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第1章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气候变化问题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也是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2015年 12月巴黎气候变化大会通过了《巴黎协定》。《巴黎协定》对 2020年以后的全球气候变化治理做出了新的制度安排,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协定,对国际气候变化谈判走势和新全球气候治理模式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引导作用。中美两国不仅是《巴黎协定》的签署国,也是《巴黎协定》形成的积极推动国。 2017年 6月 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将退出《巴黎协定》,对美国的这一决定全球反应强烈。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对未来全球气候治理走势会有什么影响?作为《巴黎协定》签署国和推动国的我国应该如何应对?这些问题亟须给予科学解答。
本书旨在系统结合对国内外最新形势的综合研判,提出中国应对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决定的综合对策。首先,通过识别美国退出《巴黎协定》的动因,系统评估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后的风险与政策博弈、全球气候治理的演化、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全球及中国温控目标实现需要付出的经济代价和产业结构变化,以及对全球及中国能源结构和低碳技术发展与气候投融资的影响。其次,采用集成分析理论,从机制和模型两个方面,耦合各子课题成果,集成构建全球气候治理综合决策分析平台。最后,通过情景分析,模拟不同情景下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对全球尤其是中国的冲击和影响,提出中国应对美国退出《巴黎协定》的综合策略,以为中国未来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的制定提供有效支撑。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本书从美国退出《巴黎协定》的动机和影响等六个方面结合国际国内的最新形势进行综合分析研判,最终提出中国应对美国退出《巴黎协定》的综合对策。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美国特朗普政府决定退出《巴黎协定》的主要动因分析与识别
美国特朗普政府宣布退出《巴黎协定》有其历史和现实原因。本书需要从政党政治、民意基础、国际地缘政治经济关系、产业发展等角度研究特朗普政府宣布退出《巴黎协定》的原因,分析和评估美国在气候问题上的公众可接受性和政府公信力,同时分析特朗普政府退出《巴黎协定》的直接经济原因。
2. 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决定的潜在风险与政策博弈分析
由于美国政治和全球政治的复杂性及退出《巴黎协定》的程序问题,美国退出还有一定障碍,该部分研究内容包括:①跟踪美国、世界主要国家及地区对气候变化应对的舆论动态,对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事件进行实时跟踪和前瞻性的研判;②分析美国各州对退出《巴黎协定》的反应和可能的州政策选择;③研究美国这种退出战略可能引起的相应的国际博弈问题,分析美国退出《巴黎协定》的最终可能性及可能采取的退出策略;④研究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后合作减排条款的修订及给气候领域带来的风险,以及我国防范风险的基本原则、措施,分析我国在这个问题上和未来新的气候谈判中的话语权及其代价。
3. 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对全球气候治理进程、结构和制度的影响评估
当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是一个全球地缘政治经济问题。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将对各国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积极性、立场等产生影响。因此,该部分研究内容包括:①评估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将对全球气候谈判和各国的宏观经济与产业规模的影响; ②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后世界主要国家与地区减排立场和态度的变化分析;③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后全球气候变化的地缘政治经济结构演变趋势;④从全球气候治理角度,分析全球在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后应采取的应对策略;⑤中国在新形势下应该采取的地缘政治—气候合作战略。
4.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和实现温升控制目标的影响
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不仅直接影响到全球碳排放和温升控制,同时也影响到世界各国未来的经济增长。该部分研究内容包括:①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后,美国碳排放与全球碳排放趋势预测、全球升温趋势预测及对于温升控制目标实现的潜在影响分析;②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对本国及世界其他国家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发展的影响分析;③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后,世界其他国家坚持 NDC承诺条件下的世界经济和气候变化趋势。
5. 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对世界能源市场、能源结构和技术进步的影响
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后逃避了本应承担的减排责任,故在能源品种选择、清洁能源开发、低碳技术研发与推广等各方面的政策行为将发生变化,并通过国际市场影响到全球能源市场和低碳技术市场。该部分研究内容包括:①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后能源使用量、能源消费结构可能发生的变化,以及对世界能源市场的影响;②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对美国未来清洁能源开发和世界低碳技术进步的影响;③在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中国坚持 NDC承诺条件下的中国新能源开发与使用趋势分析。
6. 中国应对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决定的对策
中国和美国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的两个主要国家,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后,我国必将承担更大压力。该部分研究内容包括:①新的 NDC形势下全球产业结构的变化及可能引起的中国产业适应问题;②如何从气候伦理学观点寻求全球合作治理的伦理出发点,讨论和反驳美国政府关于“纠正气候正义”的观点;③估计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后全球气候治理的融资困难、不良后果和对中国的压力,以及中国需要采取的环境伦理旗帜和南南合作资金策略;④分析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形势下全球地缘政治经济结构演化趋势,评估其对“一带一路”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长远影响与可能带给中国的战略机遇,以及中国应对这一变化的总体策略。
1.3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首先本书项目的子课题一、子课题二和子课题三分别从美国退出《巴黎协定》的动因、美国退出《巴黎协定》潜在风险与政策博弈、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对全球治理体系的影响等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子课题一研究出的美国应对气候变化立场的变化、子课题二研究出的国际法可能的修订会传递影响、子课题三的全球气候治理模式的演化研究的研究结果将作为输入,支撑子课题四和子课题五对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后的全球排放情景的研究与判断;子课题四的主要国家的宏观经济水平、产业经济规模和产业结构影响将作为子课题五的输入,而子课题四的投融资需求和排放的影响分析会作为子课题二博弈分析的依据;子课题五在子课题四基础上设定各国能源消费情景,研究各国的能源消费和低碳投资,研究的能源政策的演化结果可作为子课题一动因分析的验证;子课题五所建立的美国能源发展情景、低碳技术发展情景与子课题四模拟的美国碳排放和全球碳预算密切相关,将相互支持和呼应(图 1.1)。因此,子课题一至子课题五从气候伦理、地缘政治、法律、经济、产业、融资、能源、技术等方面为总课题提供支撑,总课题将从各方面对各子课题的研究内容进行集成,构建量化模型群,形成综合决策分析平台,进行综合模拟分析,进而提出在各种情景下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后中国的对策,包含产业适应策略、能源及技术发展策略、经济发展策略、南南合作资金策略、“一带一路”建设发展策略等。
图 1.1 研究课题技术路线图
MACs即 marginal abatement cost,边际减排成本;EASD模型即 equitable access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odel,公平获取可持续发展模型; AIM-enduse US即 Asian integrated modelling-enduse US,亚洲综合评价模型(美国);IPAC-global即 integrated policy assessment China -global 中国综合政策评估模型(全球);IPAC即 integrated policy assessment China,中国综合政策评估模型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