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取悦自己
0.00     定价 ¥ 52.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6826201
  • 作      者:
    编者:黄鑫
  • 出 版 社 :
    台海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7-01
收藏
编辑推荐


★重磅心理学大咖联袂推荐

中德心理医院创始人曾奇峰、国际分析心理学协会李孟潮,号召广大女性自我提升、活出真我。

★一线心理咨询师,20年经验集结

作者为近千位女性提供过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摆脱负面情绪,做出积极的转变。

★真实疗愈故事,剖析女性人生困境

受访者独白+作者回响,从生活、职场、家庭、亲子、情感等维度,解读都市女性的人生困境。


展开
作者简介

黄鑫,深圳市心理咨询行业协会专业委员会主任,一线心理咨询师,豆瓣阅读一级签约作家。拥有20余年的从业经验,为近千位面临生活困境的都市女性提供了心理服务,运用有效的专业知识,帮助她们摆脱负面情绪,缓解焦虑,做出了积极的转变,真正懂得了如何取悦自己。

在提供心理咨询的同时,黄鑫笔耕不辍,记录下数百个真实案例。她选取了其中17个典型案例集结成本书,希望为广大读者提供直面生活的勇气和走出困境的方法,让她们能真正取悦自己,微笑前行。


展开
内容介绍

◎你是否无法平衡家庭和工作,感觉身体被掏空?

◎你是否在一成不变的生活中,失去了梦想与激情?

◎你是否向往着幸福喜悦的生活,却活得迷茫又焦虑?

现代女性面临着多重压力,缺乏对自己内心的关注,过于在意他人的眼光,时常陷入怀疑与迷茫。其实讨好别人并非人生必须,取悦自己才是生活的真 谛。敢于做自己,敢于 让自己欢喜,才能真正获得安全感。

本书是女性心理研究者黄鑫写给女性的心灵疗愈之书,书中17个经典案例很具代表性,深入剖析当代女性的心理困境:原生家庭创伤、存在感缺失、情感困惑、成长焦虑……

作者致力于为遇到这类问题的女性带来帮助与指引,带领她们走出困境,重新认识自我,做出切实的转变。让我们一起收获直面困难的勇气,唤醒内心的安全感,获得取悦自己的能力。


展开
精彩书评

相对于女人能顶半边天,我更愿意说,女人就是整片天空。读一读黄鑫的书,相当于在天空中肆意地飞翔了一回。男人女人都需要飞翔。

——中德心理医院创始人 曾奇峰

黄鑫的文字,可以让一些女性顿悟:你就是你,如此完美的自己。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完美的自己。

——国际分析心理学协会 李孟潮

黄鑫有很好的写作功底,同时,她是一个勇敢的人,她的这种勇敢代表了她直面人生的态度,不回避、不躲闪,敢于将女性的自我分析写出来且写得那么传神和不留私情。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舒心


展开
精彩书摘

一 总忍不住偷看男友手机:找到属于自我的个人空间

 

【独白】

我对男友发了一顿火。

那天早晨我起得比平时早。阳光透过玻璃照进房间,静静地,带着偷窥一对情侣的喜悦。男友还在睡觉。我没叫他,独自悄悄起床,靠着沙发,享受清晨的闲暇。看到他的手机,我随意拿过来翻看。

我很喜欢玩别人的手机。同事、朋友、父母的手机,我都随性拿来玩。看同事的手机,是当面的。看看手机里的相片,不看短信。 最要好闺蜜的手机,什么都看,当然也当面,我们互相看。看父母的手机,无论当面还是背后,随时想看了,我就拿过来看。父母根 本不会介意。亲人嘛,我怎么看,他们都无所谓。男友不喜欢我看他的手机,一直反对。几年前我们刚在一起时,他就跟我讲,说想要有自己的世界。

我不觉得看手机有什么不好,看一下就看一下呗。他没什么秘密,让我看一下有什么关系?我的手机也可以给他看。他的手机里,无非是些朋友联络的信息,还有与我的来来往往。三四年了,这个男人的那些信息,跟我们的生活一样,平淡无奇。

