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不宽恕的权利
0.00     定价 ¥ 52.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42681645
  • 作      者:
    [韩]金泰京
  • 出 版 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23-09-01
收藏
作者简介

[韩]金泰京(김태경)

临床心理学家、犯罪心理学家,韩国西原大学咨询心理学系教授。韩国受害者心理援助组织“微笑中心”总负责人,韩国最高法院心理委员、检察厅科学调查咨询委员。应韩国刑事司法机构的委托,提供犯罪者和受害者的心理分析,以及有关案情陈述可靠性的建议。

 


展开
精彩书摘

前言

“鬼!在那边!”

孩子指着角落,在我耳边小声地说着,眼睛里闪烁着惊恐。内心的恐惧与不安以鬼怪的形象被呈现在这个4岁孩子的脑海里。我和孩子制定了一套周密的“捉鬼”方案,击退了可怕的“鬼怪”。之后,每当险情逼近,“鬼怪”再次出现时,我们总能联手打败它,有惊无险。几个月后,孩子的虚幻场景里陆续多出了警察、消防员、军人等强悍的捍卫者角色,这些捍卫者将我们从各种险境中成功解救出来。又过了一段时间,孩子以拯救者的角色出现在“捉鬼”的场景中。几周后,孩子的焦虑和恐惧症状明显好转,我们的游戏治疗完美结束。

这个孩子是我的第一个来访者。那时我刚正式上岗,在一家受害者心理援助机构工作。经过游戏治疗逐渐恢复后,孩子起初还与我有断断续续的联系,后来就杳无音信了。但我深信,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长大后的他已经是个有担当、有格局的男子汉,尽全力努力散发着自己的光芒。因为我曾目睹这个弱不禁风的小孩是如何用自己的方式克服犯罪带来的心理阴影,一步一步走出去并站起来的人。们对创伤事件的记忆是刻骨铭心的。因为曾经经历过强烈的生命威胁,所以我们的大脑会牢牢记住当时的感觉。虽然无法删除,但我们依然能对这部分记忆加以管理,以避免其影响我们当下的正常生活。如果顺利,我们甚至能将创伤事件与当下的生活结合在一起,从而令我们的心智更加成熟、强健。一个人在经历着创伤事件的同时,意味着他正在本能地踏上恢复的旅程。创伤事件留下的后遗症,是受害者试图对创伤事件进行深入理解所做的挣扎,也是受害者开始踏上恢复旅程的证明,只是恢复的方式和速度会因人而异。

犯罪和人为伤害带来的心理创伤,远比自然灾难或交通事故带来的心理创伤更具杀伤力。前者意味着受害者的信任体系彻底被摧毁,很难再建立起安全感。不仅如此,在事发后的办案过程中,受害者还会以证人的身份被相关人员反复询问,经历各种不适,其待遇与有律师庇护且有种种权益保障的罪犯形成鲜明对比。

除此之外,形形色色的人会出于各种动机,以各种方式要求受害者重复回忆整个受害过程。受害者一旦保持沉默,就会被人们质疑是不是有所隐瞒;一旦说错话,就会被人们当作把柄以质疑其陈述内容的真实性。还有些人,他们会打着安慰和支持的幌子对受害者施压,让受害者宽容以待,美其名曰可恨的是罪行本身而非犯罪的人。这些行为和说辞不仅令受害者本该拥有的不宽恕的权利被恶意侵犯,也阻碍了受害者踏上恢复旅程。

  尽管如此,有一点可以确信的是,受害者会以自己的方式和速度踏上恢复旅程。在多年的受害者援助工作中, 我不但切身感受到罪犯留给受害者的触目惊心的创伤,也目睹了受害者为摆脱心理阴影所做出的不懈努力。从中我感受到人类的自愈能力无比强大,而这种强大的自愈能力很大程度上源于边界感、克制的关注以及正确的支持。这里有两个关键:一是“合理性”,二是“正确性”。不当的关注和不必要的支持都有可能成为画蛇添足的危险因子,阻碍受害者顺利摆脱心理阴影。

