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风流去(最新编校版)
0.00     定价 ¥ 8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6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00685623
  • 作      者:
    作者:鲍鹏山|责编:马绒
  • 出 版 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12-01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自2009年出版以来,以优良的内容和品质赢得读者的口碑。

考虑到这么多年来读者对本书提出了不少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出版社此次对本书做了自2009年以来大范围的一次修订:不仅对全书重新做了精编精校,对书中一些重点篇目、段落,亦请作者重新梳理以求表达精准,对此前版本的语句表达、标点等也做了很多斟酌优化,让文字的呈现更流畅更完美。

★《风流去》是鲍鹏山读书阅世三十年、忧愤覃思三十年、写作历时十余年的具影响力的一部作品。也是多年读者口碑成就的一部经典之作,畅销多年,被许多全国重点高中历史、语文教师作为必读书推荐给学生阅读。

★从先秦到魏晋南北朝,从圣贤到文臣、从君子到小人、从英雄到隐士,作者为我们一层层打开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或高贵或痛苦的灵魂。一篇读罢,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从中照见自己的生活,窥见自己的影子,惊悚自己的命运。

★是历史,更是思想史;是古代史,更是当代史;是命运写照,更是人性烛照。


展开
作者简介

鲍鹏山

文学博士、作家、学者。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团中央“国学之声”教育联盟副主席,2015、2016年曲阜祭孔大典中央电视台直播间特邀解说嘉宾,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上海电视台《东方大讲坛》、上海教育电视台《世纪大讲坛》、山东卫视《新杏坛》等栏目主讲嘉宾。浦江学堂、花时间读书社创办人。出版有《风流去》《中国人的心灵》《孔子传》《寂寞圣哲》、“水浒系列”之《鲍鹏山品水浒》《鲍鹏山新批水浒传》《江湖不远》 、“孔子三来”系列之《孔子如来》《孔子归来》《孔子原来》、“经典导读系列”之《论语导读》《大学中庸导读》《道德经导读》《孟子开讲》等著作三十多部。《光明日报》《中国周刊》《儒风大家》《美文》《寻根》《走进孔子》《中学生阅读》(高中版)等多家杂志的专栏作者,作品被选入多种文集及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全国统编高中语文教材。2016年被评为“感动上海”年度十大人物。


展开
内容介绍
“思想的历史”系列《天纵圣贤》《毂中英雄》《绝地生灵》三种,结集了鲍鹏山用情最深也最好的文章,2006年出版后在读者中赢得了非常好的口碑。本书是作者重新修订后的合集。从先秦到魏晋南北朝,从圣贤到文臣、从君子到小人、从英雄到隐士,作者为我们一层层打开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或高贵或痛苦的灵魂。 和那些肤浅的“心得”“感悟”完全不同,决非当今流行的一个故事加一段大而无当的虚夸议论的套路,鲍鹏山受人关注之处在于,他的文章“不敢虚构一言,不敢浪语一句”,不仅深深切入历史,更深深切入人性;不仅充满逻辑的力量、诗性的力量,更充满思想的力量。 他做的,不是枯燥的无聊的无趣的无用的所谓的“学问”。他的每一篇文章都化合古今,干净纯粹,尖锐犀利,幽默温情,包容了可供不同层面解读的诸多内涵,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从中照见自己的生活,窥见自己的影子,惊悚自己的命运。是的,风流去了,但是,风流们的命运,在我们的身上延续,咒语尚未解除,我们仍需忍耐,或者,奋斗。
展开
精彩书摘