我悠闲地刷着屏幕,指尖上上下下。如同质检员放行流水线上一堆堆的产品一般,目送一条条信息从我的眼前滑过。直到,突然,我看到了他们的信息。

我一下子把手机扔到他身上。直接地,下意识地,冲他劈头盖脸地扔过去。他惊醒了,吓坏了!扑过来抓住我,紧紧抓我,说:“好,我跟你讲,我跟你讲,是怎么回事。我的同事,印象不错, 聊了三次天……”

阳光随着我的心跳在颤抖。我看到他抄起手机,迅速删除所有聊天的记录,连微信软件,他都整个卸载掉,让我更加恼火。

“真没什么的话,你干吗全删掉?怕我看到吗?”

 他解释:“我删掉,免得你看到更生气。我跟她只聊过三次天,都是在我苦闷的时候。工作不顺利,你又忙,不理我。” 我跟他闹,逼问他更多的细节。闹了一整天,我才平复下来。

“这个属于道德败坏。在有女朋友的情况下,还跟别的女人玩暧昧。即使没有肉体出轨,精神上也出轨了,我也受不了。”第二天,我不甘心,又打电话给他的父母。他父母向着我,也打电话教育自己的儿子。

可我还是挥之不去。幸亏发现得早,将他们的“小火苗”压下去了。否则,还不知会发展成什么样。我说出很多关于这件事情的狠话。要他向我道歉,要他跟那个女孩断了联系。之后,只要他工作稍忙,对我稍不关心,我就要想办法提醒他:“你是一个罪人,你曾经做了对不起我的事情……” 他每次都辩解:“没有任何事情,就是没有任何事情。”

 还不认罪,在那里躲躲闪闪。并且,虽然对我一如既往,但是,他给自己的手机、电脑、QQ 都加了密码。

我质问他:“你有什么要瞒我?” 为什么不向我敞开心扉?哪怕承认有过一点思想出轨,甚至爱上别的女人,他跟我说清楚,不就好了。为什么要对我躲躲闪闪? 我们在一起几年了,有什么不能告诉我?我什么都可以告诉他,为什么他不能对我坦白?

他不告诉我密码,但我猜到了。

所以,他不在的时候,我开始偷看他的手机。以前,我没事了才拿他的手机看一眼;现在,只要他的手机在我面前,他不在我面前,我就忍不住要看。

如果发现他不在,我心里稍微掂量:“会不会马上回来?”确 定一时半刻回不来,就关起房门,拿过手机,站在没有阳光的阴影里,快快地翻看。看完后,我再把手机放回原处,不能让他发现。偶尔,被他撞上,我就装。用手指在屏幕上乱按,问他:“哎呀,你的密码是什么?我要破解你的密码。”

其实,我知道不该看别人的隐私。即使两个人关系再好,也不该看。但是,自从那件事情发生后,我就忍不住。我身边的这个男人,怎么这么没节操!瞒着我给别的女人发短信,说,“你要注意身体呀”。人家说声“真的不能没有你”,他居然回复“我也是”,还送一堆玫瑰花和红红的心!虽然只是短信聊天,我心里还是会冒火。

我现在有空就想监控他,想知道他在干什么。

有时候我也想,这样很傻吧。不看的话,日子也平静地过下去了。我清楚,他只有那么一段时间,思想上有点出轨,事情过去,他跟她就不再有联系了。但我就是忍不住,躲着也要看他的手机。

当我看完手机放回原地,确信里面什么也没有,他们没有进一步的进展后,会长松口气,放下心来。但是,另外一种感觉,又会浮上我的心头。

那是什么? 我感到了失望。

 

【回响】

从这个故事里,可以明显看到女主角的自我边界不够清晰。“喜 欢玩别人的手机。同事、朋友、父母的手机,我都随性拿来玩。”手机是一个人自我世界的象征,是自我世界在掌上的浓缩和显现。女主角随时随性、喜欢就看的行为,侵犯了男友的边界。为他们和谐的二人天地,埋下了隐患。

她第一次看男友的手机时,已经收到对方明确的请求——“我想要有自己的世界。”然而,她的回应:“看一下就看一下呗。你没什么秘密,让我看一下有什么关系?”

