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王阳明统说
0.00     定价 ¥ 42.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01147032
  • 作      者:
    作者:刘兆伟//刘北芦|责编:黄飞立
  • 出 版 社 :
    中华书局
  • 出版日期:
    2020-09-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力求契合孟子“知人论世”之论,使王阳明“致良知”“知行合一”“亲民”学说更为明晰,以有效于今:阐明王阳明出身的世家环境与其学圣贤的奋斗目标;梳理明宪宗、孝宗、武宗、世宗等四朝的社会背景;揭示王阳明于行政施治中践行圣人之道的实情;考订其学说之真谛与明晰、巩固良心信仰之价值;彰明王阳明以教育为载体,为传播、弘扬“致良知”“知行合一”学说而殚精竭虑之精神境界;考证其修养场所、悟道场所、去世场所;涤除讹误与迷信传说。
展开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王阳明所处时代、家世与悟道过程考
一、所处时代与世家环境
(一)时代背景
(二)家世背景
二、少怀大志,博学不羁
(一)少怀学圣贤为天下之大志
(二)学道、学佛终归学圣贤
三、绝路悟道,大任将降
(一)龙场悟道,心胸豁达
(二)恪守圣道,以待国用
第二章 王阳明于行政施治中践行圣道之实证
一、任庐陵知县,教化开导,不用威刑
(一)考察实情,有针对性地治理
(二)善用有影响力者协助官府治理
二、四年中五升其职,修道日进
(一)升迁的时间与职位
(二)在悟道基础上持续修养
三、巡抚南、赣、汀、漳,大展治民之圣道
(一)从基层治起,行“十家牌法”
(二)实施教化,瓦解敌军,然后清剿
(三)创立乡约,加强地方教化
(四)努力保障人民的基本生计
四、平叛功高,不争名禄
(一)挺身平叛,不虑得失
(二)大道御诬,智勇得宜
五、招抚思、田,平定八寨,安边抚远
(一)主张借助地方势力,加强朝廷治理
(二)顺势平定断藤峡、八寨,主张移筑治所
(三)精忠报国,至死不渝
第三章 王阳明学说本真及其明晰、巩固良心信仰之价值
一、“知行合一”及有关论述
(一)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二)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
(三)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四)“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
二、致良知:格物、致知、诚意
(一)“良知”是心之本体
(二)“格物”是“致良知”“诚意”的前提
(三)“致知”“诚意”是“格物”的“止至善”
(四)“良知”“天理”要纯而又纯、精而又精
三、心即理,心外无理
(一)心是人的最高主宰、最准权衡
(二)省察克治,永葆主宰之清明
(三)明晰立言宗旨,内心自律
四、“亲民”与治民
(一)同代官员论王阳明“亲民”思想
(二)行政施治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亲民”思想
(三)传承儒家道统的主要特征即“亲民”
第四章 王阳明教育思想与实践及其治理社会之意义
一、培养君子即培养优秀官员的教育
(一)王阳明三十四岁始讲身心之学
(二)于贵州因地制宜办教育
(三)供职之余、探亲空隙讲学育才
(四)于南京讲学,倡导“存天理,去人欲”
(五)教育内容的理论深化与成熟
(六)教育内容的实践与因材成就
(七)以信函施教,注重“豫时孙摩”
二、社会教育、教化与社学儿童教育
(一)在南、赣以“十家牌法”管中施教,教中施管
(二)在南、赣以乡约规范“孝弟忠信礼义廉耻”
(三)在南、赣兴社学,加强儿童教育
第五章 王阳明学说的责任意识、担当精神及其当代价值
一、王阳明遭祸悟道的必然性
(一)少有担当,自然归儒
(二)上书遭祸,并非偶然
(三)自悟“正道”,亦非偶然
一、王阳明“致良知”“知行合一”是文化改革的旗帜
(一)明朝中叶存在的社会与文化问题
(二)“致良知”“知行合一”就是要纯洁人心、改变世风
三、王阳明是优秀、高明的人生导师
(一)讲学重在人生指导,“在事上磨”
(二)积极用世,以正气影响学生
(三)指导做官弟子如何修养,如何节制
(四)指导失官弟子如何修养,如何奋进
(五)指导子、侄、诸弟谦恭笃诚,以道为心
四、王阳明是亲民、廉洁、忠诚、智慧的朝廷命官
(一)亲民、爱民之官
(二)清正、廉洁之官
(三)忠诚、智慧之官
五、王阳明学说历史贡献巨大,现实价值、意义深远
(一)王阳明学说的历史影响与贡献
(二)王阳明学说于当代的价值意义
附录一 《明史·王守仁传》
附录二 《明史》所载王守仁诸弟子传略
附录三 《传习录》选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