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南京城市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9460004
  • 作      者:
    薛冰著
  • 出 版 社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
收藏
编辑推荐

◎ 第一次全面讲述南京25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建都史;南京首部通史;中国首部城市史

本书为大家展示的,是同一空间的时间图景,也就是在南京这片土地上,城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古到今的历程。从远古时期的北阴阳营文化到21世纪的“和谐南京”,打通时间的脉络,全景展现南京城市成长史图卷。为中国首部城市史。

◎ 南京文化经典读本,曾获南京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荐

南京是帝王也是佳丽地,是六朝古都也是十代都会 ,是悲情城市也是和谐之都,本书道尽一座2500年城市的辉煌与磨难、前世与今生、内涵与外延,为南京文化经典读本,已长销十五年。

◎以文字为本,辅以历代地图、文物考古图、古画、老照片、摄影新作,古今呼应,从数个层面,多维度、多层次、多角度对南京的生长和发展进行想象、描述和还原

蕞新版的《南京城市史》,收入历代地图50幅、文物图20幅、古画45幅、老照片60幅、现当代摄影家新作40幅。南唐以前,以文物考古图为主,明清时代侧重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国摄影家、旅行家的南京影像,唐宋、明朝和21世纪,分别增加图文特辑,补足金陵胜景与意象空间。

◎经南京德基美术馆授权,将长达十米的清代宫廷画师《冯宁仿杨大章宋院本金陵图》全卷收入,单独印刷,作为附册,以呈现南唐至宋代的金陵风貌

guobao级《清冯宁仿杨大章宋院本金陵图》为研究宋代社会风俗史、经济史、商贸史、农业与手工业史、建筑史乃至交通运输史等,提供了十分难得的图画参考依据。此图由南京德基美术馆于2015年斥五千万巨资竞拍获得,回归南京,首次收入大众图书。

 

◎收入明代金陵状元朱之蕃的《金陵四十景图像诗咏》,印证“世界第一大城”的城市想象与记忆格局。

晚明文人士大夫兴起游冶观览胜景风潮。朱之蕃自选“金陵四十景”,调和金陵王气与文人品位,顺应城市想象的惯性路径,远追南京的六朝文化,从而形塑记忆城市的格局,确立了影响至今的南京城市游冶空间。书中以特辑完整呈现。

◎20多张新世纪高清大图,从黑白记忆跃入彩色现实,城市生长具体化、细节化

本书最后汇总南京几位青年摄影师方飞、赵耀、阮忠等在新世纪所拍摄的今日飞速发展的南京新城面貌和老城历史文化遗产新貌,展现当下和谐发展的新南京。


展开
精彩书摘

引 言:重现南京城市生长图景

说起南京的历史图景,大家会想到宋代的《金陵图》,明代的《南都繁会图》。那都是同一时间的空间图景。这本书为大家展示的,则是同一空间的时间图景,也就是在南京这片土地上,城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程。

 

1988 年,一位年轻的朋友告诉我,江宁湖熟镇的梁台上,可以捡到石斧和铜箭头,我当即决定与他一起远征。我们前后去过三次,最后一次是 1991 年的秋天,在那场号称百年不遇的大洪水之后,梁台的文化土层已经被抗洪大军挖掉了一多半,筑到了不远处的大坝上。无论作为新石器时期的古文化遗址,还是传说中南朝梁昭明太子读书台的遗址,这一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都已不复存在。

在梁台上下,我们捡到过鬲足、纺轮、网坠,鹿角和兽牙化石,石刀的残片和青铜箭头。近十米高的梁台土层中,夹有大量蚌壳、螺壳等水生动物化石,引起我浓厚的兴趣。我曾走下梁台,沿着田间的小路,走到不远处的小河边,伸手掬起清澈的碧水,想象如流水一样逝去的时光。三四千年前,为南京的先民提供生存基础的,就是这条看不出一点沧桑痕迹的河流吗?从水边到台地,就是他们全部的世界了吗?他们会怎样对待闯进这世界的同类与异类?他们又是怎样度过那漫无边际的日日夜夜、年年月月的呢?