就算没有什么秘密,总被看一下,也会“有关系”的。

接下来,她不仅用手指频繁点击男友想要保护的自我世界,更点穿了他的一个新鲜死穴——用虚拟的玫瑰花和爱心,对别的女人表达暧昧情感。

愤怒的女主角不断提醒男友“你是一个罪人,你曾经做了对不起我的事情”。在这里,我们先别着急进行道德审判,最好来想想,有什么不妥的事情,在女主角取得“对不起”的罪证前,已然发生。

边界是一个人了解自我的存在,与他人和谐相处的基本条件。每个人都需要清楚地划分出自己与他人的责任和权利,在人际关系中,圈出独属于自我的个人空间。

人的边界如同国界。一个没有清晰国界的国家,轻则常与邻国产生争执,重则发生战争。具体到人,同样的道理。恋人间不管情感多么深挚,也必须尊重彼此的边界。否则,总被侵犯的一方,迟早会反抗。

如果看不到反抗,那多半被压抑了。为了避免正面冲突,将不满压抑进内心。表面好似臣服了,但在臣服的背后,酝酿着更深的反抗。这些,甚至连本人也不见得能意识到。反抗的力量,在他的潜意识里酝酿。

当女主角看到男友不忠的“罪证”时,一定要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也有问题。通过反思自己行为的不妥,来理解男友的感受,减少对他的愤怒。

女主角说:“我什么都可以告诉他,为什么他不能对我坦白?” 潜台词是:“我的一切都可以跟你分享,我也要你跟我分享你的一切。”一个边界不清的人,通常过度期望与人融合,追求与他人一体的感觉。有曲《我侬词》形象地描写了这种心态:“把一块泥捏成你的样子,再捏成我的样子,然后一起打碎了,和水调匀。再捏一个你,再捏一个我。这样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两个人生生世世,同衾共椁。”

融合是最亲近的人与人之间的状态。当我们还是小小婴儿,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曾经与母亲血肉相连,亲密融合。所以,融合起始于最早的母婴关系。慢慢地,婴儿长大,与妈妈在身体和心理上逐渐区分。妈妈是妈妈,孩子是孩子,二人转向分离。分离令他们懂得了自我与他人的距离和边界。

可是,许多人不愿分离,宁愿抱着片刻温暖的融合,不肯接受并尊重自我与他人的边界。因为,清晰的边界总与温暖的母爱、熟悉的乳香相背离,令人品尝到现实无情冰冷的滋味。无尽尘世的冷漠,导致我们终生都在追寻那种与母亲融为一体的美好感觉,即便长大成人,身高八尺。

在恋爱与性的关系中,人类找到了最接近“原创”的融合状态。《我侬词》里描述,“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两个人好得跟一个人似的,正是天下所有恋人的心声——融为一体,永不分离。

我们故事的女主角在个人成长的过程中,似乎没有实现与母亲充分的分离。她被允许随意翻看父母的手机,怎么看都无所谓,因为是“亲人嘛”。她的父母不仅没有向她强调边界,反而以实际行动鼓励她——因为我们是亲人,所以应该不分彼此。这种自幼形成 的逻辑,引导她在看男友手机的时候,感到理所应当。“既然我们是亲人,我就可以看你的手机,如果你不让我看,就说明你跟我不亲。”男友不被允许,也没有理由向她划出自我清晰的边界。

作为独立个体的男友,缺损了个人的独立性。他有跟女友融合的欲望,更有彼此分离的需要。即使两个泥人,还要“打碎了,和水调匀。再捏一个你,再捏一个我”,捏出自我边界,何况一个三十而立的男人。个体生命的主题,除了男女融合,还有自我实现和独立行动的自由。男人与女人,情浓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恢复常态,你还是你,我还是我。

