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笛卡尔的第一哲学的沉思(精)/劳特利奇哲学经典导读丛书
0.00     定价 ¥ 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59860422
  • 作      者:
    作者:(美)G·哈特费尔德|责编:尤晓澍|译者:尚新建
  • 出 版 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9-01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卖点

1.西方笛卡尔学术史上诠释《第一哲学的沉思》的一部力作。

导读简洁明了,逻辑流畅。一经出版即赢得好评,被评论家们赞誉为“目前对《第一哲学的沉思》的*好导论”;“一部杰出的著作,文字清晰,引人入胜”。

2.时隔十年作者重新修订,高分经典导读内容全面升级。

本书为2003年劳特利奇出版的《笛卡尔与〈第一哲学的沉思〉》的修订版,全书做了大幅修改,几乎每一章都从头到尾做了修订,更准确、清晰、精炼。增补笛卡尔生活和学术背景,补充笛卡尔的视觉理论,展示笛卡尔对当今哲学的深刻影响,调整阅读书目和参考文献以反映笛卡尔学术的新近发展,等等。

3.专业作者,忠于文本,带领读者逐章逐节细读《第一哲学的沉思》。

作者G·哈特费尔德是宾夕法尼亚大学哲学系教授,是笛卡尔研究领域的一流学者,他敏锐洞察、清晰表达,带读者返回哲学文本,按照各篇的内容依次阐述笛卡尔六个沉思的论证,并进行十分细致的文本分析和开放式的讨论。

4.读懂经典著作之余,更真实、更全面地了解笛卡尔。

本书还考察了笛卡尔的生活和学术背景;论述以《第一哲学的沉思》为基础的笛卡尔物理学思想;笛卡尔的思想与现代哲学的相关性,以及它的遗产和影响。

5.专业译者精心翻译,忠于原文,精准流畅。

本书由北大哲学系教授尚新建老师精心翻译,斟字酌句,以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笛卡尔的思想。

6.赵敦华、徐向东推荐,一本供笛卡尔研究者、爱好者阅读的优秀导读。

深入浅出、解释全面、精湛翻译,值得每一位想要深入理解哲学经典的读者阅读。




编辑推荐

真正的“天选之子”是一个喜欢赖床的人。每天睡到日上三竿,笛卡尔做了我们想做却做不了的事;赖床赖到让数学和哲学都迈入近代之门,摧毁旧哲学,开辟新哲学,笛卡尔做了其他人都做不到的事。

搜索生平和成就,笛卡尔是能让人惊掉下巴的存在。即使没有读过任何一本他的著作,笛卡尔也无孔不入,深入每个人的生活缝隙。如果说数学课上学习的坐标系还算观感愉快,那么解析几何就是让很多人“吐血”的存在。如果说牛顿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那笛卡尔肯定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巨人。如果说“我思故我在”这句话还不算“出圈”,那么在此基础上创作的《黑客帝国》《楚门的世界》等经典影片带给影迷的震撼一定算是影史上“现象级”“划时代”的……

一个赖床的年轻人究竟能释放出多大的能量?“怀疑”的精神是如何能做到摧枯拉朽?你怀疑过自己的存在吗?我是谁?我为什么存在?我如何存在?在荷兰定居期间,笛卡尔致力研究哲学,发表《第一哲学的沉思》,以上这些困扰所有人的问题,笛卡尔在清晨温暖的被窝里找到了答案。“我”与“思”的论证使哲学进入近代之门,笛卡尔也因此被称为“近代哲学之父”。《第一哲学的沉思》作为笛卡尔的哲学著作,包含了笛卡尔物理学的全部基础。笛卡尔摧毁了中世纪的亚里士多德主义,创立了全新的形而上学体系,他从哥白尼、伽利略等科学家手中接过科学革命的接力棒,完成了从神学到近代科学的系统过渡。

“我思故我在”是被*广泛传播的哲学思想之一,大家对它耳熟能详,却因时间和语言的屏障无法深入了解。本书是宾夕法尼亚大学哲学系教授G·哈特费尔德对笛卡尔*著名的著作《第一哲学的沉思》的诠释和导读,被国外评论家誉为“目前对《第一哲学的沉思》的*好导论”,北京大学哲学系尚新建教授为本书贡献了精湛翻译,帮助哲学研究者和爱好者更好地理解笛卡尔这一哲学巨著。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为“劳特利奇哲学经典导读丛书”之一种,对西方哲学史重要著作——笛卡尔《第一哲学的沉思》进行了全面、深刻的导读,全书共十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与提要”,介绍了笛卡尔的生平及其哲学背景,总括了笛卡尔的哲学纲领和阅读《第一哲学的沉思》的方法;第二部分“六个沉思的论证”,清楚而准确地逐段讲解《沉思》的每一个论题,同时将讨论引向其他哲学家对《沉思》的反驳,以此凸显笛卡尔哲学的深刻性;第三部分“超越《第一哲学的沉思》”论述笛卡尔哲学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阐述笛卡尔为现代哲学做出的伟大贡献。
展开
精彩书摘

《笛卡尔的〈第一哲学的沉思〉》精选短书摘

 

大概无人怀疑笛卡尔“近代哲学之父”的地位。这不仅因为笛卡尔革命性地摧毁了中世纪的亚里士多德主义,创立了一种新的形而上学体系,为近(现)代科学奠定了基本的哲学架构;而且,也是因为笛卡尔哲学成为往后许多哲学家继承、批判和攻击的重要对象,从而形成近现代的西方哲学传统。即便在后现代主义盛行的今天,笛卡尔作为现代性的代表人物成为众矢之的,每每为人解构和颠覆,然而,其影响却似乎有增无减,其地位却似乎岿然不动。

