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华为广受关注。从一家小公司成长为中国高科技企业的代表,从受人追捧到被世界巨头打压,华为一路走来,始终保持了强大的理性和创造力,既不过于激进,又不过于保守;既有创业者、开拓者的激情,又有守成者、发展者的稳重。
华为之所以有这么稳定的表现,源于他们一直坚持的思维方式——灰度哲学。可以说,正是这种理性的思维方式,才为华为争取了生存、成长的空间,才成就了今天的华为公司。
这种思维方式值得每一家出海奋斗的中国公司学习,也适合每一家面对行业巨头打压的中小公司学习,更适合每一位面对职场压力的新手学习。这不仅仅是一部企业管理书,也是一部关于生存、奋斗的书,是每个人的案头必备参考书。
作为如今全球范围内最优秀和最具成长性的科技公司之一,华为的崛起历程和商业思维一直是人们重点研究的对象。在创始人任正非的带领下,华为从一家小微企业起步,经过30多年艰苦卓绝的奋斗,成功地登上了全球最佳品牌排行榜,它的企业管理哲学深受人们的关注。任正非认为,华为之所以能坚定不移地走到今天,取得这样的成就,一方面是因为每一位华为人的辛勤劳动,另一方面也是华为管理精髓“开放、妥协、‘灰度’”哲学的正确引导。开放、妥协、灰度,这三个词深深扎根于华为的企业文化中,也是每一位华为人身体力行的准则。
那么如何理解这三个词呢?
开放:不要固守一处,要有开阔的思维和包容的心态,了解和学习新鲜事物;
妥协:为了实现目标,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适当的交换、合作来达成,这样不仅可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同时还能节省企业的资源,一举两得。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妥协并不意味着一味地退让,妥协是为了前进,这是妥协的前提。
“灰度”:在具体执行的时候,不需要精确到位,而是留有一定的空间,利于适度的管理和调控。“灰度”,给予了每一位员工适当的操作空间,也给企业一些弹性的管理原则,同样也不是毫无节制的。
“灰度哲学”是什么
作为一名管理者,任正非曾多次在不同场合阐述过华为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思想。其中有两个著名的观点,第一个是“华为的冬天”,第二个就是“灰度哲学”。“华为的冬天”体现了华为在经营上强烈的危机意识,“灰度哲学”表达了华为别具一格的管理思想。
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企业想要发展,必须有恰当的管理。恰当的管理可以使企业的每一位员工保持高效的工作效率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任正非认为,企业要在技术或商业模式的层面取得进步是比较容易的,但管理的进步却非常困难。对一家企业而言,技术的变革时刻都在进行,管理的变革却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情。因为管理直接触及的是人的利益,这也是“灰度哲学”形成的客观原因。
“灰度哲学”的核心是均衡。企业领导人通过运用“灰度哲学”,使公司所有人责任共担,利益共享。即,不论行走的线路如何变化,企业都可以向着一个正确的方向前进。
用“灰度哲学”武装起来的华为,看到的是一个“全联接”的世界。华为懂得用供应商的眼睛看世界,从客户的角度研发产品。在“灰度哲学”的指导下,一切基于实用思维,在管理中对症下药,坚持利益共享,既让员工成为企业发展的获利者,又巧妙地掌握着一个中间尺度,使员工不至于成为完全的食利阶层,从而激活了企业的狼性精神,推动着华为快速发展。
不断地开放与学习
在华为的文化内核中,开放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经营一家现代企业,必须向最先进的榜样开放,向全世界所有的智慧开放,而不应自满于已有的成果。
