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重点史志作品,更好地了解江苏华侨华人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美国为 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经济封锁、政 治孤立和军事包围。但新中国成立对广 大海外华侨华人特别是青年群体具有极 大的感召力。许多人放弃海外优越的生 活和工作条件,怀着报国之心回到“一 穷二白”的祖国,参与社会主义建设。 据统计,在新中国成立的五年内,各行 各业共有18万华侨华人回国。②相比于 广东和福建籍华侨华人,江苏籍归国华 侨华人数量较少,但专家、学者所占的 比例较高,他们回国后为祖国的建设发 挥了重要作用。
(1)在理学领域,江苏归侨在数学、 物理、生物学等多个学科推动了新中国 科技的进步。数学作为“所有科学的基 础”,在科学领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 位。江苏籍归侨中涌现出许多数学大师, 为其他学科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常 州金坛籍数学家华罗庚1950年回国,成 为我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 自守函数论、多复变函数论的杰出创始 人与开拓者;南通籍数学家严志达回国 后在世界上最早算出特殊单纯李群贝蒂 (Batty)数;扬州籍归侨许国志建立了我 国第一个运筹学研究室及管理、决策与 信息系统开发实验室,成为我国运筹学 和系统科学研究的主要创始人;扬州籍 女数学家黄兰洁将其偏微分方程数值解 和计算流体方法运用到大庆油田开发之 中,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苏州籍数学 家程民德奠定了我国模式识别、图像处 理研究方面的基础。
在物理学方面,无锡籍物理学家王 补宣创办了我国热物理专业;宿迁籍归 侨胡宁奠定了我国基本粒子理论和广义 相对论研究;常州的汤定元在半导体领 域推动了我国的科技进步。无锡的朱洪 元、南京的杨立铭、常州的杨澄中、镇 江的程晓伍等人在核物理和量子力学等 科技领域作出重要贡献。常州籍谈镐生 在流体力学、稀薄气体力学和应用数学 方面成就斐然。无锡籍的周培源是我国 近代理学奠基人和理论物理奠基人之一 O 无锡籍孙仁洽回国先后从事液态金属传 热、混合对流传热、自然对流传热、多 孔性物质传热和超音速风洞再生式加热 器等项研究取得重要成就。①常州籍华侨 华人吕保维以及苏州籍物理学家何怡贞 回国后,分别成为我国电磁学科与光谱 分析技术的开创者之一。②物理学家、江 苏如皋人胡济民回国后,主持筹建了我 国第一个专门培养原子能科技人才的物 理研究室,在原子核物理、重离子核物 理、等离子体物理等研究领域多有重要 建树。③南通籍归国科学家闵乃本推动了 微结构功能晶体的发展及应用,引领了 我国凝聚态物理学、非线性光学等学科 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祖籍浙 江闽侯的张锤哲1923-1929年留学美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任中国科学院 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台长,领导该天文台 进行了恒星、行星、人造卫星、空间天 文、射电天文、实用天文、历算和天文 仪器等多方面的观测和研究工作。因其 在天文学方面的卓越成就,1978年美国 哈佛大学天文台将国际编号为2051号的 小行星命名为'‘张(锤哲)星”。美国归 侨、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南京大学教 授魏荣爵,是我国声学学科创始人。 1970年,他创立南京大学声学研究所, 是中国声学事业奠基人之一。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 江苏华侨华人史研究的意义与目的/1
第二节 江苏华侨华人史发展的基本特点/ 2
第一章 江苏海外移民史概述/ 27
第一节 古代江苏海外移民/ 28
一、 古代江苏海外移民进程/ 28
二、 江苏移民的文化输出与历史影响/ 33
三、 江苏海外移民在中外文明交流中的地位/ 37
第二节 近现代江苏海外移民/ 41
一、 劳工与职业型海外移民/ 42
二、 知识型海外江苏移民/ 45
三、 近现代江苏海外移民的特征/ 49
第三节 当代江苏海外移民/ 51
一、 改革开放前江苏海外移民的概况/ 52
二、 改革开放后江苏海外移民的壮大/ 54
第二章 江苏海外华侨华人社团发展与社会融入/ 57
第一节 江苏海外华侨华人社团的历史演进/ 58
一、 近代江苏海外华侨华人社团的发朝/ 58
二、 现代江苏海外华侨华人社团的壮大/ 66
三、 当代江苏海外华侨华人社团的发展与转型/ 69
第二节 江苏海外华侨华人的社会融入/ 74
一、 江苏海外华侨华人社会融入的历史轨迹/ 74
二、 江苏海外华侨华人社会融入的基本要素/ 76
三、 江苏海外华侨华人社会融入的主要形式/ 77
第三章 江苏海外华侨华人经济发展/ 85
第一节 江苏海外移民经济活动/ 86
一、 古代江苏海外移民经贸活动/ 86
二、 近现代江苏海外华侨华人经济活动/ 87
三、 当代江苏海外华侨华人经济发展/ 91
第二节 江苏海外新华商群体的兴起/ 94
一、 江苏海外新华商群体的兴起/ 94
二、 江苏海外新华商群体的三大类型/ 98
