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0控制型人格:给你温柔关怀,让我成为你的主宰
在任何特定的环境中,人们还有一种最后的自由,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的自由。
——弗兰克尔
#以爱之名的伤害
珊莎近日的睡眠很不好,总是做一些追杀的噩梦,脾气也变得很暴躁,动不动就跟同学闹别扭。身为大学教师的父亲,当然也知道青春期的孩子比较叛逆、易激惹,但他还是无法接受这样的情况出现在自己女儿的身上。
父亲很关注珊莎的状态,也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去处理和珊莎的关系。母亲提醒他说,珊莎可能就是升学压力有点儿大,多给她一些时间和空间。父亲嘴上说理解,但他还是认为不能掉以轻心,珊莎的问题肯定比表现出来的更为严重。他还不断地向妻子强调,自己就是担心女儿,任何负责任的父母都不会轻视孩子的问题。
上一次的模拟考试,珊莎的成绩不太理想,勉强接近重点高中的分数线。父亲第一时间联系了班主任,但班主任认为,一次考试说明不了什么,珊莎的平日成绩还是不错的。父亲依然不放心,认为珊莎可能是心理上有困惑,就连忙预约了一套完整的专业心理评估,其中也包括智力测试。
心理评估结束后,珊莎本人是很欣慰的,因为她第一次体验到了全然被理解的美妙。然而,父亲却对心理评估的一些反馈很不满,他嘴里念叨说:“珊莎从小学东西就很快,学习成绩一直都很好,报告却显示她的智力只是一般水平,我根本不信。”关于珊莎的梦境,心理医生的观点是,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紧,噩梦也显示了父母对她的期望过高,特别是父亲。父亲不认可这一说法,他觉得谁都不如自己更了解自己的女儿。
很快,父亲就在网上花高价给珊莎报了一个课程,并承诺每天晚上陪她一起学习。他还坚信,用这样的方式陪伴女儿有助于构建融洽的父女关系,他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找回那个他一向很了解、一向引以为傲的小女孩。
父亲告诫珊莎,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她好”,希望她健康快乐,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比他更想把她照顾好。珊莎被动地接受了父亲的安排,但她已经对学习和生活感到有些厌倦,内心的压抑和痛苦无处诉说,现实的处境也让她无能为力。
##披着羊皮的狼
看到珊莎的生活处境,你会认为,父亲真的是为珊莎好吗?真相恐怕没有那么美好,父亲不仅欺骗了珊莎,也欺骗了他自己,他所做的一切不过是打着关心和照顾的幌子,以爱之名来实现自己的意愿。
许多细节都透露出,珊莎的父亲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哪怕是面对家人,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该止步,什么时候该让步。他经常强调,自己是最关心女儿的人,当妻子有不同的意见时,他会说一些让对方感到愧疚和自责的话,比如“任何负责任的父母都不会轻视孩子的问题”。其实,珊莎的母亲也很有责任心,当她听到这样的话并相信自己可能忽视了女儿的问题时,她就会停止现有的做法,而这正是他想要的结果。更巧妙的是,这种合理化解释将他真实的目的悄无声息地掩盖了。
在整个家庭中,珊莎的父亲总在用有效策略控制妻子和女儿。他持续不断地向妻子传递一个信息:如果她的行为满足自己的期待,他们之间的关系就会很融洽。他总是把自己的意志凌驾在女儿之上,以爱之名进行操控,让女儿满足他的期待,也就是考上某一所重点高中,将来就读他中意的那所大学。
珊莎的父亲是一位大学教师,文质彬彬,几乎不说粗话,但他却在家庭里实施着情感暴政。还记得开篇时我们提到,珊莎经常做被追杀的噩梦吗?根据精神分析理论的解释,珊莎在
潜意识里可能存在伤害父亲的欲望,因为父亲的做法让她感受到了冷漠无情、自私专制,可她又无力回击,这些感受只能在梦中得到释放。
现实生活中与珊莎父亲相似的人并不少见,他们的这种思维和行为模式透露着控制型人格的特质。提到控制型人格,许多人会想当然地认为,这类人一定是因为从小被娇生惯养,以至于形成了强烈的控制欲。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不是的。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大多数的控制型人格者极度缺乏安全感,他们通常有着一对控制欲较强的父母(或是父母中的某一方),这些父母没有严厉凶狠的表现,他们对孩子非常温柔,用呵护备至的方式胁迫孩子顺从自己,让他们按照自己既定的计划成长。一旦孩子没能遵从他们的意愿,他们就会摆出“我都是为你好,我为你付出了那么多,现在只是对你提出一个小小的要求,你竟然都不乐意”的腔调,试图让孩子萌生愧疚感,继而利用这种愧疚感去控制孩子的行为,让他们顺从自己的意愿。
从这一层面来说,“我是为你好”可能是父母最大的谎言,不仅欺骗了孩子,也欺骗了自己。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物品,他们是独立的个体,亲子关系也需要建立在平等关系上,需要彼此尊重。引导和控制是两回事,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需要饰演的是引导者的角色,让孩子清楚事情的利弊、做事的底线,然后让他们自己去作出选择。
在以爱之名的控制之下长大的孩子,对许多事情都失去了掌控感,他们的自尊心会变得极度脆弱,并开始向其他方面寻求控制感。所以,看上去很可怕的控制型人格者,内心往往是极度渴望被认可、被肯定的人。
有人把控制型人格者称为“披着羊皮的狼”,听起来不太舒服,却精准地道出了此类型人格者的行为模式:尽力地隐藏自己的意图,用不易察觉的方式巧妙地进行斗争,且极其善于伪装。表面上对他人嘘寒问暖,营造出温柔贴心的形象,实则在处理问题时冷酷无情,丝毫不顾及他人的需求和感受,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
###隐性攻击者的策略
了解人格特质,不是为了随意地给他人下定义、贴标签。如果身边的某个人在某一天表出现了控制型人格者的特点,我们不能断然他就是控制型人格,因为人格是一种稳定的行为模式,而不是一种短暂的行为特点。
那么,控制型人格的特点是什么呢?说得更直观一些,作为隐形攻击者,他们会利用哪些策略来掩饰自己的攻击意图,让对方在思想上感到困惑、怀疑自己,产生撤退的冲动呢?
