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铁路运输能力
0.00     定价 ¥ 7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13306250
  • 作      者:
    作者:张振儒|责编:陈胚
  • 出 版 社 :
    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2023-11-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收录了大量实际案例,专业数据和图表,通过大量实际案例,重点讲述了运输能力的重要性以及脆弱性,让广大读者能够了解运输能力,珍惜运输能力,爱护运输能力。以期为运输组织从业人员、管理人员、工程设计人员以及有志于从事铁路运输行业的人员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本书内容包括大秦铁路运输能力的解析、基础能力、运输组织能力、运输能力计算、技术赋能运输能力等,共5章内容。本书专业性很强,作者见解独到,很有建设性。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大秦线运输能力解析
第一节 为什么要建大秦线
第二节 大秦线一期开通运营
一、设备情况
二、运输组织
三、取得的成果
第三节 大秦线二期开通运营
一、设备情况
二、运输组织
三、取得的成果
第四节 1亿t配套改造及运输组织
一、设备变化情况
二、运输组织
三、取得的成果
四、当时存在的问题
第五节 2亿t配套改造及运输组织
一、为什么进行2亿t改造
二、2亿t改造主要技术标准的选择
三、对标实施的改造项目
四、改造之后的能力核算
五、运输组织
六、取得的成果
七、2亿t改造后存在的问题
第六节 4亿t、4.5亿t配套及运输组织
一、为什么进行4亿t配套改造
二、扩能方案
三、4.5亿t扩能配套
四、配套工程之后的能力测算
五、运输组织
六、取得的成果
第七节 关于装御车作业点建设
第八节 关于调度集中指挥系统
第九节 关于大秦线疏港问题
第十节 关于我国重载运输仍然需要改进和探讨的问题
第十一节 关于大秦线重载运输的简要总结
第二章 运输基础能力
第一节 运输基础能力概述
第二节 固定设备
一、线路纵断面对运输能力的影响
二、线路平面对运输能力的影响
三、到发线有效长对运输能力的影响
四、关于道岔
五、牵引供电
六、信号技术
第三节 移动设备
一、机车
二、货车车辆
三、动车组
第四节 装卸条件
一、装卸机械
二、作业场地
三、专用线的作用
第五节 站场、设备及布局
一、站场
二、对尽头站的进一步研究
三、设备站场布局对运输能力的影响
四、对枢纽站的解析
五、干线引入对枢纽能力的影响
六、作业通道
七、两种站场布局产生的不同结果
第六节 从业人员技术业务素质
一、技术业务素质的重要性
二、铁路专业特性分析
三、培训对象分析
四、关于教材
五、关于教具
六、关于培训基地建设
七、关于培训教师
八、关于培训组织
第七节 设备质量
一、设备故障件数分析
二、设备故障延时分析
三、设备故障对货车的影响
四、设备故障对客车的影响
第八节 外部环境对运输能力的影响
一、类别分析
二、线路别分析
第三章 运输组织能力
第一节 运输组织能力概述
一、运输组织的特性
二、我国铁路的运输组织结构
三、铁路运输组织的目的
第二节 运输方案
一、货运工作方案
二、列车工作方案
三、客车开行方案
四、关于营业线施工方案
第三节 设备检修方案
第四节 规章制度
一、关于对速度的限制
二、关于增加作业环节降效
三、关于作业方式降效
第五节 联劳协作
一、联劳协作的种类
二、联劳协作的作用
第六节 运输资源整合释放运输能力
第七节 运输组织调整
第四章 运输能力计算
第一节 关于运行图的几个问题
一、运行图资料
二、运行图铺画中几个参数的探讨
三、运输方案
第二节 关于列车扣除系数
第三节 铁路运输能力计算
一、通过能力
二、输送能力
第五章 技术赋能运输能力
第一节 技术赋能提升货运能力
一、机车同步操控系统
二、车辆技术大幅提升车辆性能
三、装卸技术
第二节 动车技术提升运输能力
一、大幅度减少调车作业
二、立折作业
三、高速度
四、强大的爬坡能力
第三节 信息技术助力运输能力
一、客票系统
二、运行图编制系统
三、信息技术助力列检作业安全保证距离延长
结束语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