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岁月长 此心安处是吾乡
日语全文标注假名 日汉双语左右对照
特别添加译者导读及注释 赠送日籍播音员朗读音频
《山之四季》收录了日本桂冠诗人高村光太郎于1945年至1952年蛰居岩手县期间创作的山居随笔,分别是《山之春》《山之秋》《山之雪》以及1940年为亡妻智惠子写下的回忆录——《智惠子的半生》。
高村光太郎(1883-1956)是日本大正、昭和时期的著名诗人、雕刻家,是日本近代美术的开拓者。他在父亲高村光云的熏陶下,走上了雕刻家的道路。1906年,高村光太郎远赴纽约、伦敦、巴黎游学,因倾慕法国诗人魏尔伦的诗和雕刻家罗丹的雕塑,从而立志“要创造出罗丹一样伟大的作品”。游学结束回到日本后,精神和思想都变得非常前卫的高村光太郎与传统的日本艺术界格格不入,曾一度迷失自我,直到遇上他一生的挚爱——长沼智惠子。智惠子不顾世俗偏见,挣脱家庭阻挠,勇敢地与高村光太郎相爱相守。婚后,高村光太郎不仅创作了一系列经典的雕刻作品,还出版了《道程》等诗集。智惠子则事事以光太郎的创作优先,自己的创作止步不前,黯然神伤。在艺术精进的追求和生活的打击下,智惠子的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每况愈下,最后患上了精神疾患,于1938年去世。
高村光太郎将他对智惠子的爱,贯穿于一生的文学和雕刻创作中。其中,诗集《智惠子抄》晓喻日本,晚年著名的雕刻作品《乙女》也是以智惠子为模特而创作的。他的雕刻艺术素养,使得他的诗风颇为刚健。同时,他的愤世嫉俗在智惠子的爱的净化下变得温和,晕染上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的底色。
智惠子离世后,高村光太郎一度一蹶不振,失去创作的目标。1945年,他选择了远离世俗,孤身一人来到位于本州岛东北部岩手县的花卷乡下,过起了隐居生活,其间,他写下了包括《山之春》《山之秋》和《山之雪》在内的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