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研究(以理学体系建构为视角)/朱子学文库
0.00     定价 ¥ 10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00205528
  • 作      者:
    作者:郭园兰|总主编:朱人求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21-12-01
收藏
编辑推荐

1. 从研究内容来看,本书首次对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进行系统而全面的研究,旨在深入挖掘“克己”“复礼”“为仁”等概念的意涵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充分体现了朱熹学术本身“致广大、尽精微”的原貌,具有创新性。

2. 从研究视角来看,全书以理学体系建构为视角对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进行全面的研究,切合儒学发展的实际情况,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

3. 从研究方法来看,本书研究力图呈现朱熹学术的原貌,注重朱熹诠释与建构的历时性发展、动态性演变。从动态发展过程中,把握朱熹学术的体系性、逻辑性、全面性和统一性。


展开
作者简介

郭园兰,湖南师范大学哲学系、道德文化研究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化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岳麓书院博士,清华大学访问学者,兼任中华朱子学会理事等。主要研究方向为宋明理学、经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省社科基金项目等5项, 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在《中国哲学史》等期刊发表论文近30篇。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以宋代佛道挑战、清代汉宋之争为背景,以理学体系建构为视角,首次对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进行系统全面研究,深入挖掘朱熹克己、复礼、为仁及三者关系的诠释意涵,深刻揭示其诠释的理学化、阶段性、发展性、矛盾性特征及其成因,彰显了朱熹内倾的学术特征、“致广大,尽精微”的学术特质与深远影响。
展开
精彩书摘

  《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研究:以理学体系建构为视角/朱子学文库》:
  其次,朱熹认为,本有之礼容易被气禀、物欲所遮蔽。
  既然“礼”为本有,为何有时又不为人所知晓、所践行呢?“众人之心固莫不有是,而或不能知”,对此,朱熹认为,心具众理,“但当其蔽隔之时,心自为心,理自为理,不相赘属”。怎样被蔽隔?朱熹进一步解释道:“气禀之偏者,自不求所以知。若或有这心要求,便即在这里。缘本来个仁义礼智,人人同有,只被气禀物欲遮了。……如气禀物欲一齐打破,便日日朝朝,只恁地稳稳做到圣人地位。”在朱熹看来,人人同有、本有之礼被气禀、物欲遮蔽了,若能战胜气禀、物欲,打破气禀、物欲的蔽翳,便可返复本有之“仁义礼智”,便可望稳稳做到圣人地位。在《朱子语类》中,朱熹强调:“今复礼,便是天理。……人既不随私意,则此理是本来自有底物,但为后来添得人欲一段。如‘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及长,无不知敬其兄’,岂不是本来底。却是后来人欲肆时,孝敬之心便失了。然而岂真失了?于静处一思念道,我今日于父兄面上孝敬之心颇亏,则此本来底心便复了也。只于此处牢把定其功,积久便不可及。”此处以孩提知爱亲、及长知敬兄为例论述了“礼”“理”是本来自有的东西。朱熹认为,本来自有的孝敬等“礼”“理”只因后来人欲横肆,才暂时失了,只要静思反省,“本来底心”便会自然复反。
  再次,朱熹“复本有之礼”的思想深受孟子、程颢等前贤影响。
  朱子释“复礼”为“复本有之礼”,深受孟子“道性善”的影响。孟子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朱熹经常引用孟子这句话。《朱子语类》载,朱熹答弟子问曰:“‘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而且对“弗思”二字是厉声言。又笑曰:“某常说,人有两个儿子,一个在家,一个在外去干家事。其父却说道在家底是自家儿子,在外底不是!”又说:“人之良知,本所固有。”他答鄂州州学教授许中应亦言:“人之有是身也,则必有是心,有是心也,则必有是理,若仁、义、礼、智之为体,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为用,是则人皆有之,而非由外铄我也。”在朱熹看来,礼与仁义智一道,是心之体,恻隐、羞恶、恭敬、是非是心之用,两者都是人本来就有的,“非由外铄”。朱熹从性理层面上论述“礼”,没有尊崇荀子一系,视礼为圣人所制定的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为目的的外在道德行为规范,而基本上是继承了孟子的观点,认为“礼”是天命所赋予人的“五常”之一,也就是说,“礼”是人之内在德性。“礼”本该是外在的,人性无疑是内在的,朱熹巧妙协调“礼”之内外矛盾,倾内而抑外。
  朱熹关于自有之德、本有之礼的思想同程颢的天德之论是一脉相承的。程颢指出,“圣贤论天德,盖谓自家元是天然完全自足之物,若无所污坏,即当直而行之;若小有污坏,即敬以治之,使复如旧。所以能使如旧者,盖谓自家本质元是完足之物”。程颢认为,自家具有“天德”,本是“天然完全自足之物”,如果能“无所污坏”,保持“如旧者”,就只需“直而行之”,如果“小有污坏”,就应“敬以治之”,使之“复如旧”。可以说,程颢此处“自家本质元是完足”之论断,正为朱熹倡导“反本复旧”“反本复礼”提供了理论可能与实践动力。
  朱熹关于本有之礼被气禀、物欲遮蔽的思想,也是继承前人认识的发展,程颢、胡宏即是例证。早在北宋,程颢即指出,孟子等人所说的纯善无恶之性,只是“继之者善”,不是“成之者性”,孟子没有真正说到作为具体现实的人的人性,他所说的只是作为天地之理的性,而凡是现实的人的性都已不是那个作为天地之理的性了,而是由气禀决定的性了。朱熹无疑继承和发扬了程颢的这一思想,因而将气禀与性、礼相关联。湖湘学派的创立者胡宏指出:“人之生也,父天母地,天命所固有也。方孩提,未免于父母之怀。及少长,聚而嬉戏,爱亲敬长,良知良能在,而良心未放也。逮成童、既冠,嗜欲动于内,事物感于外,内外纷纠,流于所偏胜,故分于道者日远也。”在胡宏看来,方孩提、及少长,人均有“爱亲敬长”之良知良能,逮成童、既冠,嗜欲、纷纠使人“偏胜”、分道日远。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到朱熹所言“物欲遮了”“人欲肆时”的思想雏形。可以说,朱熹的包括对“复礼”诠释在内的理学理论和思想正是在集前人经验之大成上逐渐建立和完善起来的。
  ……