单凭我在梁台捡拾的历史碎片,要想重现先民生活的完整图景,实在太困难了。

十八年后,当我试图勾勒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成长与变迁历程时,我仿佛又置身于当年的梁台之下。应该说,这次所面对的题目难度更大。因为,城市文明兴起的进程,同样是以一种不稳定的、极易变化的形式展现,只有在时间流逝中沉淀下来的片段,或被以某种形式记录下来的场景,才能为后世所知。二千五百年来,这座城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时盛时衰、屡毁屡建,经历了太多曲折和风波。就像长江大河,谁能分辨得清,它的某一滴水是来自哪一条溪流?就像一幅油画,不断地被人修饰、增添、改作甚至抹去重绘,现在还有可能恢复它最初的面貌并再现这变化的过程吗?

仅凭我所亲历的六十年南京生涯,无法完成这项工作 ;即使再加上南京现存的全部历史文化遗迹,也还不足以复原它悠久的成长经历。

幸运的是,自六朝建都开始,就有人在为这座城市立传。历代累积起大量的文献资料,时代越晚就越丰富。近百年来,更有不少前辈学人和师长朋友,披荆斩棘,筚路蓝缕,贡献出丰硕的成果。这就为我提供了站在巨人肩上的可能。

 

不过,前人对于南京城市成长历程的观察和探索,至今仍不无令人遗憾之处。

首先,在古代史范畴中,对于不足五百年的建都史,研究较多,而对 于长达二千余年的非建都史,关注不够 ;在历代建都时期,对于都城相关设施的研究较多,对于普通民众生活环境的探索不够 ;对于城市发展形态的描述较多,对于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形态的思考不够 ;对于城市与居民的关系,对于城市建设与城市经济、城市文化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关系,阐述得也不算充分。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历史资料的缺失。历代官私记述中严重的重官事轻民情倾向,重政治轻经济倾向,使得今人很难获取所需要的相应资料,对南京城市成长史进行全面系统研究。

其次,对于现当代南京的发展成长,尤其是 20 世纪 90 年代至今发生的沧桑巨变,虽然第一手资料保存较为完整,也不乏局部评述,但宏观层面上的系统探索,似乎还没有见到。尤其是当前,在走向“以人为本”“和谐南京”的进程中,南京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更需要借鉴历史上的经验与教训。这就使本书的写作,具有了现实意义。

辨疑解难,总结近事,都不是容易的事情。然而,历史从来就是叙述者的历史。每一个有历史责任感的人,都可以贡献自己的记录,表达个人的评判。

与历史是对已逝时间的记忆一样,城市实际上是对已逝空间的记忆。从表面上看,面对既有空间,城市选择“记住”什么和“忘却”什么,往往体现着统治者的意志,城市的外在形态,屡屡因重大政治元素影响而发生巨变。但是,城市决不仅止于政治的范畴,它的发展,还有其内在规律可循。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等因素,尤其是城市的基本居民,是城市得以保持其延续性的重要力量。因此,在历史的长链上,探寻那些失落的环节,拼合那些碎裂的画面,并非完全没有可能。打一个不太贴切的比方,就像我们翻阅一个人的旧相册,不但可以 准确地了解照片记录下的瞬间,也大致能够推测出未被拍摄的时光了。

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主要回溯古代南京城市成长、变迁历程,对已有定论的内容,叙述从简,提出不同材料或不同看法之处则力求严谨。对于某些时段、某些方面相关记录的短缺,我将尝试进行填补,即依据南京城市发展的规律与特点,参考时代相近的私史笔记以至文学作品,进行适度的推想,提出一些假说。下编关注的是现代规划产生之后的一百年中,人们面对历史造就的文化名城,如何进行再度建设的问题。简言之,可以说是梳理旧识,补充记忆,阐明新见。我希望它能为读者提供一轴较为完整、清晰的南京城市成长史图卷,并藉此理出南京城市发展的脉络,以便于总结既往经验教训,为促进城市未来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个参照系。尤其是最近这个城市急剧发展的时期,也需要及时予以整理与总结。错过时机,后人将更加难以措手。

 

我本是做文字工作的,来写这样一本关于南京城市演变发展的书,似乎完全背离了本行,也有些不自量力。但我仍然决定要把这件事做一样,能实现人类文化的积累和进化,二者都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表征。