——《笛卡尔的〈第一哲学的沉思〉》,第一版译序

 

国内学者对笛卡尔哲学并不陌生。然而,迄今为止,其研究仍然肤浅而粗疏,曾经一段时间,甚至很少有人问津。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不少学者没有甚至不愿进入西方哲学或西方文化的传统,而推崇所谓的“拿来主义”,从外面观望选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或者“洋为中用”。看上去似乎坚持独立自主,意志自由,实则却很像一个外行逛古玩市场,往往为光彩夺目的器件所吸引,错将赝品当真品。外表的稀奇与惊艳中看不中用,过不了多久,便会破绽百出,自然贬值了。

——《笛卡尔的〈第一哲学的沉思〉》,第一版译序

 

 

恰恰相反,我们的解释若想客观地或正确地理解文本,必须借鉴前人的解释,必须进入该文本的解释历史和传统。正是因为将文本或事件的解释深深扎根于它的整个理解的历史,我们才能避免主观的臆测和误读,才能理解其真正的意义和价值。愚以为,对西方哲学的理解,首先应该采取入乎其内的态度。只有进入西方哲学的传统,尤其深入西方诠释经典文本的历史,我们才能摆脱隔靴搔痒的窘迫境况。

——《笛卡尔的〈第一哲学的沉思〉》,第一版译序

 

 

哈特费尔德认为,笛卡尔首先是一位数学家和自然哲学家,然后才成为一位形而上学家。因此,《第一哲学的沉思》确实包含笛卡尔哲学的若干重要问题和丰富内容,然而,这些只是“整幅画面的片断,只是实现目的手段”,并非目的本身。笛卡尔的目的,是“试图利用这部著作,促成全新的、普遍的自然科学”(见本书“前言”)。或者说,笛卡尔的哲学纲领是创立崭新的自然概念和全面的自然科学,《第一哲学的沉思》的论证只是为其寻求“全部基础”,开启形而上学的方法,借以认识真理。因此,要想完整地把握笛卡尔在《哲学原理》中描述的“体系之树”,必须给《第一哲学的沉思》以正确的定位,必须将其置于历史的语境中加以理解,尤其必须将其置于近(现)代科学得以建立的历史语境中加以理解。因而,本书不仅讨论了六个沉思,而且,还专章讨论笛卡尔新科学的伟大纲领及创建思路。

——《笛卡尔的〈第一哲学的沉思〉》,第一版译序

 

怀疑主义的挑战,以著名的“我思”应对,用无欺的上帝担保的清楚明白的知觉标准,循环推理的嫌疑、身心区别以及由此产生的身心互动问题。

——《笛卡尔的〈第一哲学的沉思〉》,前言

 

《第一哲学的沉思》包含笛卡尔物理学的“全部基础”,而他的物理学,“摧毁了”亚里士多德的原则——提出截然不同的若干概念,如物质及其属性、心灵及感觉的作用等。记住该书的论证和结论主要是为这个纲领服务的,可以对它有更深刻的洞察。

——《笛卡尔的〈第一哲学的沉思〉》,前言

 

想象与纯粹理智之间的区别是笛卡尔认识论的基础。

——《笛卡尔的〈第一哲学的沉思〉》,第二章

 

初次阅读的读者,最好的策略是关注文本的总体目标和结构,同时始终向各类解释性假设开放。当你考虑甚至形成这类假设时,也应该注意对笛卡尔相关论证的反驳。然后,再次阅读他的文本,为这种或那种解释寻求支持,看看反驳是否成立。伟大的哲学文本,将以深刻的洞见和理解回报这种努力,笛卡尔的著作也不例外。

——《笛卡尔的〈第一哲学的沉思〉》,第二章

 

不过,宽容原则也可能走得太远。我们解释过去的论证,最大限度地使其适合当今流行的智慧,便冒很大风险——不断地要将我们自己喜爱的观点读入过去的文本。而且,尽管我们应该寻求文本的一致和力量,因为它们具有伟大的哲学旨趣,但是,这并非要求过去的哲学家一贯“正确”。倘若我们在过去文本中看到的始终只是“正确的”观点,那将遮掩现在与过去的真正区别,我们将无法看到,哲学的问题域是如何变化的。一种观点的一致论证,现在被认定是错误的,这对我们依然很有教益,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哲学观点和哲学论证,认识它们的力量所在。过强的宽容原则太局限、太失真,会让我们每每逼迫过去的哲学家说我们今天想要说的事情。

——《笛卡尔的〈第一哲学的沉思〉》,第二章

 

阅读真正的哲学,最让人满足的一个方面是形成自己的观点,知道一部特定的著作好在哪儿,什么重要,自得其乐。我建议你们采用这部导读,听从其中的告诫,是为了让你们自己阅读文本。你一旦形成自己的阅读,也应考虑一下,如何说服采用不同读法的那些人,让他们相信你的读法很好。最后,无论你是否同意笛卡尔,在阅读他的文本时,你都会围绕身心的性质、形而上学的知识是否可能等论题,自己提出新的问题,并试图给以新的答案。

——《笛卡尔的〈第一哲学的沉思〉》,第二章

 


展开
目录

第一版译序

前言

缩写、引文与翻译

 

第一部分 概述与提要

第一章 笛卡尔的纲领

第二章 阅读《第一哲学的沉思》

 

第二部分 六个沉思的论证

第三章 将心灵撤离感官

第四章 发现心灵的本性

第五章 真理、上帝与循环

第六章 判断、错误与自由

第七章 再论物质、上帝与循环

第八章 自然界与身心关系

 

第三部分 超越《第一哲学的沉思》

第九章 新科学:物理学、生理学与激情

第十章 遗产与贡献

 

附 录

文 献

索 引

译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