展开
目录

朱子学的精神与未来——《朱子学文库》序陈来 

序肖永明 

第一章 研究概述

第一节 背景与意义

一、“克己复礼为仁”是儒学的重要命题

二、“克己复礼为仁”诠释在朱熹学术中居于重要地位

三、“克己复礼为仁”诠释内含朱熹应对佛道挑战、复兴儒学之使命

四、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在清代汉宋之争中成为争点

五、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彰显了儒学的分化和发展

六、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能为当代儒学发展提供借鉴和思考

第二节 回顾与前瞻

一、对孔子“克己复礼为仁”思想的研究

二、对朱熹及其他宋儒“克己复礼为仁”诠释的研究

三、对明清儒者“克己复礼为仁”诠释的研究

四、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其他相关方面的研究

五、研究评析及前瞻

第三节 内容与创新

一、研究内容

二、创新之处

第二章 朱熹对“克己”的诠释

第一节 朱熹在“克己”诠释上的立场与取舍

一、朱熹在“克己”诠释上的立场

二、朱熹对前贤“克己”诠释的博采集评

三、朱熹对前贤“克己”诠释的批驳辨误

四、朱熹对前贤“克己”诠释的选择吸收

第二节 朱熹“克己”诠释的思想内涵

一、“克己”是圣人成圣之根本、教人之定本

二、以“身之私欲”而不以“身”训“己”

三、以“胜”而不以“治”训“克”

四、不稳当的都要克,尽力舍死向前,久而不懈

五、“克己”之私内含气禀之私、耳目口鼻之欲、人我之私

第三节 朱熹“克己”诠释思想的践履与影响

一、朱熹“克己”诠释思想的践履:治心修身与正心窒欲

二、朱熹“克己”诠释思想的影响:以道学之争为例

三、余论

第三章 朱熹对“复礼”的诠释

第一节 朱熹对宋儒“复礼”诠释的采录与评论

一、对宋儒“复礼”诠释的采录

二、对宋儒“复礼”诠释的评论

第二节 朱熹“复礼”诠释的思想内涵

一、“复礼”即“复本有之礼”

二、“复礼”即“返本复性”

三、“复礼”即“复天理”

四、“复礼”即“复节文”“复此身于规矩准绳之中”

五、“复礼”即“复天理之节文”

第三节 朱熹“复礼”诠释的内在发展与理学根源

一、朱熹“复礼”诠释的内在发展:以不满于“复天理”之释为例

二、朱熹“复礼”诠释的理学根源:以“复天理之节文”为例

三、余论

第四章 朱熹对“为仁”的诠释

第一节 朱熹对宋儒“为仁”诠释的采录与评论

一、朱熹对宋儒“为仁”诠释的采录

二、朱熹对宋儒“为仁”诠释的评论

三、朱熹对以“人心”释仁的继承与发展

第二节 朱熹对“为仁”的诠释:以工夫指示仁

一、释“为仁”为“谓之仁”“是仁”:定位仁之工夫

二、释“为仁”为“见仁”:工夫指向仁之本体

三、释“为仁”为“到仁”“至仁”:工夫指向仁之境界

四、释“为仁”为以工夫指示仁:前工夫后效果

五、“为仁”诠释彰显朱子学术工夫论倾向

第三节 朱熹释“仁”为“本心之全德”

一、释“仁”为“本心之全德”是通则

二、区别于人心的本心是道心

三、作为本心之仁是天生的、固有的

四、作为本心之仁是性、理

五、为何以德释仁:德和仁具有共通意涵

六、为何以全德释仁:仁包四德

七、朱熹以“本心之全德”释仁的理学根源

第五章 “克己复礼为仁”诠释与朱熹学术特征及影响

第一节 朱熹对“克己”“复礼”“为仁”关系的诠释:以理学体系建构为视角

一、“克己”“复礼”既合又分

二、“克己复礼”“为仁”系先后关系

三、“克己复礼为仁”之“仁”“礼”为多维关系

四、“克己”“复礼”“为仁”关系的诠释与理学体系建构

第二节 从“克己复礼为仁”诠释看朱熹学术内倾特征:以“克己”为中心

一、问题的提出

二、从“克己”诠释变化看朱熹学术内倾特征的形成

三、向里用力:从朱熹“克己”诠释之正面阐发看其学术内倾特征

四、心性追求:从朱熹“克己”诠释之侧面引证看其学术内倾特征

五、内向超越:从朱熹“克己”诠释之总评看其学术内倾特征

六、朱熹学术内倾特征之成因

第三节 从“克己复礼为仁”诠释之汉宋分野看朱熹学术影响:以“克己”为中心

一、汉学宋学“克己”诠释存在分野

二、汉学家对宋学家“克己”解的批驳

三、宋学家“克己”诠释与理学体系建构

四、汉学宋学“克己”解平议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