这也是促使我决定写这本书的原因。这本书旨在帮助犯罪受害者身边的人更加深入地理解受害者在案发后所经历的身心痛苦,进而指出我们应如何帮助受害者早日摆脱阴影。为此,结合多年工作经验,我在书中列举了这些年我目睹的具有特殊性的犯罪事件、折磨受害者身心的误解和偏见、案件调查和审理过程中受害者要承受的种种负担、罪犯给受害者及其身边人乃至整个社会所带来的伤痛,以及我们应如何帮助受害者尽快摆脱阴影,恢复正常生活。 最后,我还列举了受害者中的特殊群体——儿童受害者的特征,以及我们在帮助这一特殊群体时要注意哪些细节。

以前,我既不赞成人性本善也不接受人性本恶之说。我觉得人出生时就是一张白纸,后天受到怎样的教育决定了他成为什么样的人。但随着受害者援助工作经历的增加,当目睹受害者的身边人对他们细致入微的呵护时,我深深地被打动了。我清醒地意识到,人们内心深处存有极大的善意,充满了温度,更充满了力量。我开始相信人的善意,包括此刻正在阅读这本书的每一位读者。是大地一般温热的心,促使你们乐于安静地聆听受害者的呻吟与泣诉。向每一颗向善的心致敬!

我决定写这样一本书,经历了几个月的内心挣扎。我很怕我的某些文字会在无意中冒犯了受害者,激化了人们对受害者的误解和偏见;我也很怕因此而令受害者的伤痛加剧,这是我最畏惧和担忧的。在写这本书的过程中,为了让读者加深理解而不得不引用一些案例时,我也会倍加小心,改了又改,生怕伤害到受害者。为保护受害者的隐私,我对一些案例进行了改写和拼合,并且尽量以已经在媒体曝光过的案例作为素材(尤其是在一些访谈节目拍摄前期的咨询过程中已征得受害者同意的案例)。但我想再次郑重声明,书中所写的案例虽然不是某个具体受害者的个案,但由于这些案例具有普遍性,因此难免会让一些人对号入座。顾虑重重不应该成为妨碍人们做出正确选择的因素,必须有人为受害者构筑起保护框架,因此我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之一。我的初衷只有一个——希望这本书能抛砖引玉,被善良的眼睛发现,让这个世界多一个友善而智慧的“身边人”,在受害者绝望的天空里点亮一盏小小的橘灯。

这本书受到了太多人的援助和支持。我要感谢我的爱人,以及又石大学经营学院在读生金铉美老师。他们不仅认真审读了我的初稿,直言不讳地指出书中存在的不足,还提出了宝贵意见。我还要感谢 Whalebooks 的金孝丹(音译)编辑给予我的始终如一的鼓励和专业建议。此外,首尔东部微笑中心的同事们给了我无私的鼓励和支持。在此,我对他们致以最衷心的感谢。

这一刻,依然有受害者抱着内心的伤痛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不屈服于命运带来的阴影,勇敢面对每一天,为夺回人生的主宰权孤军奋战着。谨以此书,献给永不言弃的受害者。

2022年2月 暮冬 金泰京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犯罪阴影下被遗忘的人

假如今天失去了最爱的那个人

抢劫和暴力伤害带来的恐惧

性侵,刻在灵魂深处的烙印

纵火,挥之不去的阴影与恐惧

小结

 

第二章  总以为别人的痛我都懂

惩恶扬善的枷锁

碎玻璃杯论

受害者应有的样子

真凶的帮凶

我能逃过一劫吗

自以为都懂

协商,资本主义社会的面孔

哑口无言的人们

以牙还牙

小结

 

第三章  小小的尊重与关怀 大大的力量与改变

小小关怀,让调查过程不那么煎熬

审判中感知公平的力量

审判结束,一切才刚刚开始

小结

 

第四章  宽恕不能结束一切

成为受害者,意味着什么

失去安全感,不安的邻居

共情的代价,对办案人员的冲击

社会品质与犯罪

小结

 

第五章  还值得活下去的信念

生活的主人翁意识

促进恢复的因素

阻碍恢复的因素

如果你刚好是唯一的照顾者

小结

 

第六章  理解伤痕累累的孩子 

在等待不能来的人中成长

不要惩罚我妈妈

与儿童性暴力的距离

名为学校的牢笼

不会跟着坏人走的错觉

小结

 

注释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