华为从来不是保守的,从成立到现在,华为的管理思维一直都是处于不停的更新中的。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非常成功的企业,它们的管理经验、组织经验都是华为始终学习的对象。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华为多次邀请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Hay Group(美国合益集团)等全球著名企业的管理人员,以及国内外著名的管理学家为华为打造一套适应华为的管理流程体系。这套管理体系,前前后后花费了超过100亿美元,这当然不是结束,实际上它还在持续升级中,始终保持在世界领先水平。华为之所以愿意花费这么大的代价,就是希望时刻能够学习到世界上的先进经验,从而提升自己的实力。
开放让华为能够源源不断地收集到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而专注则是让华为寻找到有价值的信息之后可以保持心无旁骛的状态向前发展。任正非明白,一个人必须时刻将自己放空,才可能看得到、听得到、感觉得到,并且知道智慧在哪里,懂得从什么地方汲取营养。一个成功的企业也是如此。华为广泛地开展了世界范围内的市场和技术合作,为了顺利地开展卓有成效的技术合作,华为先后和英特尔、西门子等世界电子巨头采用多种合作方式,比如成立联合实验室、合资公司,从而达到技术交流、共同进步的目的。
华为不仅向成功者学习,也会向失败者学习,同时还善于从全世界发生的事件中汲取经验。比如,阿富汗战争期间,任正非从新闻报道中总结出美军的作战思想,并利用它对华为的管理体制进行了一次革新,而且创造性地发明并强化了“铁三角”体制;另外,他还计划拿出一大笔钱改造公司的管理团队,在公司实行“一线直线决策”的理念,让每个员工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让大家都有话语权。
任正非说:“‘灰度哲学’就是向所有的智慧开放,向最前沿的科学思想开放,也向最新的技术思维开放。”华为是理想主义者,是拿来主义者,同时也是现实主义者。对今天的创业者和未来的企业家来说,具有重要的思考和借鉴意义。
没有妥协,就没有“灰度”
华为的文化很实在,任正非也是一位超级务实的企业家。在华为的“灰度哲学”中,妥协是一个关键的元素。从字面意义上看,妥协好像就是让步,但在具体的实践中,妥协意味着“坚定地向目标曲线前进”。
现在很多企业的管理者都是一腔热血的理想主义者,年轻、冲动,他们血气方刚,豪气冲天,却不太懂得“必要的妥协”,因此在行动中常常遇到无法克服的阻力。这正是华为非常在意的问题,它希望自己的骨干员工是“高效的行动家”,同时又是“柔和的合作者”。
任正非曾经以中国历史上的变法者举例来说明妥协的重要性:“我们华为有很多干劲冲天的干部,一往无前,不懂妥协。纵观中国历史上的屡次变法,虽然对中国社会的进步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却大多没有实现变法者的愿望。我认为,原因是面对变法者自己所处的时代环境,他们采取的变革太激进,太僵化,冲破阻力的方法太苛刻。如果他们用较长的时间来实践,而不是太急迫,太全面,收效可能会好一些。其实,这就是缺少灰度的表现。方向是坚定不移的,但并不是一条直线,也许是不断左右摇摆的曲线,在某些时段中来说,还会画一个圈,但是我们离得远一些,或粗一些看,它的方向仍然是紧紧地指着前方。”
在管理中,人和人之间互相要有理解和宽容。我们对于正确方向的坚持,和妥协并不是对立与矛盾的,因为在必要的时候,妥协恰恰是一种对正确方向的坚持。可以这么说,没有妥协,就没有“灰度”。妥协的不是方向,也不是原则,而是在目标实现过程中采用的应对策略。只要有利于目标的实现,为什么我们不能适当妥协一下呢?在很多人看来,妥协好像就是软弱和不坚定,似乎只有绝不妥协才是英雄本色——这种非黑即白的思维,对于企业的发展非常有害。在目标方向明确的前提下,妥协一下,换一条路径,总要强过停滞不前。因此,妥协的思想基础是基于现实环境的务实和变通,是为了在某种条件下达成共识,解决问题。
可如果只有社交的话,还不足以和瓦岗集团竞争,人家的新任CEO李密也是“关陇集团”的人,凭什么听你的?
