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注意,坦克!:古德里安论装甲部队的战术与作战潜能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9448743
  • 作      者:
    (德)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著
  • 出 版 社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
收藏
作者简介

译者:

胡晓琛,历史学硕士,二级翻译,编有《历史语境下的德国与欧洲》(论文集)。

 

审校:

董旻杰,战争史研究者,曾担任多本军事读物总编,著有《沸腾的雪:阿登反击战》《装甲英豪:二战德军装甲兵上将温克和他的部队》《闪击西欧》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注意,坦克!》是古德里安的代表作之一,其德文原著出版于1937年。“装甲怪杰”古德里安将其对机械化战争长达15年的研究心得融入此书,本书具备的启发性、革命性震惊世界,并迅速成为畅销多年的传世经典。

《注意,坦克!》根据1937年版德文原著直译。本书先介绍了一战期间的武器和战术,阐述了这次大战是如何演变为阵地战的,进而深刻地分析、探讨了盟军的坦克战术问题,并提出了机动作战、大规模协同作战、闪击战术等战略战术思想的合理推论。

古德里安意识到坦克部队不能单纯靠自己作战。为了有效地战斗,它需要其他武器的支持和帮助。这就是德国“闪击战”“坦克战”理论的起源。其后德国正是通过这样的策略横扫二战欧洲战场。


展开
精彩书评

《注意,坦克!》对装甲理论的发展做出了教科书式的说明,如果不读这本书,就无法完全理解20世纪装甲战的发展。

——欧罗巴出版社(Europa Editions)

 

有机会跟随机械化战争之父的思维过程,对我来说,如获至宝。

——钮先钟,军事史学家、中西方战略研究学者

 

作为古德里安的代表作之一,《注意,坦克!》充分地展示了古德里安的智慧和远见,书中记录的思想与现代军事发展的背景具有令人惊服的相关性。

——威廉·夏伊勒(William L. Shirer),作家、记者、历史学家,代表作有《第三帝国的兴亡》


展开
精彩书摘

由于对机枪和铁丝网的防御力印象深刻,个别英国军官在1914年10月就已经考虑以“霍尔特·卡特彼勒拖拉机”(Holt-Caterpillar-Traktoren)为模板制造一台装甲车辆。不间断的履带式驱动装置将使该车碾过障碍、跨越战壕,并以防弹装甲包裹的武器向敌射击,摧毁此前一向坚不可摧的敌方机枪,为己方步兵创造不用付出难以承受的流血牺牲,就能通过空旷地带的机会。与德军采用军用化学毒剂的办法不同,英军独辟蹊径。而在德军的办法迅速得到运用的同时,英军的想法必须首先成型并付诸实践。然而,这需要很长时间。

大权在握的陆军大臣基奇纳勋爵(Lord Kitchener)一开始否决了这个“机枪终结者”的想法。这位恩图曼(Omdurman)会战—这场战役首次使用了机枪这一致命的自动装填武器—的胜利者,似乎在战争事务的压力下忘记了机枪的毁灭性威力。基奇纳忘了,在战争结束后不久,他就对英国人将会面临的情况表示了担忧,他们将被要求与敌人的机枪对抗,就像他们没有防护的本土敌人一样。布尔战争(Boer War)的经验也没有使英军的指挥官对机枪的威力产生什么深刻的印象。直到世界大战时,他们才认识到机枪的价值。

1914年12月,一份备忘录被呈递给阿斯奎斯(Asquith)首相,其主要内容是建议军方制造履带式装甲机枪运载车。第一海军大臣温斯顿·丘吉尔得知了这份备忘录,当时他非常前卫地力主用装甲汽车保卫敦刻尔克(Dunkirk)的海军航空兵基地,而且想为只能在公路行驶的轮式车辆加装架桥装置,以跨越被德军摧毁的公路和战壕。丘吉尔建议按照霍尔特·卡特彼勒发明的动力系统制造配备装甲、机枪与乘员的蒸汽驱动车辆。这一计划赢得了陆军部要塞与工程司司长的支持,这样一来,这种新式战争机器的支持者圈子逐渐扩大。

与此同时,英军对新沙佩勒(Neuve Chapelle)与拉巴塞(la Bassée)发起的攻势也在铁丝网和机枪火网面前受阻。英国人忙于集中大量部队、火炮和弹药,准备发动新的攻势。英军就像恩图曼的苏菲派托钵僧式的教徒那样英勇。用施利芬的话说,这是一场“拿着刺刀的士兵与飞舞的弹雨、靶子与神射手”之间的战斗。结果是双方都设立了更宽阔的障碍区,挖掘了更深的战壕和掩体。战争越来越类似于围城战,双方战斗人员在宽阔的战线上挖掘坑道,展开了坑道战。

1915年6月初,时任工兵中校的恩斯特·D. 斯温顿就向英国陆军部递交了一份关于建造和使用“机枪终结者”的备忘录。6月22日,备忘录由陆军元帅约翰·弗伦奇(John French)转呈英国陆军部。这份文件已经大致包含了后来坦克原型车最重要的技术和战术要求,并特别指出了保密和大规模进攻时奇袭的重要性。“在制造完成前,它(坦克)的存在不应为外界知晓。不应该用少数几台车辆进行预备性的测试,这样会让方案泄露,导致计划前功尽弃。”

其实在1915年2月,英国陆军部便在一次使用满载的“卡特彼勒拖拉机”跨越障碍的测试失败后,用一句我们并不陌生的说法驳回了建造“陆地战舰”(Landschiffe)的计划—“绝无可能”。但受斯温顿备忘录激励的陆军部还是决定再度行动。皇家海军也在继续努力,与新成立的弹药部共同合作进行后续开发。

在1915年9月的一次试验中,代号为“小游民”(Little Willie)的试验车(它并没有按照斯温顿制定的新标准进行制造)测试失败。同时,又有一辆更具前景的木制新模型车可供检测。这便是一年后首次在前线亮相的马克I型(Mark I)坦克的前身。它由威廉·福斯特公司(W. Foster a.S.)依据威尔逊(Wilson)中尉的参数制造。它已经具备了著名的菱形外廓、前端凸起的转向轮以及包裹整个侧面的履带。军方使用德军机枪和弹药对钢板进行了射击测试,并且模拟德军防御阵地的障碍物,勘测并建立了一块试验、训练的场地。1916年1月,该车的首次行驶及射击试验成功。由于坦克炮塔中安装的是英军从德军处缴获的50毫米火炮,英国人因而特别担心德军会采用具备穿甲能力的小口径火炮来提高部队的反坦克能力。英国人也由此开始考虑反制措施。英国海军以“装甲汽车中队”的番号编成了装甲部队。最后,这种新武器的代号终于在这一时期产生,也就是很快闻名世界的称呼—“坦克”(Tank)。

【摘自正文39页—正文43页】

……

展开
目录

引  言

导  言

第一章  1914年,阵地战是如何产生的?

第二章  1915年,不恰当的战争手段

第三章  坦克的产生

第四章  新兵种的诞生

第五章  凡尔赛和约

第六章  战后海外的发展

第七章  德国摩托化作战部队

第八章  装甲部队的生活

第九章  装甲部队的作战方式及与其他兵种的协同

第十章  当前的战争

结论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