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
四 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国知识界对唯物史观的早期阐释
第一节 唯物史观早期阐释的思想资源
一 唯物史观阐释的原典依据
二 日本与欧美传播渠道的影响
第二节 唯物史观早期阐释的主要观点
一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
二 应称唯物史观为“经济史观”
三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四 唯物史观与阶级斗争说的冲突与调和
第二章 唯物史观再阐释的社会历史背景(1927-1937)
第一节 对“中国向何处去”的现实追索
一 大革命失败后的国内形势与传播热潮的兴起
二 国际局势的变化推动唯物史观的研究热
第二节 文本资源的丰富与传播渠道的转变
一 唯物史观阐释的原典资源的丰富
二 “以苏解马”与唯物辩证法的广泛传播
第三节 阐释主力的成长与壮大
一 唯物史观阐释力量的分化与对立
二 马克思主义学者成为理论阐释的主导力量
第三章 关于唯物史观性质的探讨与交锋
第一节 唯物史观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之辩
一 “矛盾说”
二 “扩张说”
第二节 唯物史观与经济决定论之辩
一 以唯物史观为“经济决定论”
二 以唯物史观为辩证唯物的历史观
第三节 理论认知分野与道路选择歧异
一 国民党御用文人全盘拒斥唯物史观
二 自由主义者部分肯定唯物史观
三 马克思主义者力证唯物史观为“行动的指导”
第四章 以“革命逻辑”贯穿唯物史观的理论阐释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理论阐释“能动”因素的凸显
一 从“生产技术论”转向对生产关系的关注
二 强调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作用
第二节 “动的逻辑”成为社会发展规律的主要特征
一 社会历史规律阐释模式的转向
二 “五种社会形态说”成为社会发展的普适法则
第三节 阶级斗争说被纳入唯物史观理论体系
一 从根本上调和唯物史观与阶级斗争说的矛盾
二 阶级斗争被视为变革社会的重要动力
第五章 唯物史观的主流阐释与“中国向何处去”
第一节 1927-1937年唯物史观主流阐释的基本特点
一 唯物史观主流阐释的特点与趋向
二 唯物史观主流阐释的历史局限
第二节 唯物史观的主流阐释与中国革命理论的构建
一 阐释学人与毛泽东哲学思想形成的源流考察
二 主流阐释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构建
第三节 唯物史观的主流阐释与中国学术范式的转型
一 主流阐释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二 主流阐释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
三 主流阐释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研究
第六章 中国知识界研究与阐释唯物史观的经验启示
第一节 中国知识界研究与阐释唯物史观的基本经验
一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
二 坚持理论的科学性是基础
三 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是主力
第二节 中国知识界研究与阐释唯物史观的当代启示
一 坚持党的领导,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旗帜
二 立足新时代实践,不断提高唯物史观阐释水平
三 着力从人抓起,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