三、 江苏海外新华商群体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 101
第四章 江苏海外华侨华人科教文化事业/ 105
第一节 江苏海外华侨华人的华文教育/ 106
一、 近代江苏海外华侨华人的华文教育/ 106
二、 现代江苏海外华侨华人的华文教育/ 109
三、 当代江苏海外华侨华人的华文教育/ 114
第二节 江苏海外华侨华人与科技发展/ 119
一、 近代江苏海外华侨华人科技成就/ 119
二、 现当代江苏海外华侨华人科技成就/ 120
第三节 江苏海外华侨华人文化事业/ 129
一、 江苏海外华侨华人与文化传承/ 129
二、 江苏海外华侨华人与华文媒体/ 138
下篇
第五章江苏华侨华人与中国民主革命/ 145
第一节 江苏华侨华人与旧民主主义革命/ 146
一、江苏华侨华人与维新变法/46
二、 江苏华侨华人与辛亥革命/ 147
三、 江苏华侨华人留学报国/ 150
第二节 江苏华侨华人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155
一、 江苏华侨华人与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发展/ 156
二、 江苏华侨华人与抗日救亡运动/ 161
第六章江苏华侨华人与中国社会发展/ 167
第一节 江苏归国华侨促进科技事业发展/ 168
_、国防科工领域的代表人物/ 168
二、其他科技领域代表人士 / 170
第二节 江苏华侨华人参与社会建设/ 175
促进文教事业发展/ 175
二、积极建言献策/ 178
第三节 江苏华侨华人支持公益事业/ 180
一、 支持祖国公益事业/ 180
二、 江苏华侨华人的抗疫行动/ 187
第四节 江苏华侨华人、归侨侨眷增进中外交流合作/ 191
一、 发挥“民间大使"作用,促进中外交流/ 191
二、 江苏华侨华人与“一带一路”倡议/ 195
第七章 华侨华人、归侨侨眷与江苏经济发展/ 199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归侨投资江苏的实践/ 200
一、 归侨投资江苏农业的实践/ 200
二、 归国留学生与江苏民族工商业发展/ 207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78年归侨侨眷与江苏经济建设/ 212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江苏归侨侨眷概况/ 212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归侨侨眷参与江苏经济建设/ 214
第三节1978年至20世纪末归侨侨眷与江苏经济发展/ 217
归侨侨眷在江苏改革开放中的经济桥梁作用/ 217
二、华侨投资对江苏经济发展的作用与影响/ 222
第四节21世纪以来新华侨华人与江苏经济发展/ 228
一、 21世纪以来新华侨华人在江苏创新创业/ 228
二、 21世纪以来江苏新侨商的发展一以通商为例/ 233
三、 新华侨华人对21世纪江苏经济发展的作用与影响/ 236
第八章 江苏新侨乡的兴起/ 243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初期江苏国际人口迁移/ 244
第二节 世纪之交江苏新侨乡的萌芽/ 246
一、 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移民潮与海外侨胞来苏投资创业潮/ 246
二、 江苏与海外华侨华人经济、科技文化联系的加强/ 247
第三节 江苏新侨乡社会的形成/ 251
一、 江苏新侨乡社会形成的经济社会背景/ 251
二、 江苏新侨乡社会形成的制度、机制作用与影响/ 252
第四节 江苏新侨乡的类型、特点、意义和影响/ 254
一、 江苏新侨乡的类型与特点/ 254
二、 江苏新侨乡社会兴起的意义和影响/ 259
第九章 江苏侨务工作的历史与现状/ 267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江苏侨务工作/ 269
一、 “保护华侨的正当权利与利益"的侨务工作指导思想/ 269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江苏侨务工作的实践/ 270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江苏侨务工作/ 274
一、 侨务工作“十六字”方针/ 274
二、 江苏侨务工作再起航/ 275
三、 贯彻落实侨务法律、政策,切实维护侨胞合法权益/ 282
四、侨务工作中心向助力经济科技建设转变/ 285
第三节21世纪江苏侨务工作新变化/ 289
一、 21世纪以来江苏侨务工作指导思想/ 290
二、 侨务工作“引进来” / 291
三、 侨务工作“走出去” / 294
第四节 新时代江苏侨务工作新发展/ 296
新时代侨务工作战略部署/ 296
二、 江苏省侨务机构改革成就/ 300
三、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303
四、 以侨为桥,凝聚侨心/ 309
结语/ 315
相关附录/ 317
附录一:江苏华侨华人史代表人物传/ 317
附录二:江苏籍海外华侨华人社团名录(部分)/ 338
附录三:江苏华侨华人史大事记/ 344
参考文献/ 351
一、 中文著作/ 351
二、 中文文章/ 361
三、 外文资料/ 367
四、 网络资料/ 368
五、 调研资料/ 373
后记/ 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