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爱张爱玲
我承认,读了张爱玲这么多年,对她有一种唯有累 以岁月方得成就的包浆般的私情。既有私情,看对方多少总有些掺杂滤镜的嫌疑,我认。但这场徇私的深情,我毫不惮于昭告天下,因为——张小姐也太酷了。 如果活着,今年她刚好一百岁 。她无疑是中国文坛为数不多的当得起“天才”名分的作家之一。也许是最有天才的。然而她的伟大与先驱意义,亦在于她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尚以为“自私”二字不算美德的,可速去盘查万人丛中,得以“独善其身”的能有几位。何况是被重锤了数千年的中国女人。张小姐时代的女人多是恋爱脑,因为无所依附的话,无 论身心都难以生存——“一个女人,再好些,得不着异性的爱,也就得不着同性的尊重。”时代所限,张小姐起初也不能出其右太多,但她居然能够在其间左冲右突,渐次杀出一条个人主义的血路,囫囵保全个人灵魂的完整乃至葱郁,是大英雄。
自私的人都是清醒的。张爱玲的血管里面不愧流 着李鸿章的血,一路走来,她的清醒已臻不见刀光,周遭已雪洞般清净之界。有人不肯宽宥她,主要嗔她“狠起来连自己的孩子都杀”(指她曾义无反顾选择堕胎)。是嫌这世上“女人在犹疑中要了孩子,不但累及自身,更害了孩子”的戏码还不够多吗?二十出头即看穿“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的张小姐,焉肯为庸常过客的一声叫好,折身出演这廉价戏码?
胡兰成曾嗟叹这位大小姐在上海时须亲身上街买小菜,胡不知这只是她亮烈生命的零敲碎打。在香港赶剧本赶得贫病交加,边照料大小便失禁的瘫痪丈夫边孜孜工作,年过花甲而 被(意念中的?)蚤子死缠烂打,独自㧟着细软奔波于数十个粗陋的汽车旅馆,晚年被路人撞断胳膊,因为懒得(不擅?)烹饪长年吃方便食品……凡此种种,张爱玲没有抱怨,只有自嘲。一早乘公交车看医生深夜方得归来,累到瘫在床上两天才略得转缓,然而披上新置的小皮草外套,七十岁的她依然宛若老上海静安路上那个孤标傲世的少女。
如今姑娘们心心念念的戏码:念私校,上补习班,出国留学,精益英文,拿奖学金,年 少成名,甩脱PUA 渣男,逃离原生问题家庭,以精英身份移民,恋上异国大叔,逛跳蚤市集,决然堕胎,相与闺蜜,与社交恐惧握手言和,坦然独居,悄然整容……全是她老人家玩 儿剩下的。搬出她身后遗下的每一件衣饰,依然是现今摩登女孩们抢破头的样板单品。她去世前一年接受的小整容术,为她意味深长的人生画卷又添点睛笔触。
“人最可贵之处在于看透生活的本质后,依然热爱生活。”这句曾刷遍朋友圈的罗曼·罗兰的箴言乍看与刚艳冷冽的张爱玲全无干连,但稍作沉吟,便知再没有比她更佳的代言人。在我们的人 生树底处盘几须张爱玲的根是幸运的,她引领我们的灵魂过了铁,而仍保有舒花展叶的温度。
手绘张爱玲的一生
1
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激战正酣,袁世凯称帝失败,军阀纷争。
再乱的世道,只要活着,民间的婚丧嫁娶依然奋力趋向繁华热闹。何况是张佩纶张御史家的少爷张廷重,与黄翼升黄军门家的小姐黄逸梵,郎才女貌,新婚大喜。
这是一双被严重看好的金童玉女。他们都值二十华年。新娘清丽灵透,新郎秀雅博学。
2
不知为何,在婚礼上接受了无数”早生贵子“祝福的他们,婚后四年,才于1920年9月30日,生下他们的长女张爱玲(本名张煐)。
胜在好事成双,一年后,他们为小煐添了个长相精致的弟弟。
3
按中国传统风俗“抓周”时,一岁的小煐抓到的是个小金镑。据说还有一支笔。
一个喜欢钱,还爱写字的富家女孩,命运女神将如何相待于她呢?
4
1922年,张廷重托堂兄的关系,在新兴大企业津浦铁路局谋到一份英文秘书的职务,张家迁居当时中国最摩登的都市之一,天津。
张爱玲人生最初的回忆之一,就是母亲对着镜子,在绿短袄上别翡翠胸针。拥丰厚家产,有体面职业,住花园洋房,开新款汽车, 儿女双全,佣仆成群——这对羡煞旁人的年轻夫妇还能有什么索求吗?
5
虽然偶尔也买萧伯纳《心碎的屋》之类的舶来书翻看,但跟那时的“老爷”并没有本质分别,张廷重吸鸦片、赌博、逛窑子,还在外包养了一名唤作”老八“的妓女。
然而黄逸梵和那时的“太太”大有分别。她不仅姿容出众,还具有相当的有艺术天分,能够信手以水彩为女儿的黑白相片精美着色。作为湖南人,她总是宣言“湖南人最勇敢”,深受“五四”以来新思潮影响的她,坚拒丈夫的遗少式生活方式。
规劝无效,1924年,她决计以陪伴小姑张茂渊出国读书为由,离开这个她令她憋屈的环境。她是如此决绝,即使出发前行李被丈夫刻意藏匿,以期阻挠,也丝毫不能动摇她出走的决心。
我本人一向把张著当圣经。
——亦舒
迷张爱玲的人,大多是贴身的迷、贴心的迷。
——蔡康永
永远带着俗世的烟火,又永远高不可攀。
——著名文学家 陈子善
她死得很寂寞,就像她活得很寂寞。但文学并不拒绝寂寞,是她告诉历史,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还存在着不带多少火焦气的一角。正是在这一角中,一颗敏感的灵魂,一种精致的生态,风韵永存。我并不了解她,但敢于断定,这些天她的灵魂漂浮太空的时候,diyi站必定是上海。上海人应该抬起头来,迎送她。
——作家 余秋雨
嗨,与张爱玲同活在一个世上,也是幸运,有她的书读,这就够了。
——作家 贾平凹
张爱玲是今日中国优秀、重要的作家之一,凡是中国人都应当阅读张爱玲的作品。
——夏志清
张爱玲当然是不世出的天才,她的文字风格很有趣,像是绕过了五四时期的文学,直接从《红楼梦》《金瓶梅》那一脉下来的,张爱玲的小说语言更纯粹,是正宗的中文,她的中国传统文化造诣其实很深。
——当代著名作家 白先勇
“张爱玲”是一口井,不但是井,且是一口任由各界人士、四方君子尽情来淘的古井。大方得很,又放心得很,古井无波,越淘越有。
——当代著名作家 李碧华
张爱玲的小说艺术,像神话一般,经过一代代的海峡两岸作者和读者的爱戴、诠释、模仿、批评和再发现而永垂不朽。
——李欧梵
张爱玲的一生,就是一个苍凉的手势,一声重重的叹息。
——当代著名作家 叶兆言
人人仿佛张爱玲。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 王德威
张爱玲是“经典中的经典”值得一看再看。
——当代著名作家、文化学者 马家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