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性——从大家、名家的成功案例中获得教育子女的建议和经验
实用性——资深基层教育工作者分享经验与心得
生动性——图文并茂,散文、书信、访谈,多种形式探讨父教
导言
上篇:过庭之训——家风家训中探寻教子良方
如何培养出“满门俊秀”——“文化巨人”梁启超的教子之道
极宽松教育的背后——思想家梁漱溟接受的“超前”父教
“汝当好好读书”——钱承沛对神童儿子钱穆的教导
那份传承着的勇气与光荣——文学家沈从文从父亲那儿得到的
先君子传授之道——“一代通儒”张舜徽接受的父教
在家念书的独特经历——饶宗颐接受的过庭之训
哲人的教育与引导——汤用彤对汤一介的教导
“读书有子不嫌贫”——教育家张伯苓、张彭春接受的父教
德行为先,志圆行方——马和琼对马士弘、马识途的训导
严苛的训练 开明的态度——“报学两界富豪”成舍我的教子之道
让每一个女儿都拥有美好的翅膀——张武龄对“合肥四姐妹”的养育熏陶
如何让孩子“学贯中西”?——两位父亲对辜鸿铭的特殊教育
要稳重勤俭,还是豪放风流——两位父亲对吴宓的“矛盾”影响
宽松好,还是严厉好——两位父亲对钱锺书的不同态度
独特而严厉的父教——傅雷为两个儿子所做的选择与培养
中篇:师友答问——关于父教的N封书信
韩德民:父亲对我的影响,是他传承的家风
史袖德:孩子应在父母“权柄”的引导下,自由快乐成长
孙转科:我和我的妞子
马大成:“我希望儿子有担当,有国家观念”
夏冬波:回忆先君子二三事
张久利:“学习是让你变得强大的唯一途径”
李安:“独立思维很重要”
刘其武:“所有的教育,都始于父母之教”
吕文浩:“侧面启发孩子的自觉心是最重要的”
任永安:“守本分而安岁月,凭天性以度春秋”
邓占云:“父母是孩子一生的首席教师”
倪天勇:“家庭就是好习惯好性情的温床”
李民德:“想起父亲,会增添不少力量”
田敏:一路高歌,一路欢笑
李向晨:顺其自然
晋建英:“陪伴他,一起成长”
王俊智:关于男孩教育的两点认识
欧雪冰:“只有追求真理,才能让人生真正幸福”
梁波:“好习惯,成就好人生”
祝安顺:“关键时刻,父爱不可缺”
詹文杰:我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普通人
孟德静:“我们自己的目标达到了就好,把自己保护好”
滕忠彬:“听从内心,坐得住”
王鹏飞:“只要坚持求真路,终会达到我们的目标”
张建安:我的自问自答
下篇:树人访谈——与父教相关的38个话题
1. “父亲没怎么上过学,是个特别用心的手艺人。”
2.“父亲总是支持我,包括不切实际的梦想”
3.呼唤一下父爱
4.做好三个孩子的父母
5.“我俩的吻合度得在90%”
6.“对于孩子,我最在意什么呢?”
7.因为孩子退学,我们办了现在这个学校
8.最基层的老师也要慎用手里的资源和权力
9.遵从内心,给孩子一个最好的教育环境
10.由“孩子被同学打”引发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