  《风流去(最新编校版)》:
  第二,如果说,孟子把孔子的“仁”从道德角度发展为“义”,那么,从政治角度,他又将之发展为“仁政”,也就是他的“王道”。在这一点上,孟夫子可是为儒家学派立了大功。孔子也讲过“仁政”,但对其内涵并没有做详细的说明,显得空洞而浮泛,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在操作层面,都没有进行有说服力的论证。是孟子接过手,把这工作做完了,而且我们还得承认,他做得蛮出色。他把孔子的伦理思想演义为一整套的政治构想,完成了由学术向政治的过渡,学者成为政治幕僚,孟子也就自封为“王者师”。
  这套理论,使得学统、道统与政统融合无间,合而为一,从而“学”与“仕”不再有任何学理上的隔膜,“学而仕”变成“直通车”,“士”变成“士大夫”成了顺理成章之事,从这个意义上说,谁能说孟子的“融合三统”不是为后来的科举取士奠定了基础呢?
  同时,这一套政治构想上有“六经”之依据,下有统治者之扶持,从而儒术才能在后来“独尊”。鲁迅说,孔夫子是中国的权势者捧起来的。权势者为什么单单相中了孔夫子,而捧他尊他呢?就是因为孟子的这套政治理论。毋庸讳言,以道德为基础的政治必然是专制政治,而专制政治也必以道德为基础。所以,孟子这一套建立在道德基础之上的政治构想,必然与专制政治“狼狈为奸”,从而贻害无穷。
  简单地说,孟子的政治构想是这样的,很有一厢情愿的味道:人本性是善的,因此就有仁心的苗子,把这仁心加以扶植,不让其放失,且使之枝繁叶茂,便是养身了;然后用自身这光辉的形象做样板,“刑于寡妻”(给妻子做道德示范)便是齐家,“以御于家邦”(以此治理家国)便是治国;用仁政治国,就是行王道,行王道当然是“天下莫之能御”(天下没有人能够抵挡),从此天下太平。这种构想的幼稚性实在太明显了,而这种幼稚的政治构想竟然蒙蔽了整个中国封建社会,那些劳心竭虑想求治的士人们只知道耐心地等待一个不失仁心且能将这仁心推恩到广大百姓的圣明君主,并且在无数次失望后也想不出要另谋生路。直到“五四”后,以蔡元培、李大钊、胡适等十六人为代表的知识界,还提倡“好人政府主义”呢。在孟子这一棵树上,吊死了多少代英雄豪杰与智谋之士?这里面有统治者的阴谋吧?但我想,关键还在于文化自身的缺陷。即此一点,我斗胆地说,中国的封建文化,有它不成熟并且永远也不可能再成熟的地方。现代读者能觉得出孟子这一套构想的幼稚,应该说是得力于“西学东渐”,知道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从而换一种活法。古代的那些智谋之士,其个人智慧不管多大,也不能窥破这个文化阴影之中的机关。孟子这一套宏伟的雄辩滔滔的政治构想,似乎包含有严密的逻辑推理,似乎有不可摇撼的威严和合理性。但我想,他的前提是否错了?一旦不能证明人性是善的,证明君主们都能不丧失这微弱的善的小苗苗,且在花天酒地醇酒妇人以及血腥“相斫”时,还能扶植这个小苗苗,使之蔚然而成大气候,那么,孟子的整个政治建筑都将土崩瓦解。这就要谈到孟子的“性善论”了。
  性善论是孟子对儒学的第三大贡献。孔子不愿意谈人性,他可能意识到这是一个不能解答的问题。《论语》中只模糊地提到“性相近,习相远”,只说人性之初大致相近,有共同的人性,并未做善恶之分。所以,从这一点讲,孟子道性善,荀子言性恶,都与孔子不矛盾。但孟子的性善论实为儒家哲学、伦理学、政治学之基础。在这一点上,孟子对儒家可谓功勋卓著。后来程朱等人严厉批评荀子的性恶论,并借此认定荀子已失去儒家的根本,他们也算明白人,知道在性善问题上决不能做丝毫的让步,因为这一步让出去了,儒家就没有立锥之地了。但孟子在他的七篇大作里并没能证明“人性善”。程朱等也还是不能证明“人性善”。
  傅伟勋先生在他的《儒家心性论的现代化课题》一文中,列出孟子证立“性善论”的十大论辩。但傅先生也客观地指出,这十大论辩都不能直接证立“性善论”为真。既如此,那就不管数量多少也没用了。十个不完全的论证,不能凑成一个完全的论证。一百个也不行,一千个一万个也不行。
  可以说,在对人性本善的论证上,聪明绝顶的孟子已经绞尽脑汁了,能想到的都想到了,能利用的都利用了,以至后来的程朱及当今的第三代新儒家们,再也不能提出什么新的证明。像程颐和朱熹,就喜欢故作高深地发些大可不必的感慨,常常在“四书”的某些字缝里写上什么“学者宜深思”字样——他们说不明白,就叫我们去深思,可我们想来想去也就那么一点意思。而就为这点没有什么意思的小意思,我们一代一代毫无出息地老去了。
  我想,人性问题,无论是证善,还是证恶,都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持。这极有可能是一个不能证明的问题。它不属于理性范畴,而可能属于非理性范畴。
  ……

展开
目录

代序:父亲的家国
第一部 天纵圣贤(纪元前6-纪元前3世纪)
老子:颠倒的世界和扭曲的哲学
孔子:黑暗王国的残烛
墨子:向帝国挑战的剑侠
孟子:王者师与大丈夫
庄子(上):永恒的乡愁
庄子(下):人在江湖
荀子:养在深闺人未识
屈原(上):无路可走
屈原(下):面向风雨的歌者
仲尼弟子:昨夜星辰

第二部 彀中英雄(纪元前4-纪元1世纪)
商鞅:斯人自杀
韩非:折断的双刃剑
李斯:斯人斯鼠
张良:绵软的剃刀
陈平:黑暗的囊
贾谊:没有席位的发言
晁错:多情却被无情恼
东方朔:谈何容易
司马相如:A Playboy
董仲舒:巫师与媒婆
司马迁:生存还是毁灭
朱买臣:我们为什么站在他这边
扬雄:从向隅而泣到向隅而笑
王充:文化清洁工

第三部 绝地生灵(纪元2-纪元5世纪)
李固:头颅掷处血斑斑
梁冀:过把瘾就死
宦官:道德的唾液
桓帝与灵帝:笑骂由你
党锢群英(上):道德清洁工
党锢群英(下):婞直与残忍
建安烈士:不朽的大纛
魏晋名士:向死而生
诸葛亮:历史的雕塑
孔融与祢衡:文化的垢甲
曹丕:缺德的禅让
阮籍与嵇康:谁的去处好
元康之英:末日狂欢
陶渊明:南山种豆
谢灵运:生活在别处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