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从文化离散视角论中国当代通俗文学的译介
0.00     定价 ¥ 32.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307235793
  • 作      者:
    汪世蓉
  • 出 版 社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2-01
收藏
作者简介
汪世蓉,毕业于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现为中南财大外院副教授。作者研究方向为文化翻译、语言对比与翻译。主持相关重量人文社科项目2项,省级及校级科研项目多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
展开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和价值
1.2.1 研究的理论价值
1.2.2 研究的应用价值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与趋势
1.3.1 对离散的概念阐释及其研究现状述评
1.3.2 离散译者的身份博弈与认同研究现状述评
1.3.3 中国当代通俗文学译介研究历史及动态述评
1.4 研究目标和内容
1.4.1 研究的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创新之处
1.7 研究思路及框架
2 文化离散视角下的文学译介研究
2.1 文化离散相关概念的厘清
2.2 离散译者的文学译介
2.2.1 早期离散译者的身份之惑及其协商
2.2.2 新时代离散译者的身份协商与文化态度
2.2.3 离散译者作为“跨文化协调人”的优势
2.3 小结
3 中国当代通俗文学的译介价值
3.1 通俗文学作品在英语世界的市场前景
3.1.1 通俗文学在英语世界的活跃存在
3.1.2 通俗文学作品拥有清晰稳定的目标受众
3.2 通俗文学作品的民族特色及世界情怀
3.3 通俗文学作品译介的译者选择
3.4 拓宽文学译介的理念及渠道
3.5 小结
4 中国当代通俗文学译介的策略及效果
4.1 网络文学的译介
4.1.1 网络文学在数字时代的译介价值
4.1.2 民间力量加入网络文学译介
4.1.3 网络文学译介面临的问题
4.1.4 离散译者的责任和选择
4.2 武侠文学的译介
4.2.1 武侠文学的译介内容与叙事方式
4.2.2 武侠文学译者的翻译策略选择
4.2.3 武侠文学译介的市场化运作
4.3 科幻文学的译介
4.3.1 《三体Ⅱ》《三体Ⅲ》两译者英译策略对比分析
4.3.2 《三体Ⅱ》《三体Ⅲ》两译者文化身份对比分析
4.4 小结
5 中国当代通俗文学的市场化传播路径
5.1 麦家作品的译介
5.1.1 故事引路:通俗文学走向世界
5.1.2 汉学家的译介特点
5.1.3 通俗文学的转化与新生
5.2 刘震云作品的译介
5.2.1 从文化离散视角看刘震云小说的文学魅力
5.2.2 离散译者与汉学家的译介风格对比分析
5.2.3 离散译者的译介特点
5.3 对文学走出去的启示
5.3.1 译介作品的选择
5.3.2 译者群体的选择
5.3.3 基于媒介融合的市场化传播路径
5.4 小结
6 离散译者的多重文化体验对其文学译介的影响
6.1 余光中的“中国情节”
6.1.1 余光中的离散经历与文化身份认同
6.1.2 离散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
6.1.3 余光中译作中的“中国情节”
6.2 林语堂的“融会贯通”
6.2.1 林语堂的海外视角与家国情怀
6.2.2 林语堂译作中的“融会贯通”
6.3 小结
7 离散译者对中国文化的传播
7.1 跨文化旅行中的中国想象
7.2 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学翻译
7.3 世界想象中的中国文化生产
7.4 离散族群的身份困惑与认同
7.5 小结
8 结语
8.1 研究的主要发现及启示
8.2 研究的不足及后续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