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转型发展:夏东民自选集
0.00     定价 ¥ 7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7240933
  • 作      者:
    夏东民
  • 出 版 社 :
    苏州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10-01
收藏
作者简介
夏东民,教授,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曾任苏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及江苏理工学院党委书记。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先后在《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理论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各类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学术论文14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展开
精彩书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转型发展:夏东民自选集》:
  1.借鉴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规律的重要体现
  借鉴创新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一条重要的内在规律,引领并规定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实践沿着优化的路径推进。借鉴创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实践中是极为重要的。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邓小平所说的“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当然包含理论创新成果,理论创新成果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文明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一再证明,中国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人类社会优秀的文明成果,其中包括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些优秀的理论创新成果。江泽民同志曾明确指出:“中国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也需要学习和吸收世界各国人民包括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重要借鉴和帮助,人类社会所创造的有益的理论创新成果,则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实践提供了极其重要和极为丰富的思想养分。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是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实践中运用借鉴创新的典范。邓小平善于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文明成果,在深入分析研究了市场经济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之后,创造性地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从而创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这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都是第一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健康、快速、持续发展指明了正确的道路和方向。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同样十分重视借鉴创新,在回顾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善于总结分析世界各国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和教训,并借鉴国际社会发展的有益经验和现代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提高了全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思想理论水平,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一条科学发展之路。由此可见,遵循借鉴创新规律是我们党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实践的重要路径和重要保障。
  2.要善于借鉴国外一切有益的理论成果,不断丰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善于借鉴国外一切有益的理论成果,不断丰富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必须尊重和学习国外一切有益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成果,必须将国外有益的理论成果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实践中,遵循借鉴创新规律,不断丰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首先要做到充分尊重和善于学习国外一切有益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成果。对于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我们都应该抱着充分尊重和认真学习的态度。这是因为,当代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是人类共同创造的,它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标志;同时又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原动力和推动力,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我们必须树立一个明确认识,不管是哪种社会制度下创造的文明成果,只要是进步的、优秀的东西,都应积极学习和运用。闭关锁国、唯我独尊、夜郎自大,无视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排斥国外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创造的一些优秀的文明成果,都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根本原则,都不是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态度。因此,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实践中,必须十分重视、遵循和把握借鉴创新的规律,尊重国外一切有益的理论成果,善于学习国外一切有益的理论成果。
  其次,在尊重和学习国外一切有益的理论成果时,必须将这些有益的理论成果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与当今时代的具体特征相结合。这是遵循借鉴创新之规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重要条件和必然要求。早在1956年,毛泽东就明确指出:“吸收外国的东西,要把它改变,变成中国的。……应该学习外国的长处,来整理中国的,创造出中国自己的、有独特的民族风格的东西。”国外一切有用的东西,即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一切有益的理论成果,都必须与我国的具体国情、具体实际相结合,才具有生命力。也只有通过借鉴创新,对国外文明成果不断吸收、消化、整合与发展,才能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实践,不断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并以此来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
展开
目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规律探析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及其核心要素
比较对照: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研究方法探析
环境建设的伦理观
交流、理解、沟通: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明对话
唯物辩证法视域中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立党为公、科学执政,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论求真务实的政绩观
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论邓小平的执政为民思想
关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理论思考
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实践与基本特征
解放思想是推进改革开放和促进科学发展必须坚持的思想路线。
论“五位一体”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形成
自主创新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我国主流价值观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论
——党的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新体系
敬畏生命观与生态哲学
后敬畏生命观及其当代价值
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渊源、理论结构与现实价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模式的结构要素及其优化
——基于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视域
论生态保护与生态支持的有机统一性
原点结构:社会转型的路径依赖与模式选择
——从发展哲学的视角探析
我国社会转型起始点论析
社会转型原点结构理论模型的构建
借鉴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一条重要规律
中国共产党近九十年来发展壮大的核心要素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人才发展关系探析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当代价值
试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思想的科学依据
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
理论创新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由之路
论富国与强军的统一
关于本次金融危机的若干哲学思考
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究误区的澄清
——兼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特色及未来发展
——胡锦涛“7·23讲话”学习体会
“美丽中国”内涵的哲学思考
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三个维度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