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黑格尔历史哲学导论
0.00     定价 ¥ 5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00227872
  • 作      者:
    作者:(法)让·伊波利特|译者:张尧均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23-11-01
收藏
作者简介

让·伊波利特(Jean Hyppolite,1907—1968),法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著作的翻译者和解释者,存在主义的新黑格尔主义代表人物。

译者简介:

张尧均,哲学博士,现任教于同济大学哲学系。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国哲学、现象学和政治思想史。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虽然名为《黑格尔历史哲学导论》,但实际上它既与黑格尔著名的《历史哲学》没有直接关系,也不是对黑格尔庞大思想体系中的“历史哲学”的专门研究。从其内容来看,它倒更像是对黑格尔思想(当然是有关历史和政治的思想)的发生史或形成史的研究,也就是说,它侧重的是黑格尔的早期思想,即《精神现象学》产生之前的思想。只在最后一章,它才较多地涉及了黑格尔的早期思想与后期思想,尤其是与《法哲学原理》中的相关思想的关联。如果说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建立了一种严格意义上的历史哲学,那么伊波利特的这本小书则阐述了黑格尔通达这种历史哲学的道路——一条漫长的“教化之路”。
展开
精彩书摘
  《黑格尔历史哲学导论》:
  最初,通过恢复康德在《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中的研究成果,黑格尔试图把基督与犹太教对立起来,正如道德自律的信奉者对立于一个只知道法律和分离的民族。但在耶稣的生命与康德的作品之间已经存在着多大的一种差异!耶稣不再只是一个感性的典范、一种道德理想的代表。他是一个个体,黑格尔力图去重构的是一段本真的历史。这是一种历史叙事;耶稣显然是其中的一个道德理想,但他是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出现的。然而正是自律和他律之间的对立概括了基督的教义和生活。“当你们把教会的法令和国家的法律奉为你们的最高律令时,你们没有理解在人之中的那种为其自己创造神圣性概念的尊严和力量。”看来还是康德的纯粹理性主义启发了这个文本:“理性是让人知晓其目标的东西,是其生活的绝对目的。诚然它通常被遮蔽,但它绝不会完全被扑灭。甚至在黑暗中,依然总是有一抹微光。”叙事最终以基督的死结束。它既没有提及他的奇迹,也没有谈到他的救赎。
  尽管有对任何实定性的这种批评,有在该世纪首次出现的这种耶稣的传记(它看来否定了任何的超验性),但如果认为黑格尔的理性主义和康德的理性主义具有同样的本质,那我们就错了。在这部作品中许多关于爱和生命的段落已经指出了一个独特的方向。对黑格尔来说,本质的对立不是在纯粹理性和经验因素之间的对立,毋宁是在生命与静止之物、生命物与死物之间的对立。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对于一个宗教之实定性的判断就不再如此简单。在伯尔尼末期,黑格尔把关于人的理性的各种抽象概念,即由那些启蒙思想家们提出的概念与生命的各种形态对立起来。为了以实定宗教来反对自然宗教,应该能一劳永逸地规定人性的概念,规定那归结到其自身的人类理性的各种要求。但我们已在一篇涉及从异教到基督教转变的文章中看到,古代人和我们对于实践理性的需求可能是不同的。这里黑格尔写道:“但是,生机盎然的自然永远是不同于这一自然之概念的某种东西,因此那对于概念来说只是修饰、纯粹的偶然和一种赘余的东西,却变成了必需的、有生命的,也许是唯一自然的和唯一美丽的东西。”换言之,这些关于人类本性的抽象观念、这些关于纯粹理性的概念,不可能在此提供测量的标准,用以在一个宗教中和在一个社会世界中判定什么是实定的,什么不是实定的。标准是不可能的:“人类本性的一般概念太空洞了,以致无法为宗教性之各种特定的、必然多样化的需求提供一个标准。”黑格尔不再相对于理性的观念,而是相对于生命来判定实定的因素。在他法兰克福时期的思想发展中,这一生命的观念开始成为其反思的主导因素。贬义上的实定性将不是一个与宗教或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具体的、历史的因素(后者与宗教或社会结为一体,因此不是外在地强加给它们的),而只是已经死亡的因素——它已经丧失了其活泼泼的意义,只不过是一种历史的残余。基督的形象在黑格尔的研究中变得越来越具体。在宗教中那些摆脱了其说教性的实定物,与那曾经生机勃勃的并紧紧依赖其历史个体性的东西联系在一起。正是基督的人格本身提供了实定的素材:他教导和行动;他谈到自己的个体性,并且行神迹;他作为神意的代表出现。最后,门徒们对基督的个体性、对他在此时此刻的外显在场的忠诚是基督教转变成一个实定宗教的根源。因此,黑格尔可以说:“一个宗教在起源的时候并不是实定的,它只是能够变成实定的宗教。这样一来,它就只是作为过去时代的遗物依然存在。”
  但是我们还发现了一篇重要的文章,它告诉我们在哪一点上黑格尔开始意识到历史性与人的生命之间的联系。“在一个宗教中,各种行为、人物和回忆都可以被当作神圣的。理性则在所有这三者中都指出了偶然性。它要求神圣的东西是永恒的、不会朽坏的,但在这样做时,它并没有证明这些宗教事物的实定性,因为人们可以把不会朽坏的和神圣的东西与偶然性相联系,并应该将它们与偶然性联系起来。在他对永恒者的思考中,他把永恒者与他的思想的偶然性联系起来了。”最后这句话尤其向我们展示了黑格尔在理性和历史之间建立的联系;一种自由的新概念——不像在康德那里那样是纯粹否定的——因此应该自我显现。这涉及一种活的自由,一种人与其历史的和解。
  ……
展开
目录

引言  黑格尔的观念论

第一章  民族精神

第二章  苦恼意识的最初形式:古代世界与基督教的自由

第三章  理性与历史:实定性与命运的观念

 第一节  实定性的观念

        第二节  命运的观念

第四章  黑格尔的第一个法哲学

        第一节  黑格尔的一般立场:对独断论经验主义的批判

        第二节  对康德与费希特的观念论实践哲学的批判

        第三节  有机共同体的理想

第五章  现代世界:国家与个体

附录一  从最近的研究看黑格尔的早期作品

附录二  法权状态

附录三  《法哲学原理》序

附录四  理性的狡计与黑格尔的历史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