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诚意关(从朱子晚年到王阳明的哲学史重构)
0.00     定价 ¥ 86.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10240138
  • 作      者:
    作者:郑泽绵|责编:方国根//崔秀军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6-01
收藏
作者简介
郑泽绵,男,1984年生,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中国哲学教研室副教授。武汉大学自动化专业学士、哲学硕士,2011年获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学位,随后在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做师资博士后工作。2012-2015年曾两度赴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哲学系与Dahlem人文研究中心从事为期两年的博士后研究工作。2015年任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2016年获“珞珈青年学者”称号和资助,2017年获“武汉大学青年拔尖人才出国计划”资助,从2018年4月起,将访问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哲学系两年。主要研究兴趣包括:朱熹与王阳明、宋元明清哲学、中国哲学史、比较哲学伦理学。曾在Philosophy East and West(《东西方哲学》), International Philosophical Quarterly(《国际哲学季刊》)、Dao: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 (《道:比较哲学期刊》)、Ming Qing Studies (《明清研究》)、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中国哲学前沿》)等英文哲学期刊以及《道家文化研究》、《人文论丛》、《武汉大学学报》、《中国哲学与文化》、《哲学评论》等国内期刊发
表研究论文数十篇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以诚意与自欺问题为中心,重构从朱子晚年到阳明的哲学逻辑进程,以“诚意史观”兼容和取代“格竹叙事”。朱子批评象山学派有自欺的危险,这令他更关注如下问题:诚意如何可能?自欺如何诊断?格物致知之后为何仍须诚意?这些问题困扰着晚年朱子,使之不得不反复修改其《大学》诚意章注,直至临终前三天。而阳明的知行合一、致良知与四句教等思想都可以看成心学对该问题的逐步解决和对朱子的回应。本书系统地诠释了阳明哲学,在保持良知的先天性的基础上,揭示良知的开放性,探讨良知与经验如何结合、良知如何呈现于时间意识中,阐发良知与诚意之学对儒佛互动、中西文明互鉴的意义,将良知与诚意之学溯源到洒落与光风霁月的人文理想。
展开
目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