我在这二者之间发生转换,也就不算太离谱。不过本书二十几万字的篇幅,除了长时期的相关积累以外,断断续续地写了整整一年,在我的写作生涯中,这大约是写得最苦的一本书了。

近年以来,国内地域文化研究发展迅猛,地域文化的意义重要,也已成为社会共识。在当前国际、国内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作为软实力的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本身就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对于地区综合实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文化建设、维护文化多样性,已成为世界各国、各地区提高竞争力的战略选择。研究地域文化,挖掘地域文化的深层内涵和丰富内容,更是城市文化不断升华的根基,培育新的城市精神的源泉。不同的地域文化以自身的特殊内容,也为中华民族主流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营养。21 世纪,江苏省正在建设文化大省,南京市也在倡导“文化强市”。完成这样一本书,也就算我对生活于其间半个多世纪的城市,对她的文化建设和城市发展,尽一点绵薄之力。

不过,我毕竟不是城市建设与历史考古的专家,所以这一本书,从某种意义上说,仍只是文本意义上的城市研究,是对既有的相关记录与求索,重新进行整合和解读。当然,我也有一点小小的野心,就是希望本书中的评判与解读,能够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希望本书中的某些假说或预见,能够被将来的考古发掘、研究成果或城市发展的现实所证明。

2008 年 5 月

后记

 

本书是《南京城市史》的第三个版本。2008 年 7 月南京出版社初版,2015 年 10 月东南大学出版社再版,皆有《后记》。现均收录于此,并新撰三版后记,简述出版情况,补叙相关信息。

这一部《南京城市史》,可以说是我写作生涯中的一个意外收获。 我对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关注,最初是出于创作小说的需要,当时几乎跑遍了老城区的大街小巷,而且浏览过大量历史文献,甚至搜集收藏到一些珍稀资料。1990 年代急剧的“老城区改造”工作,使南京的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引起社会各界的激烈争议,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引起了我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现代化建设关系的思考,并且在不同场合,发表了一些意见。

出乎意料的是,我的这些意见,得到了南京市规划局领导同志的重视,并为我提供了全面、及时了解城市规划与建设工作的机会。从2002 年开始,我同规划专家们有过多次真率交流,并亲历过若干规划项目的审议,进入过不少规划实施的现场,使我对城市现实发展的了解

不再停留在表象,也与不少规划工作者成了朋友。在此过程中,我认识到自己过去对于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理解,还相当肤浅,不得不从头开始,认真地探寻南京二千五百年来的生长与变迁史,并渐从对史实的探寻,升华到对史识的提炼。温故而知新,既是一个艰难的历程,也是

一个充满乐趣的历程。在这样的学习与思考中,我注意到南京城市的发展史上,有不少独特之处,也有相当成功的经验,值得加以总结,提供今人借鉴。这样,在 2006 年初,我萌发了撰写一部《南京城市史》的念头。

应该说,这样的著作,最好是由专业人士来完成。我这个规划工作的局外人,能不能承担下来,是有疑问的。然而南京市规划局的朋友们,当即表示了积极的支持。他们不但提供了大量翔实资料和信息,而且多次参与讨论,从专家的角度,高屋建瓴地给予指导,对于不同意见

也表现出高度的宽容与坦诚。对我来说,本书的写作过程,不仅是一种专业知识方面重新学习的过程,更是感受和体悟一种敬业精神与奉献精神的过程。本书的出版同样也得到了南京市规划局的热情扶持。我想,这也可以算是南京规划工作主动接受社会参与、公开透明优良传统的一个实例。

在此,我谨对本书出版过程中曾经提供帮助的每一位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当然,完成这部《南京城市史》,仍是一个充满挑战性的工作。一方面,是思维方式从虚构转向实证的根本变换 ;另一方面,是由于某些时期相关资料的短缺,历史碎片的拼合又需要合理地运用想象。笔耕墨耘,尚在其次。在规划专家们的支持与帮助下,历时一年余,三易其稿,总算将这部未必完善的作品,奉献到读者的面前。

作为一本书,这部《南京城市史》的时间下限,只能定格在 2008年。而这座生命力旺盛的城市,仍然在继续成长,就在此书的出版过程中,已经生出了新的年轮。

希望这部《南京城市史》能成为一方引玉之砖,成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南京城市史的铺路之石,也希望它能够为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制定,提供一些启发。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