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费希特早期政治哲学第一哲学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
0.1 作为形而上学与后形而上学的第一哲学:定义与发展
0.1.1 第一哲学与哲学
0.1.2 第一哲学与形而上学、后形而上学
0.1.3 亚里士多德“是的是”的“第一哲学”的再阐释
0.2 形而上学与后形而上学第一哲学:主题与学科地位
0.2.1 从客观世界出发的第一哲学
0.2.2 从主观世界出发的第一哲学
0.2.3 从联系主观与客观世界的媒介出发的第一哲学
0.3 诠释学下的费希特对第一哲学的贡献与定位:从形而上学知识论到后形而上学意义本体论
0.3.1 费希特对形而上学第一哲学的贡献:绝对主体自我一绝对精神的黑格尔路径
0.3.2 费希特对后形而上学第一哲学的贡献:意义本体论下的主体自我本原行动的多元诠释
第一章 思想史语境与第一哲学论证
1.1 费希特政治哲学的思想史语境
1.1.1 德国启蒙运动:理性主义与浪漫主义
1.1.2 德国狂飙突进运动:浪漫主义与民族主义
1.1.3 法国大革命:费希特作为法国革命的德国哲学的完成者之一
1.2 费希特政治哲学在政治哲学史的地位:二元论政治哲学的一元统一
1.2.1 理性主义政治哲学与经验主义政治哲学的对立同一
1.2.2 二元论理性主义政治哲学的发展:从柏拉图到黑格尔的形而上政治哲学
1.2.3 费希特政治哲学:二元论理性主义政治哲学的一元统一
1.3 费希特政治哲学与第一哲学:自由主义、共和主义、社会主义、意志生命 政治的形而上学与后形而上学
1.3.1 费希特青年时期政治哲学的第一哲学:个人自由主义的形而上学
1.3.2 费希特耶拿时期政治哲学的第一哲学:法权共和主义的形而上学
1.3.3 新诠释的费希特政治哲学的第一哲学:意志生命政治的社会想象
第二章 形而上学前提:绝对自我
2.1 本原行动的自我
2.1.1 本原行动自我三命题
2.1.2 本原行动自我特征
2.2 青年时期与耶拿时期法的形上前提的基本命题
2.2.1 青年时期法的形上前提
2.2.2 耶拿时期法的形上前提
第三章 自由与权利
3.1 权利的第一哲学本源
3.1.1 纯粹自我与感性自我的统一性
3.1.2 感性自我的合目的性
3.2 权利的内涵
3.2.1 权利概念及权利规律的推演
3.2.2 权利与义务
3.2.3 权利与权力
3.3 自由的第一哲学本源
3.3.1 自我的经验性与理性的统一性
3.3.2 自我的多样性与相互性的统一性
3.4 自由的内涵
3.4.1 自由的界定
3.4.2 自由与必然
3.4.3 自由的类本质
3.4.4 法权平衡与实质自由
第四章 正义和法治
4.1 法治的第一哲学本源
4.1.1 法的知识学依据
4.1.2 自我设定非我的法律维度
4.2 法治的内涵
4.2.1 法律的界定
4.2.2 法律与道德
4.2.3 国家与法律
4.3 正义的第一哲学本源
4.3.1 自我的社会性
4.3.2 自我的道德性
4.4 正义的内涵
4.4.1 正义的界定
4.4.2 正义的相互性
第五章 知识自主与政治
5.1 宗教批判
5.1.1 理性与天启
5.1.2 自我权力化与宗教一体化的削弱
5.1.3 宗教批判的影响
5.2 政治建构
5.2.1 公法与政治
5.2.2 社会、国家与人类自我实现
5.2.3 自主性原则普遍化与宪政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