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思潮”视野下的魏晋哲学
第一篇 《易》《老》《庄》会通的玄学
第一章 两汉经学的危机与东汉末期社会批判思想
第一节 汉代经学的危机
第二节 东汉末期社会批判思想的兴起
第二章 魏晋玄学的萌发期
第一节 才性之辨
第二节 荆州学派与易学
第三节 辨名析理
第三章 正始玄学
第一节 清谈
第二节 夏侯玄
第三节 何晏
第四节 王弼
第四章 竹林玄学
第一节 阮籍
第二节 嵇康
第五章 元康玄学
第一节 西晋时期的清谈与思想变化
第二节 裴頠的《崇有论》
第三节 向秀、郭象的《庄子注》
第六章 江左玄学
第一节 江左清谈与玄学风潮的变化
第二节 王导与谢安
第三节 王徽之和陶渊明
第四节 张湛的《列子注》
第七章 玄学化的道教思想
第一节 两晋时期葛洪对道教的改革
第二节 王羲之的道教“千龄”思想
第三节 北朝寇谦之对北方天师道的改革
第四节 南朝陆修静和陶弘景的道教革新思想
第二篇 魏晋时期的佛教哲学
第一章 慧皎与早期佛教哲学的综合
第一节 《高僧传》及其作者慧皎
第二节 名僧、高僧与名实之辨
第三节 综合儒道释的言意之辨
第四节 禅的庄老化的诠释
第二章 道安对佛教哲学的译介和推广
第一节 道安生平与历史地位
第二节 佛典翻译与整理
第三节 般若性空与本无义
第四节 弥勒信仰
第三章 般若学六家七宗
第一节 从“格义”到“得意”之般若学派
第二节 本无宗
第三节 本无异宗
第四节 即色宗
第五节 心无宗
第六节 识含、幻化与缘会宗
第四章 鸠摩罗什的佛典翻译及其实相无相的大乘哲学
第一节 鸠摩罗什的生平与译经
第二节 “毕竟空”的实相论
第三节 “禅”与“极微”——鸠摩罗什与佛陀跋陀罗
第五章 慧远法性无性的体极论及果报哲学
第一节 慧远行状
第二节 体极论——法性无性
第三节 三报论——无尽因果
第四节 神不灭论——薪尽火传或指穷火传
第五节 体极不顺化的净土信仰
第六章 僧肇与玄学化的中国佛学
第一节 僧肇其人其事
第二节 即体即用的不真空论
第三节 法无来去的动静观
第四节 有名无名、有知无知的涅论
第七章 道生的佛性论及其对中国心性哲学的建设
第一节 道生生平与著作
第二节 觉与心性——与佛性论相关的顿、渐和本有、当有之争
第三节 正因佛性论
第四节 本有和始有
第五节 道生的佛性论
第六节 法身无色、佛无净土与善不受报
第八章 法显对佛教中国化的贡献
第一节 法显生平
第二节 法显对佛教中国化的贡献
第九章 僧稠与北方禅法——兼论禅定分途
第一节 生平事迹、禅法传承及其同国主的周旋
第二节 僧稠禅法的形式和内容
第三节 僧稠禅法引发的思考
第十章 三教之争之一: 儒释之争
第一节 沙门敬不敬王者之争
第二节 白黑论之争
第三节 报应论之争
第四节 神灭神不灭论之争
第十一章 三教之争之二:佛道之争
第一节 《夷夏论》之争
第二节 《三破论》之争
第三节 《笑道论》与《二教论》之争
第十二章 三教融合论
第一节 本末内外论
第二节 均善均圣论
第三节 殊途同归论
第三篇 玄化的儒家哲学与儒家经典之梳理
第一章 魏晋时期的儒学概述
第一节 魏晋儒学的背景
第二节 魏晋时期的儒学
第二章 王肃的儒学思想
第一节 亮直多闻,能析薪哉
第二节 王肃易,当以在玄、弼之间
第三节 王肃礼学:达天道、顺人情之大宝
第三章 范宁《春秋梁传集解》
第一节 解释的前提:对《春秋》性质的理解
第二节 “事”“例”与“义”——解释学的循环
第三节 解释的宗旨:传以通经为主,经以必当为理
第四章 南北朝时期的儒学概述
第一节 南朝时期的儒学
第二节 南朝礼学的繁荣及原因
第五章 刘宋儒学探析:颜延之、宗炳思想
第一节 颜延之、宗炳之生平
第二节 儒道释:达见同善、至无二极
第三节 刘宋朝的神灭之争
第六章 南朝传统儒学之代表:范缜
第一节 仕途坎坷的一代大儒
第二节 灵与肉的对立
第三节 神灭之争
第四节 神灭论的哲学思想
第七章 梁武帝之新儒学思想
第一节 思阐治纲,每敦儒术
第二节 玄学化的儒学性道观
第三节 佛学化的心性论
第八章 皇侃的新儒学:礼学思想
第一节 皇侃的思想渊源
第二节 皇侃的儒学困境
第三节 皇侃礼学思想的本质
第九章 皇侃与南朝礼制思想
第一节 六朝郊礼制
第二节 六朝礼制
第三节 六朝丧服礼制
第四节 皇侃与礼治思想
第十章 六朝礼学与家族之关系
第一节 六朝贵族制社会与礼学的发达
第二节 六朝国家礼典制定与家族的关系
第三节 六朝家礼与书仪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