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中国化研究(1922-1976)
0.00     定价 ¥ 32.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2366805
  • 作      者:
    作者:刘娟|责编:周芹
  • 出 版 社 :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6-01
收藏
内容介绍
  《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中国化研究:1922-1976》以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为理论基础,以“中国化”为切入点和落脚点,立足于1922-1976年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以史为纲,从农民的阶级属性、农民革命的作用、工农联盟、农民土地问题、工农民主政权、农业合作社、城乡关系七个方面阐述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的基本理论;以“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为研究核心,以“中国化”为切入点,界定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中国化的内涵,阐析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中国化的内在本质;以“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中国化”的研究对象及本质规定为根本遵循,阐述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中国化的哲学基础;紧扣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中国化的发展进程,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社会主义初步探索时期三个历史阶段阐述1922-1976年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社会主义初步探索时期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理论成果,反思不同时期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中国化进程中若干问题及失误,并由此分析对现实的启示。
展开
精彩书摘
  《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中国化研究:1922-1976》:
  邓中夏明确了农民在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从农民的社会地位方面分析了农民参加革命的必然性。1923年12月29日,他在《中国青年》第11期上发表了《论农民运动》一文,在文中深刻分析了农民阶层的现状,对农民困苦不堪、深受压迫的生存状况作出了鲜明刻画。“中国农民在这样军阀征徭、外资榨取、兵匪扰乱、天灾流行、痞绅鱼肉种种恶劣环境当中,生活的困苦、家庭的流离,何时何地不是逼迫他们走上革命的道路。”在分析现实的基础上,邓中夏针对那些“疑心农民的经济地位模糊不清,不像劳动阶级与资产阶级的阶级分明”的观点,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中国的国民革命,必要得到农民群众的同情与拥护方能成功”。他还认为:“中国革命之所以软弱和不能完成的重要原因,是作为革命主力的工人、农民、兵士这三个群体尚未醒觉和组织起来。”“所以农民运动对于革命的结果,其方式虽各国有不同,然而农民群众其有裨于革命事业之成功则一。”
  (二)农民问题的中心是土地问题
  随着对中国革命认识的深入,李大钊在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时分析了农民破产的趋势、原因,指明了解决土地问题的途径。首先,他分析了中农破产和土地集中的趋势。大部分农民破产,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水潮似的全国农民破产的潮流,正在那里滔滔滚滚向前涌动而未已。”其次,他解释造成这种趋势的原因是,中国农民在帝国主义、封建官僚主义的压迫之下生活已趋于艰难困境,所以耕地农有“便成了广大的贫农所急切需求的口号”。再次,提出了“耕地农有”的解决途径。李大钊认为“耕地农有”可以通过工农阶级的革命斗争来实现,“有待于中国现代广大的工农阶级依革命的力量以为之完成”,并且主张组织农民协会来维护自己的地权。李大钊进一步指出:“若想提高贫农的地位,非由贫农、佃农及雇工自己组织农民协会不可。”李大钊的“耕地农有”,既具有理论的前瞻性、科学性,又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为农民运动指明了方向,也为以后土地革命解决土地问题提供了借鉴。
  瞿秋白提出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开展农民运动,巩固农民政权。首先,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是革命的中心任务。1923年,在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提草党纲时,瞿秋白赞同“耕者有其田”的主张。1925年10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扩大会议,瞿秋白在会上首先坚决赞成“耕地农有”的主张。其次,他主张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的农民运动。对于开展农民运动的方法,瞿秋白也做了深入的思考。他总结过去农民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没有科学思想的指导,“没有强有力的革命阶级做他们的领袖,如现在的中国无产阶级”。他分析现在的情况则大不同了,中国共产党已经有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无产阶级也形成一种独立的政治力量,农民可与工人联合起来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共同奋斗,开展农民运动。再次,他明确了通过建立工农民主政权来解决农民问题。“①解决农民经济的束缚,用政治势力切实解决之;明定‘耕地农有’的标语。②武装农民,组织农民自卫军,使他们有自己的武装保护他们自己的利益。③农民参加政权,乡村的政权归农民,城市的也要有农民的代表;凡是行政,要有农民与一般人民代表会议决定后才能实行。④严厉的无情镇压一切买办阶级之反革命运动,剥夺其政权。”⑤瞿秋白以广大农民的利益和要求为切入点,关于发展农民运动、解放农民问题、推动中国革命发展的正确主张,在毛泽东思想的萌芽和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
展开
目录
导论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中国化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二、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三、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及研究现状
一、国内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及研究现状
二、国外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及研究现状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中国化的理论基石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内涵
二、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中国化的内在逻辑关系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关于农民阶级属性的理论
一、农民的社会地位和阶级状况分析
二、农民的属性与特点
第二节 关于农民革命作用的理论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民是无产阶级革命同盟军的理论
二、列宁、斯大林关于农民革命先进性和革命性的理论
第三节 关于工农联盟的理论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工农联盟的理论
二、列宁、斯大林关于工农联盟的理论
第四节 关于农民土地问题的理论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民土地问题的理论
二、列宁关于农民土地问题的理论
第五节 关于工农民主政权建设的理论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工农民主政权建设的理论
二、列宁关于工农民主政权建设的理论
第六节 关于农业合作社的理论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业合作社的理论
二、列宁、斯大林关于在农村发展农民合作社的理论
第七节 关于城乡关系的理论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乡关系的理论
二、列宁关于城乡关系的理论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中国化的内涵、本质与哲学基础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中国化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中国化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步探索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中国化
第六章 1922-1976年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中国化的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