策略1:扮演完美受害者,利用他人的内疚感实行操控
詹妮想要离开家一段时间,生活的琐碎与疲倦已让她无力应对,尤其是还要面对一个经常酗酒的丈夫。可是,才离开家一周,她就开始内疚了,这种体验并不是第一次。过去多次的经历告诉她,离家的做法会让丈夫的戒酒进程出现倒退的情况。她曾经劝丈夫去看戒酒门诊,而丈夫不太愿意,他说:“在工作和家庭都很顺心、你也支持我的时候,我很少会喝醉酒。”
詹妮觉得,丈夫的话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每次都是她感到厌烦想要离开他的时候,他的酗酒问题才会“复发”。
这一次,詹妮的内疚感比以往更强烈一些,因为丈夫对她说:“感觉厌烦,就独处一段时间吧!不用担心积压的工作,不用担心孩子们没人照顾,也不用担心我会酗酒。”可是,在周末的通话中,詹妮听到丈夫的声音有些嘶哑,但他还是说:“公司最近正在裁员,但你放心,我不会喝醉酒,也会尽最大努力照顾孩子……”听到此话,詹妮更加内疚了。
有没有留意到,詹妮的痛苦源于丈夫酗酒,但丈夫却悄然地把自己变成了受害者,他一直在诱导詹妮因在关键时刻离开自己而感到内疚。詹妮是一个善良又心软的人,听到丈夫说“工作和家庭顺利、有她支持时不会酗酒”的论调,她认为自己是自私的,在情感上忽视了丈夫。事实上,丈夫的做法是在弱化自身的问题,利用詹妮的内疚感实行操控,让她觉得自己没那么糟糕,自己的酗酒是情有可原的。
策略2:对自己的有害行为赋予合乎情理的解释
这是一个功能强大的策略,控制型人格者总是强调,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合乎情理的,并为此提供恰当的理由。当身边的人被说服,相信他们的行为举止是合理的,就不会阻碍他们实现目标。珊莎的父亲就是一个例子,他希望珊莎成绩优异、考上某所重点高中,母亲对珊莎的状态感到不安,提出希望给她多一点时间和空间。但珊莎的父亲却指出,他是关心女儿,任何负责任的父母都不会忽视孩子的问题。言外之意,他是在履行父亲的职责,是在“帮助”他的孩子。与此同时,他也变相地羞辱了珊莎的母亲:你对女儿的问题不够重视,你是一个不称职的母亲。如此一来,既显得自己的行为合情合理,又瓦解了来自珊莎母亲的阻力。
策略3:以隐秘的方式威胁他人,让对方陷入劣势地位
控制型人格者经常会威胁身边的受害者,让他们感到焦虑、恐慌,从而陷入劣势地位。这种威胁不是直接的、强硬的,而是微妙的、间接的、隐秘的,且不带有明显的敌意或恐吓。
比如,他们录用了一位经验不足、急需工作保障生活的新人,让其承担大量的工作,却从不提加薪,留意到对方有这样的请求时,他们可能会说:“现在的工作不好找”“很少有企业会选择没有经验的新人,谁不愿意招来的人立刻就能给公司创造效益”“你要学的东西还很多”。他们喜欢让别人一直处于劣势地位,对其进行操控和剥削。
策略4: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指责他人,最终实现精神控制
内心极度渴望被认可的控制型人格者,很害怕别人看不起自己。正因为此,他们往往会采用打压别人的方式,来满足自身的优越感,具体的做法就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给别人施加压力。比如,当对方犯了错误后,他们总会摆出一副正义的模样,铁面无私地指出对方的错误,即便只是很小的一个问题,也会被他们扣上一个大罪名。长期被这样对待,受害者会产生自我怀疑,且对他的话深信不疑,认为自己什么都不好,不再信任自己的判断。
以上就是控制型人格者对他人实行操控的策略,是不是很隐蔽?
