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新篇
第1章南京江北新区发展路径转型与制度创新研究报告
1.1问题提出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目前国家新区已经设立21个,这些新区肩负着建设国家扩大对外开放重要窗口、辐射带动区域发展重要增长极、承担着新时代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使命。和其他国家新区相比,南京江北新区发展呈现“后发劣势”的特征,导致内生动力不足,即以往国家新区建设以投资和政策支持为驱动力,现在以内生动力作为来源,需要国家新区具备更积极、吸引力更高的条件和环境,如更高端的企业、更前沿的技术、更贴近现实的政策等,才能集聚人才、发展产业和推动创新。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南京江北新区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苏政办发〔2020〕74号),“大力培育新动能、激发新活力、塑造新优势,加快建设自主创新先导区、现代产业集聚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和对外开放重要平台”,如何有效落实成为重要挑战。因此,探究南京江北新区发展路径与制度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
本研究将聚焦“新区发展路径转型和制度创新”两个方面,探析新区的高质量发展管理模式。为了提升研究的普适性,进一步结合南京江北新区的发展情况,并识别影响管理模式中的发展路径转型和制度创新的内容。本研究的理论和实际贡献是以国家新区的发展模式为研究情境,寻找发展路径转型和制度创新的规律,构建区域差异对发展高质量化的影响机制理论模型,进而丰富和扩展国家新区经济转型和民生改善相关理论。
1.2制度创新背景
制度创新是国家新区核心、持久和独的发展动力,是区域内各种资源高效率流动的组织方式,是国家新区开展建设的重要“工具”。发展路径管理背景下的“制度创新”是指新区设立后如何根据区域差异制定符合发展的政策法规、管理办法、治理机制,如何协调资源的流动和配置。学者关注制度创新对国家新区发展的影响,特别是在以区域差异为基础的“制度设计”对国家新区的经济影响。虽然区域差异能够反映出新区发展过程中经济实力的客观差异和区别,但是难以描述出采用哪些制度和管理举措对其产生重要的影响。此外,制度创新的吸引力具有方向性,包括正向吸引力和负向吸引力,而区域差异并不体现出来。考虑到制度创新吸引力表现在产业规模、新区对外形象、区域价值等维度,因此,国家新区在制度创新方面的具体措施也能够体现在以上维度当中。
区域差异使得国家新区发展过程中“路径管理和制度创新”变得尤为重要,但是当前已有研究主要针对现状描述,而在区域差异基础上,开展国家新区的发展路径转型和制度创新缺少理解。如虽然已有研究提出了多种发展管理模式,如“政府主导”“产业主导”等模式,但这些模式主要适用于“强弱联合”。相反,现实的情况是多种优势和劣势交织在一起,难以采取传统的方式对新形势下的国家新区进行管理。特别是区域比较邻近的新区如何寻求新的突破,更需要对其中的发展路径和制度进行管理。本研究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归纳出区域差异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探析南京江北新区发展路径转型和制度创新的实现机制,进而丰富和扩展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和国家新区管理研究。
1.3案例研究设计
1.3.1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和扎根理论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探索南京江北新区发展路径转型与制度创新问题。本研究按照“根据案例研究构建理论”的研究规范,探析南京江北新区发展过程中“如何”发展路径转型和制度创新。与解释性案例研究方法和描述性案例研究方法相比,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的研究目标在于形成新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为南京江北新区提供方法指引。扎根理论方法作为质性研究方法的代表,能够从大量原始的资料中自下而上归纳出理论和规律,而当前成果对于南京江北新区发展路径转型和制度创新缺乏有效解释,需要通过该方法进行理论模型的建构。此外,结合多案例的分析,有利于为南京江北新区带来经验借鉴,在发展过程中不但尊重客观规律,而且从有利于个体发展的角度出发,在构建新理论的基础上解决发展路径转型和制度创新的难题。
1.3.2案例选择
根据研究问题,本研究选择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三个案例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基于以下原因:第一,能够满足理论构建的需要,对研究问题能够有效回答。三个案例新区在发展路径、制度创新过程中具有代表性,有利于揭示国家新区如何开展转型和创新。第二,多样性和代表性原则,即所选案例在国家新区的设立时间、发展模式、区位条件等方面呈现出多样性特点,有利于提升研究结论的普适性。这三个国家新区是依次获得批准的前三名,建设时间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利于为后续国家新区建设提供宝贵的实践。第三,资料可获得性原则,由于三个国家新区广受媒体的关注,能够从公开渠道获得大量资料,保证研究的可行性和研究结论的稳健性。具体的案例描述见表1-1。
1.3.3数据来源
根据样本案例,本研究主要从新区的内部档案和外部资料两个方面获得。
1.新区内部档案
内部档案主要包括新区介绍、年度总结报告、内部访谈等。本研究主要通过政府官方网站收集内部档案,特别是按照时间序列对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此外,为了能够对案例的国家新区深入分析,通过朋友联系,采用访谈的方式获得一手资料,本研究还收集相关责任人员的讲话、访谈视频以及相关的书籍。
2.新区外部资料
外部资料来自网络,主要包括国内外新闻媒体的报道和学术期刊。本研究重点关注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特别关注发展路径转型的内容。数据来源见表1-2。
1.3.4数据分析
1.开放性编码
开放性编码包括两个步骤,首先需要对原始资料进行概念化,即对原始资料逐字逐句分析,同时保持对数据的敏感性,对与主题相关的语句进行标记,形成编码条目,形成概念化。如对于国家新区自然地理情况的表述,可以界定为区位面积概念。其次是对概念进行范畴化,即进一步将概念归纳和提炼,形成副范畴的结果。如“区位面积”“人口总量”“发展历史”“生态环境”四个概念反映客观条件,本研究进一步将这些概念归纳为副范畴“个性特征”。经过以上步骤的处理,得到58个概念和15个副范畴,具体处理结果见表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