李渊的第二个绝活叫“线上+线下”。他经过实地考察和听取报告,发现了其他人的致命弱点:口号喊得震天响,可根本不能落到实处。
比如窦建德说“为农民谋福利”,可他常年处于战争状态,根本没有精力考虑农民兄弟。比如瓦岗集团,“社交+流量”的路子很顺利,却偏偏要打造名人效应,把贵公子李密推上前台。堂堂的瓦岗集团成了贵公子的独角戏,普通群众说一万句都不如人家一句响,心都凉透了。比如杜伏威在战场上很厉害,但格局小。
这样一看,问题就比较简单了。李渊出身高贵,手中掌握着大量优质的社交关系,加上摸清了时代脉搏,知道用户想要的是什么,要做的就是尽力满足他们。他还有一个“撒手锏”李世民,为他开拓市场。在别人看来红利消失的时候,创业者李渊却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真正让李渊胜利的是第三个秘籍——买买买。
大家出来创业,都是为了混口饭吃,能和气生财,绝对不会打打杀杀。于是李渊开了一场发布会:“我们是统一天下的团队,大家快来加入啊。”于是,周文举、杨士林、王薄、周法明等都来投降了。对李渊来说,虽然他不认识这些人,但也不影响双方的交易。你信任我,我信任你,就可以达成共识。想要官职的,可以入朝也可以在地方;想要股份的,看实力给爵位。
在李氏“三板斧”的威力下,仅仅8年时间,大唐集团就一统天下。
624年,草莽英雄的时代结束了。
杜伏威投降后,坐上了大唐的第四把交椅,其地位仅在李元吉之下。在他的心目中,35岁前退休的梦想实现了。偏偏此时他的好兄弟辅公祏在江淮扯旗造反。唐军派来讨伐辅公祏的是李靖。跟“托塔天王”打架,你以为你是孙悟空啊?不到半年,辅公祏就被传首长安,杜伏威也被赐死。再加上几年前窦建德、王世充、刘武周兵败被杀,大唐基本一统天下。
草根创业时代的结束,首先来自流量红利的彻底消失。10年前随便跑马圈地,都会有大把的流量供创业者们挥霍。而各地的人们惊奇于时代的变革,对一切都充满好奇,于是一拍即合,全天下有几百支创业团队。经过10年的大浪淘沙,创业者们经过优胜劣汰,角逐出最适合人们的产品——大唐集团。
留下有留下的道理,消失有消失的理由,最重要的是,人口没有增长,也就意味着没有新的流量涌入。而现有流量全被大唐霸占,新的创业者就没有了开始的土壤。在这样的局面下,投资人——突厥集团,也束手无策。
创业时代结束了,但新的时代正在开启,机会的大门永远不会关闭,也许只差一个转身。
新的时代有新的玩法,不同的人做出不同的选择。
徐世是瓦岗集团的核心骨干,在瓦岗败落、大唐崛起的关键时刻,他投身到大唐的阵营中来。这个华丽的转身,让他拿到了原始股。从此以后,他就安心在大唐集团努力奋斗,最终成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被封为英国公,官拜宰相。因为功劳大而被赐李姓,后来也叫李。
他的新玩法属于创业变现。
那么不属于大唐朋友圈的人该怎么办呢?“五姓七家”[ 即五姓七望。隋唐时代,在所有尊贵的世家大族中有五支最为尊贵,即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其中李氏与崔氏各有两个郡望,所以称之为五姓七望。
]的选择是闭门读书。他们是关东的士族门阀,当初支持过窦建德,和大唐不是一个阵营的,现在索性就留在老家种田、读书、考科举,等待新的机会。
130年后,“安史之乱”爆发。这时的大唐急于寻找新的合作者,于是经过百年积累的关东门阀就趁势而起,成为大唐新的支柱。此后的150年,是属于“五姓七家”的时代。
“荥阳郑氏”连出宰相,号称“郑半朝”;“清河崔氏”有10位宰相;“赵郡李氏”连出17位宰相;“范阳卢氏”中进士者超过百人,“八相佐唐”传为佳话。
关东门阀的选择是等待机会。既然时代变化已成定局,那就只能调整自己的节奏来顺应时代。适者生存,要学会做个聪明人。
唯一不变的宗旨是活下去。只要活下去,就会有无限可能。每个时代都不缺少机会,缺的是发现机会的眼睛。
第一章灰度哲学:华为突破巨头封锁的核心奥秘
01 开放、妥协、“灰度”:植根于华为文化的三大主义 ......002
02 注重均衡,保持动态的战略平衡 ......007
03 从崇尚“狼道”竞争到寻求合作、平衡与共赢 ......011
04 为什么说《华为基本法》是华为的最高纲领 ......015
05 华为没有成功,只是在不断成长 ......020
延伸阅读:为什么选择《华为基本法》 ......024
第二章摒弃极端管理思维,在黑白之间寻求平衡
06 华为的轮值CEO制度 ......026
07 摒弃极端思维,在黑白之间寻求平衡 ......030
08 管理者要有宽文化背景 ......033
09 坚持自我批判和宽以待人相结合 ......036
