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资本论的读法(资本及其创造的现代世界)(精)
0.00     定价 ¥ 8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73005687
  • 作      者:
    作者:杨照|责编:余传炫//陈泽恩
  • 出 版 社 :
    海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9-01
收藏
内容介绍
马克思为什么不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及其思想一百多年间历经了无数的被误读、神化、扁平化甚至滥用,本书通过整合《资本论》三卷内容,从经济学、社会学和文化理论三个维度来为《资本论》和马克思祛魅,还原一个丰富而立体的马克思——既是为人所知的革命家,更是严谨深刻的哲学家。作者同时毫不掩饰地点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出现的矛盾与未解决的问题,而只有看见和参与这一哲学层面的思考,才能真正明白《资本论》从来不是神话,不是口号,而是方法。 《资本论》伟大,但为什么难懂?马克思曾计划将其写成工人都能读得懂的书,不过那是对于过往的历史读者而言。于当下读者,时空的剧变产生了理解的隔阂,但本书用兼具理性的逻辑和朴实的语言,铺出一条在当代生活与现象中理解和探究《资本论》关键概念与洞见的路,它充满了实际问题:我能否决定工作多久?职业真的无贵贱?这条路不止是为对马克思思想感兴趣或有理解基础的人而造,更是为所有生活在当代社会的每个普通人铺设的。
展开
目录
引言 “教条”之外,如何认知马克思与《资本论》?
第一章 导论
1.读懂马克思,从第三个版本的《资本论》开始
2.回到19世纪:黑格尔辩证法正当时
3.辩证法与异化:人本来应该是上帝的主宰?
第二章 从经济理论开始,认识马克思的思想与动机
1.资本主义时期的出现:劳动者、工厂、货币的异化
2.重新认识使用价值:物品和你的关系,是价格决定的吗?
3.被价格左右的欲望
4.资本的来历和基本运作方式
5.马克思的灵魂拷问:你是作为目的还是手段而存在?
6.投资所得和劳动所得,根源上有区别吗?
7.被扭曲的价格,被创造的需求
8.财富分配的公平与正义
9.人如何沦为劳工:被降级的工作成果
10.当批量生产代替量身定做,后果有多严重?
11.失乐园的悲剧:交易的目的和手段,是如何颠倒的?
12.剩余价值的来源:G1=W,W=G2,为什么G1<G2?
13.卖不出去的0.7部手机:资本对生产的改造,导致了多大浪费?
14.马克思理论的后继者对《资本论》的补充
15.剥削与操控:如何辨别马克思主义的观念?
16.老板与劳动者的阶级差异,是必然的吗?
17.19世纪的欧洲:帝国的诞生,学问的分野
18.追求科学的经济学是否有其内在偏见?
19.马克思的经济学与市场经济学的不同前提
20.卖时间的劳动者:为什么我们无法决定自己每天工作多久?
21.老板的地位比员工高吗?员工之间是竞争关系吗?
22.资本的历史:钱是如何变成资本的?
23.利息的“必然”存在:钱存在抽屉里,何时变成了蠢事?
24.资本与债务:无法实现的承诺
25.货币:我们与国家间的债务关系
26.泡沫经济:2008年的金融危机,是怎么发生的?
27.2008年金融危机:为了保住美元地位,中国做了什么?
28.马克思的预言为何没有实现(一):对人的研究不是“科学”
29.马克思的预言为何没有实现(二):非资本主义国家揭竿而起,资本主义国家调整行动
30.马克思的预言为何没有实现(三):越来越多的劳动者,仍在扩张的资本主义
31.马克思的预言为何没有实现(四):劳动者被弱化的“被剥夺感”与资本家的无偿占用
32.马克思的预言为何没有实现(五):资本家无偿占用的类别
33.马克思的预言为何没有实现(六):我的专利,只值一笔工钱吗?
第三章 马克思的社会理论与历史观
1.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不是一种空想
2.资本主义是经济系统,共产主义是社会系统
3.都是劳动者,你为什么不支持罢工?
4.面对罢工,你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还是劳动者的角度?
5.如何认识工业化的社会:社会学的诞生
6.抛弃人名与事件,从社会的角度重新认识历史
7.混乱中的清醒者:“社会学之父”孔德眼中的社会
8.研究社会就像研究一只猫:孔德的“三阶段论”和“社会静态学”
9.孔德的雄心:所有学科,都应该隶属于社会学
10.马克思与孔德的分道扬镳:资本主义是社会的终极形态吗?
11.一个德意志人的观察:英国古典经济学的漏洞
12.“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意味着失去自由吗?
13.马克思的雄心:完成资本主义社会的“哥白尼革命”
14.《资本论》的副标题有什么含义?
15.“职业无贵贱”,只是说说而已
16.资产阶级专政:为什么要刻意地抹杀阶级意识?
17.无产阶级专政(一):我的报酬是友谊,我的报酬是学问
18.无产阶级专政(二):马克思的历史哲学跟真实的历史是同一回事吗?
第四章 马克思的人道探索与哲学关怀
1.《德意志意识形态》:为什么第一章叫《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2.投射论与反转论:为什么我们创造了上帝,却成了上帝的奴仆?
3.马克思的宗教批判:上帝虽死,但宗教不在了吗?
4.资本主义培养了新的“人民鸦片”
5.马克思的复杂论理,要从康德的三大批判说起
6.部分与整体:重商主义和庸俗经济学的谬误
7.稀有性的消失:资本家和地主的特权,不是必然的
第五章 马克思的文化理论
1.“意底牢结”:“意识形态”是一套画地为牢的系统?
2.从词义开始,理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3.当理论作用于现实:马克思文化理论与新马的发展
4.马克思所说的是“真实意识”,还是另一套“虚假意识”?
5.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重农主义是怎么兴起又落寞的?
6.“资本的宗教”下的我们,如何找到符合自己利益的意识?
7.新马克思主义:困于资本主义社会的人们,能做什么?
8.伪造的“和谐”:资本主义是一个讨价还价的过程
9.面对100年后的市场经济学,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过时了吗?
结语 莫忘马克思:《资本论》,为弱势者写的辩护书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