辑发生
从理想本性、最高需要到自由个性
在自然与文明之间
守望精神家园
第二篇 性质视界:辨析与描述
第三章 审美活动的外在辨析
基础·手段·理想
向善·求真·审美
现实超越·宗教超越·审美超越
第四章 审美活动的内在描述
共时描述:生命的澄明之境
历时描述:生命的超越之维
第三篇 形态取向:历史与逻辑
第五章 审美活动的历史形态
中西形态:“法自然”与“立文明”
古今形态:从“镜”到“灯”
第六章 审美活动的逻辑形态
纵向展开:美、美感、审美关系
横向拓展:美丑之间
剖向转换:从自然、社会到艺术
第四篇 方式维度:生成与结构
第七章 审美活动的生成方式
“我审美故我在”
生命之思
第八章 审美活动的结构方式
诗意的栖居
“澄怀味象”
从“无明”到“明”
附录一 生命的悲悯:奥斯维辛之后不写诗是野蛮的
附录二 美学的终结与思的任务:从“康德以后”到“尼采以后”——在“第一届全国高校美学教师高级研修班”的讲座
附录三 重要的不是美学的问题,而是美学问题——关于生命美学的思考
附录四 “生命视界”:生命美学的逻辑起点——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附录五 生命美学:从“本质”到“意义”——关于生命美学的思考
附录六 美学的重构:以超越维度与终极关怀为视域
附录七 无神的时代:审美何为?
附录八 “美在境界”“境界本体”究竟是何时提出的?
附录九 生命美学:从“新时期”到“新时代”——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附录十 超验之美:在信仰与自由与爱之间——读阎国忠老师《攀援集》的一点体会
附录十一 本书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