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康德教育哲学研究(基于方法论内容的阐释)/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前沿
0.00     定价 ¥ 5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3092364
  • 作      者:
    作者:陈得军|责编:王颖超
  • 出 版 社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03-01
收藏
内容介绍
康德哲学和教育理论分别是现代哲学的基础和现代教育理论的源头。但是,由于二者论述的重点和风格各不相同,所以他们之间的逻辑关系仍然是学术界讨论至今的一个问题。康德有一部他的学生整理出版的《论教育学》,但是他的教育哲学蕴含在他的整个哲学体系之中而不限于单行本的《论教育学》。本书不揣浅陋,立足于康德哲学文本的五个“方法论”内容,尝试探讨康德哲学和教育理论的关系,勾勒出康德并没有以教育之名撰写出的有关教育的批判性哲思。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康德教育哲学的系统结构
第一节 论康德哲学的教育学意义
一、康德开启了教育的现代化
二、康德赋予“目的论”新的意义
三、教育是人类进步的支柱
四、宗教和历史观是理解人类进步的理性理念
第二节 康德的教育阶段论
一、作为培养基础的纪律和自然的教育
二、孕育道德是培养和文明化阶段的目标
三、培养原理的道德是道德化的核心任务
第二章 第一批判“方法论”的教育学阐述
第一节 纯粹理性的训练:消极性的“方法论”
一、贯穿理论与实践是理性目的的批判性认知目的
二、运用理性的批判破除理性独断运用和怀疑运用的缺陷
三、纯粹理性在假设和证明上的训练承担着批判的教育目的
第二节 纯粹理性的法规:积极性的“方法论”
一、训练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作用
二、促进道德发展是法规的积极性认识
三、区分意见、知识和信念是学习者判断自我和真理概念关系的基础
第三节 纯粹理性的建筑术:建构性的“方法论”
一、建构教育体系确保教育秩序符合人类的最终目的
二、批判的路径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最好方式
第三章 培养实践理性:第二批判“方法论”的教育学阐述
第一节 道德判断力:培养对法则的品味
一、客观的法则何以成为主观的动机道德教育的核心问题
二、预备性教育破除阻力
三、通过道德练习获得判断力
四、美与崇高深化道德练习,培养道德判断力
第二节 苏格拉底式的教学方法:培养道德判断的习惯
一、闲谈与对话可以培养道德洞察力
二、道德勇气能够培养道德执行力
三、塑造思维方式实践道德洞察力
第三节 公民社会的教育功能:塑造人格
一、公民社会发挥着外部教育机制的价值
二、通过自由交流塑造学习者的人格
三、教师承担着国家哲学在公民社会中的教化功能
第四章 第三批判“方法论”和“伦理方法论”的教育学阐述
第一节 审美关系:审美判断力“方法论”的教育价值
一、崇高感构成了学习者人格发展的基础
二、审美对道德教育起到支持性作用
三、借用文明化培养适合人性的社会性
第二节 目的论关系:目的论判断力“方法论”的教育价值
一、目的论:与自然有关的目的判断
二、终极目的:引导学习者追求卓越发展
三、批判哲学:以人的规定和使命为基础整合其他学科的发展
第三节 伦理关系:德性论“方法论”的教育价值
一、道德问答手册的教育意义
二、友谊理念促使学习者成为人类之友
三、友谊是学习者心灵生活的原则
结语:为了理性与自由的教育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