当然了,可能有些朋友在看完这些内容后,觉察到自己在生活中也存在控制型人格的特质。若真如此的话,该怎样进行改善呢?
第一,正确认识自己的控制欲。控制欲强的人,总在为身边的人操心,当对方不顺从自己的意志时,就会产生负面情绪。所以,控制型人格者要意识到,想要绝对地占有、控制别人的思想和行为是不可能的。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意志,良好的关系和融洽的感情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要允许彼此之间存在差异。
第二,依靠自己去获得安全感。控制欲强是内心虚弱的表现,在人际关系中,最大的安全感来自内心。当自己的内心足够强大,能够做到自我接纳、自我认可时,就不需要去控制他人了。
与控制型人格者相处的法则
相处法则1:审视自己的性格,克服容易被操控的弱点
控制型人格者总能抓住他人的性格弱点,知道如何使用羞耻与内疚让其让步。如果你在生活中有以下几方面的性格特质,就很容易被对方操控:
特质1:习惯讨好
如果你认为自己的存在是为了满足他人的需求,那么你就具备了被操纵的第一个特质。你的情绪完全跟随着他人对你的期望高度,你答应别人的请求并非完全出于自愿,也不是真心想去帮助他人,只是害怕无法满足他人的期望。其实,你不必活得那么卑微,没有一个生命是为了满足他人而存在的,别人怎么看你,对你有何期望,不是你活着的唯一目标。
特质2:太过尽责
对自己要求太过严苛的人,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更容易倾向于信任操控者。即便他们做了一些伤害你的事情,让你处于劣势地位,你也可能会责备自己。
特质3:不懂拒绝
在跟别人说“不”时,如果你的内心总是充满内疚和罪恶感,总觉得这样做就会令人失望,那就要小心了。习惯了退让和妥协,会让控制型人格者得寸进尺。要知道,拒绝别人不合理的请求不丢人,这是对自己负责。如果你实在觉得难以启齿,试着保持沉默,或者转移话题,都比委曲求全好得多。
特质4:自我缺失
很多人不清楚自己在一段关系中的位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没有自我”。自我缺失直接引发的问题就是依附,缺乏完整的独立意识,没有成为真正的自己,很容易被他人控制。当这种依附感越来越强时,就会面临“得到”和“求而不得”的失衡。若想摆脱剥削与操控,就得先找回自我,学会对自己负责,人只有成为真正的自己,才有可能达到与他人的和谐,让彼此的关系成为相互支持,而不是相互需要。
相处法则2:坚定自己的价值,不因控制型人格者贬低和羞辱而怀疑自我控制型人格者总是习惯性地贬低、羞辱他人,甚至把自己犯的错误赖在别人身上。遇到这样的情形,不要把他们的话当真,他们这样说只是为了满足膨胀的自我意识,因为他们内心是虚弱的,也没办法面对自己犯错的事实。在多数情况下,那些贬低和羞辱不过是他们内心虚弱的投射,别因为这些评价而相信自己有那么糟糕,要坚定自己内心虚弱的价值,全然关注那些能够给自己带来成功体验的事情。你活得越自信,越充实,就越不容易被他们操控。
相处法则3:面对控制型人格者的不当行为时,有技巧地进行对质
当你识别出了控制型人格者采用了某些策略,试图让你顺从或承担责任时,你要持续关注他们对你的伤害,不接受他们为回避问题、转移责任所找的借口,坚持要求他们做出行为上的修正,明确他们应当承担的责任。
这种对质是必要的,但在对质时要讲求一些技巧:对质的方式要坦率,仅聚焦对方的不当行为,不掺杂敌意、不刻意诋毁、不威胁对方,你只需要保护自己,保证自己的需求。重要的是,在他们采取行动的初期,就迅速地作出反应,把自己从劣势地位中解救出来,让他们知道,你在争取权力平衡。
相处法则4:直接提出要求,坚持得到清晰的、直接的答案
和控制型人格者相处,避免无谓争吵的同时,要争取保护自己的利益。你要设定自己的边界,让对方明确地知道你的底线在哪儿,该拒绝时要拒绝;同时,你也要敢于提要求,用“我”开头的语句,明确你究竟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不喜欢什么,如:“我不喜欢你……”“我要你……”这种直接而具体的请求,可以避免控制型人格者曲解你的需求和期望。如果直接、合理的请求没有得到直接的回应,你要知道,这是控制型人格者在与你对抗。此时,郑重地告诉对方,你提出的问题很重要,理应得到清晰、直接的回应。
相处法则5:集中精力专注于当下的问题,避免被引导带偏
当控制型人格者的行为遭到质疑时,他们会采取牵制性的、逃避性的策略让你偏离正在对质的问题。有时,他会翻出很久以前的事情,指责你做了什么、说了什么,扮演受害者的形象。
这个时候,千万不要被他们带偏,你要集中精力专注于当下,不提及过去,也不去预测未来,专注于你想要的答案和结果。如此一来,他就很难操控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