生命过程的展开,包含了有限的融合与无限的分离,及至未来,各自死亡的终极分离。或许,男友正是用这种“精神出轨”的方式, 来表达自己需要分离的隐约愿望。

在发现了男友的“不忠”之后,女主角的内心焦虑、不安、失落、无助,精神高度紧张,过分警惕敏感。因为,她原本深信不疑的那些——“他对我好”“我在二人世界中占据着主导”“我爱他,他就会爱我”……都变得不太肯定了。现在,女主角由过去随便看看男友的手机,发展到必须看、躲着也要看的地步。看手机的行为,衍变成了一种把双方关系推向疏离的强迫性行为。

每个人突然发现伴侣不忠时,都会有着本能的惊怒、痛苦、猜忌和敏感,甚至产生强迫性的行为。男友的不忠令女主角生气,但气上加气的是他居然设置了密码,将她阻挡在自己曾经想进就进的世界之外。女主角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于是就算是偷看,也要进入他的世界,监控他的一切。通过知道他的行踪,获得自我想象中的控制感。

边界不清的人,往往希望过多了解对方的内心世界。需要通过控制,来实现自己的安全感与自信心。经过男友不忠的沉重打击后,女主角本来就不足的安全感变得更加缺乏了。她必须找回失落的控制权。因为控制的背后,是对安全的渴望和对被抛弃的深深恐惧。

不过,这么做的结果,却使她失去了控制自己行为的有效能力, 总“忍不住要看”男友的手机。想要控制却变得失控,这种吊诡的结局,令她也意识到自己“这样很傻吧”。

而最后的监控情报显示:他们没有进一步的发展,断得干干净净。男友真的知错就改,回心转意,而她却感到失望。都说“女人 心,海底针”,令男人琢磨不透,无法理解。她失望什么?难道说她想要男友跟女孩继续联系吗?

暗地里,女主角期盼偷看男友手机,发现他们藕断丝连的信息。 因为,只有那样,她偷看手机的行为才算正当。为爱情打一场保卫 战,偷看侦查,理直气壮。如果他们不再联系,那么她也该停止偷看手机的行为了。可是,该停的停不下来,即便她心里清楚,“不看的话,日子也平静地过下去了”。

一边是停不下来的强迫偷看行为,其存在理由是男友与女孩继续联系;另一边,是二人从此平静地过日子。阳光继续洒落恋人互信互爱的天地。在理性层面,我们的女主角开始询问:我为什么还要偷看?停下来,停下来吧!

偷看男友的手机成瘾,看不见人际边界,让一场本为“爱情”的保卫战,演绎成硬生生的隐私侵犯和对亲密关系的损害。


展开
目录

一 总忍不住偷看男友手机 :找到属于自我的个人空间 01
二 心灵空虚的都市购物狂 :正确释放潜意识中的渴望 13
三 跟男人约会我绝不买单 :放下形式主义的自我防御 25
四 QQ 陌生人,牵走我的魂 :分辨主观幻想和客观现实 37
五 戴胸罩让我很难受 :遵循本能,消除紧张情绪 47
六 相爱男友忽然劈腿 :在亲密关系中实现自我价值 57
外一篇 爱比爱人大 :读两首女性情欲惊梦的诗 67
七 四十岁意识到自己成了“剩女” :敞开心扉,才能找到理想的伴侣 75
八 分手对我是个难题 :自我肯定,减少对男性的过度依赖 87
九 下班沉默为哪般 :理性释放职场中的负面情绪 97
十 甩了“土豪”男友为什么难过 :正确看待金钱与爱情 107
十一 约我的男生必须提前三天 :彼此尊重,收获真正的爱情 121
十二 一再想去改变孩子的妈妈 :培养和谐的亲子关系 133
外二篇 狐狸精还是公主 :从神话传说看东西方女性的原型差异 144
十三 我怕黑,怕魔鬼 :消除恐惧,提升安全感 149
十四 就算不做“女汉子”也温柔不起了 :保持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159
十五 儿童时被性侵,让我缺乏爱的能力 :学会自我修复,驱走心理阴影 171
十六 幸福的婚姻败给了“中国式恋母” :解开婚姻与原生家庭的魔咒 179
十七 有多少生活毁于自责 :放松心理防御,不要自我苛责 193
外三篇 让我成为心理咨询师的成长故事 203
后记 成长的自疗课 234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