10 管理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常创新 ......038
延伸阅读:任正非的管理思维与华为的发展 ......040
第三章“铁三角”文化: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
11 华为文化有什么特色:广谱型文化 ......044
12 华为超越竞争对手的全部秘密:“三个根本保障” ......047
13 以客户为中心 ......051
14 以奋斗者为本 ......054
15 长期坚持艰苦奋斗 ......058
延伸阅读:“三个根本保障”之间,是如何达成动态均衡的 ......060
第四章企业战略:从崇尚“狼道”进攻到注重均衡发展
16 华为早期崇尚的“狼道”文化 ......064
17 哪些故事让华为的战略思维发生改变 ......067
18 战略聚焦:华为只做一件事,那就是通信制造 ......072
19 均衡发展:华为三大业务领域齐发力 ......076
20 扩张背景下的精细化管理 ......078
延伸阅读:华为的“压强原则” ......081
第五章人才思维:员工值多少钱,自己说了算
21 知本主义:华为人才价值创造体系 ......086
22 最重要的永远不是能力,而是贡献 ......090
23 华为价值分配体系:员工值多少钱,自己说了算 ......092
24 员工培训,人才战略的重中之重 ......096
25 让员工成为行业内的专家:一线员工拥有表决权 ......100
26 末位淘汰制与轮岗制 ......103
27 考核永远只是方式,而不是目的 ......107
延伸阅读:华为蓝血文化与人才管理 ......110
第六章客户服务思维:顾客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
28 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118
29 以需求为导向,发挥产品经理的作用 ......122
30 搭建客户服务平台,建立客户档案 ......125
31 最好的服务是将客户升级为合作者 ......127
32 对手也可以变成客户 ......129
延伸阅读:华为的客户关系管理 ......133
第七章市场思维:抓住市场,才能把握机遇
33 任何一家企业都不可能垄断市场 ......136
34 既要做高端也要做低端 ......139
35 机会主义永远都不可取 ......142
36 扩张有利有弊,必须慎重对待 ......144
37 要有坐10年冷板凳的耐心 ......147
延伸阅读:华为的并购史 ......150
第八章国际思维:不做井底之蛙,全新的国际视野
38 国际领先,其实没什么大不了 ......154
39 海外市场,拒绝投机,果断决策才是王道 ......157
40 品牌是企业的生命 ......160
41 只有民族的,才能是世界的 ......164
42 勇于竞争,主动加入国际投标 ......168
43 组建海外人才梯队 ......172
44 拥有核心技术,才能打败对手 ......174
45 充分利用政府的扶持政策 ......170
延伸阅读:华为国际营销人才的培养 ......173
第九章创新思维:让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常态
46 一味模仿,企业是不可能长久的 ......178
47 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 ......182
48 科研队伍是创新的人才保证 ......187
49 研发投入是创新的资金基础 ......190
50 完善创新驱动机制,打造创新研发体系 ......193
51 理念创新有时候比技术创新更重要 ......196
52 知识产权保护是华为新的课题 ......201
延伸阅读:华为与三星的“战争” ......206
第十章危机思维:华为没有成功,只是在成长
53 惶恐才能生存,偏执才能成功 ......210
54 活下去,永远是硬道理 ......214
55 华为是在不断失败中成长起来的 ......216
56 鲶鱼效应:危机时刻存在 ......222
57 木桶理论:着重解决短板 ......225
58 优秀的管理者必须具备预见并解决困难的能力 ......228
延伸阅读:华为有“互联网+”思维吗 ......232
参考文献 ......235
附录 华为大事年表......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