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吴根友)
序二(翟奎凤)
前言 气论、儒学与中国哲学
第一章 王廷相气论思想的三个阶段
第一节 “淹蹇四十余,天日始昭晰”
——王廷相儒者身份的确认
一、“仆蚤年问学,无所师承”
二、“诗文之学”转向“体道之学”
三、“儒术分明属我师”
第二节 “阐道后词华,养正崇修洁”
——王廷相气论思想的形成
一、《答许廷纶》论造化问题:王廷相气论思想的始基
二、《太极辩》和《横渠理气辩》:王廷相气论思想的诞生地
三、《与彭宪长论学书》所言儒家之道:王廷相气论思想的内核
第三节 “不惜复甖瓿,愿俟后圣嗤”
——王廷相气论思想的演变
一、王廷相气论思想演变线索之一:“道真”观念及其推移
(一)“道真”观念的提出
(二)“道真”观念的品格
(三)“宗经”:“道真”观念的归宿
二、王廷相气论思想演变线索之二:与张载气论的思想关系
(一)“以横渠为然”
(二)“(横渠之论)似欠会通”
(三)“横渠之论,与愚见同否”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王廷相的元气论
第一节王廷相之前的元气论
一、唐代及之前元气论概述
二、宋代的元气说及其转变
三、元至明初的理气关系说
第二节王廷相元气论的确立
一、以“元气”论“道体”的提出——《慎言》开篇疏解
二、以“元气”论“道体”的推展——从《慎言》到《雅述》
第三节王廷相元气论的思想结构
一、元气概念的内在逻辑层次
(一)“元气”以“元”为理论前提
(二)“元气”与“气”不能完全置换
二、元气与道体的互摄
(一)“元气即道体”——统贯形上与形下的元气
(二)“元气本体”——气本论意义上的元气
(三)“元气实体”——气化论意义上的元气
三、与元气相关的造化之气
(一)“元气”与“形气”
(二)“元气”与“生气”
(三)“元气”与“气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王廷相的气种说
第一节气种说的提出
一、气种说提出的思想机缘
(一)“不知理是何物,有何种子,便能生气”
——批判理气说
(二)“气种各具于元气,不独五行而已也
——辩驳五行说
二、气种说的根本问题意识
第二节气种说的展开
一、《慎言》的气种说
二、《答何柏斋造化论)十四首)》的气种说
三、从气种说到气种有定说
第三节气种说的定位
一、气种说的理论前缘
二、气种说的理论贡献
三、气种说的理论困难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王廷相气论思想诸面相)上)
第一节气与理——对朱子学理气论的批判和发展
一、“气一则理一,气万则理万”的气理观
二、“理因时制宜”的新观念
(一)“理因时制宜”的提出
(二)“理因时制宜”的基础
(三)“理因时制宜”的扩展
第二节气号I生——对人性二元论的批判和发展
一、“性生于气”——性的本源问题
二、“性与气相资而有”——性气关系问题
三、“凡人之性成于习”——生成论意义上的人性论
(一)从“习相远”到“习于名教”
(二)从“习识害性”到“因习而知”
(三)“凡人之性成于习”与“变其性而移其习”
第三节气与物——对格物致知论的批判和发展
一、“元气化为万物”——物的来源问题
二、“物各得其当然之实”——物的意义问题
三、“在我之物”与“身外物”——人物关系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王廷相气论思想诸面相)下)
第一节 气与身体——王廷相气论视域下的身体观
一、“天理人欲”与“身心一体”:正统化理学视域下的身体
二、“天性之欲”与“克己寡欲”:王廷相身体观的双重维度
三、“正其人心”与“理其人情”:王廷相身体观的现实诉求
第二节 气与礼仪——王廷相气论视域下的礼仪观
一、“圣人制礼”:礼仪为社会规范
二、《丧礼备纂》:礼仪为养生送死
三、“感通之气”:礼仪为祭祀之道
四、“大礼议”:王廷相及王阳明的选择
第三节 气与生死——王廷相气论视域下的生死观
一、师儒法道:少年王廷相
二、自我觉醒:王廷相说梦境
三、人生之乐:王廷相与诗酒
四、如何存在:王廷相谈生死
五、天地之美:王廷相论超越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王廷相与明清气论思潮
第一节 王廷相与明代中后期气论思潮
一、王廷相与罗钦顺、王阳明的气论关系
(一)理气一元
(二)性气一本
(三)养气工夫
二、王廷相与吕槽、何瑭及吴廷翰的气论关系
(一)儒者视界
(二)造化之道
(三)天道性命
三、明代中后期气论思潮的儒学谱系
(一)“盈天地间皆气”:明代中后期儒学的共识
(二)“盈天地间皆X”:明代中后期儒学的衍化
第二节明清之际气论与西学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