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社会企业的发展逻辑(社会学文库;“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0.00     定价 ¥ 7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300317076
  • 作      者:
    时立荣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6-01
收藏
作者简介
时立荣,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北京科技大学社会学系创系主任,现任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学系系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主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民族地区社会企业与社会治理现代化问题研究”负责人。长期从事社会企业理论研究,2003年发表的《非营利组织运行机制的转变与社会性企业的责任》 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后最早具有影响力的社会企业研究成果,被誉为国内社会企业理论研究的先行者。
展开
精彩书摘
承认经济与社会之间的嵌入性关系是理解社会企业理论基础的前提。“经济嵌入社会”理论对社会企业何以存在做出了合理解释。除此之外,社会理论对社会企业的指导包括价值基础、组织结构基础、组织功能理论和体制机制理论。道德经济理论关涉社会企业价值取向,发展理论为应用价值取向,社会福利理论关涉社会政策转型、福利供给体制及其社会企业创新,社会整合理论关涉社会企业的治理功能,组织协同理论关涉社会企业的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社会资本理论关涉社会企业的资源支撑。
第一节 道德经济理论
道德经济理论是关涉社会企业价值取向的理论。道德经济是指实现商业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统一的社会经济。它强调道德和经济合一论,反对道德和经济天然对立论,坚持义利并举的社会发展观,认为道德和经济是可以和谐一致的。在人类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面对不断涌现的社会问题,道德价值观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经济伦理学研究认为,道德经济建立在经济主体是 “经济人”与“道德人”的统一体的理论假设之上,认为任何经济的发展都要与一定的道德伦理相结合,经济必须内含道德。英国历史学家爱德华•汤普森在研究英国民众关于粮食的连续不断的抗议行为,并发现道德与经济生活相互作用的现象时提出道德经济学概念,进一步将道德和日常经济行为结合在一起。“早在1971年,爱德华•汤普森便在英国的《过去与现在》杂志上发表了题为 《18世纪英国民众的道德经济学》一文,在分析18世纪粮食骚动时提出了‘道德经济学’概念”,“英国地方当局与民众在经济社会关系深层存在着一种共同维系社会秩序的灵活态度”。18世纪的英国社会深层存在道德自我调节经济和社会关系的现象。汤普森以道德经济学对话亚当•斯密的主张市场自由秩序的政治经济学,从社会史的经验视角质疑经济学自由市场假设的局限。同情、习俗、互惠、合作等传统道德是一切社会运行的基础,商品经济市场也毫不例外。维维安娜•泽利泽通过对文化、经济与社会的交互研究,更加深刻地指出文化道德观念是嵌入经济行为的过程中的,新经济需要道德基础,道德及道德观念变化对经济行为的正常化和制度化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道德而不仅仅是利润,是经济决策的基础。
道德经济这一概念被广泛应用于社会转型的理论解释之中。道德经济在理论上是反对资本主义经济学的单一 “经济人”假设的,因为单一“经济人”假设造成的“经济决定论”抛弃了人还是“道德人”和“社会人”的本性,割裂了经济与社会之间的正常联系。道德经济重点研究道德能否将企业、消费者、投资者、员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目标转移到超越利润的社会目标上,并使这种转变成为新型“社会契约”的基础,从而实现商业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统一的道德经济。
道德经济理论认为,从资本的角度看,商品经济社会存在多种资本,道德资本、金融资本、物质资本、社会资本、智力资本等不同资本类型共同形成多元价值体系。在这一多元价值体系中,道德资本与其他资本一样是独特的生产资源。在现实社会中,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伦理道德的要求,由贫富差距过大和社会严重不平等引发的冲突表明,实现文明与发展必须解决效率与公平、经济与社会协调问题。效率分为生产效率、资源配置效率和道德效率三种类型,相应地,效率的调节也应该分为三种力量,即市场调节、政府调节和道德调节。以良知为核心的知识三元论为经济管理的三种调节方式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分析框架。该理论认为,无论处于何种文化群体的人都面临来自自然、社会和自身三个领域的挑战,因此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同时,人类的观念与文化体系也分为三个范畴,既有作为理性知识基本前提的信仰假定范畴,也有反映感性知识的行为意向范畴,同时还有活性的价值导向范畴。人类的行为受到现实、自由及理性三种力量的驱使,因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而生发迷茫。价值观应当是开放、包容和多元的,但主导的价值导向应当是清晰和明确的。所以,道德调节是对效率和公平关系的保护力量。
社会发展的核心主题是公正与发展,在经济治理方面,应当综合运用道德、政府和市场这三种力量。共享理念和共同富裕观更加强调多种价值观的整合关系,忽视任何一种力量,经济发展都会遇到重大问题。道德经济可以在以下方向上有所作为:第一,道德经济扩展了价值序列,有助于新市场的开发和扩张,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的引擎。第二,道德资本是道德经济的核心资产,它的投入同物质资产的投入一样是合乎理性的。第三,道德投资提供了一个保持稳定的新途径,使得长期投资变得很重要,有效避免了短期投机等道德伦理陷阱,有效利用了公共资源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第四,道德经济将重新定义民主制度。第五,道德经济将集体性和公共性重新纳入商品经济市场中。
总之,道德经济理论在观念上倡导经济和社会目标一体化,追求经济和社会协调公正地发展,这无疑会在实践上促使非营利组织与企业不再对立,而是通过合作行动获得更加有力的支撑。可见,无论是从非营利组织演化而来还是从商业企业演化而来,社会企业的发展都是道德经济的现实表现,它推翻了把经济和道德作为天然对立体的假设,促进了经济部门、社会部门和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社会企业家是道德经济的产物,道德经济是培育社会企业家精神的土壤。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社会企业研究进展
第一节 社会企业概念的出现和推进
第二节 国内研究综述
第二章 各国法律法规政策中的社会企业
第一节 各个国家法律法规政策中的社会企业
第二节 社会企业法律形式规定的多样性
第三章 社会企业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道德经济理论
第二节 新发展观和福利社会学理论
第三节 社会整合理论
第四节 组织协同理论
第五节 社会资本理论
第四章 光谱视域下的社会企业
第一节 社会企业光谱理论
第二节 社会企业的概念和特征
第三节 社会企业的边界
第五章 社会企业的组织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 社会企业的使命
第二节 社会企业的组织结构
第三节 社会企业的功能
第六章 社会诉求介入企业经济行为
第一节 企业的发展与社会因素的介入过程
第二节 企业社会责任转变与社会诉求的作用
第三节 社会因素的脱嵌与回归发展趋势
第七章 经济与社会的嵌入性关系
第一节 生产要素中的嵌入性关系
第二节 关系性嵌入:经济行动者嵌入所处的社会关系网络
第三节 经济行为的文化嵌入
第四节 嵌入理论与经济和社会双重性
第八章 社会企业生产要素的社会性变革
第一节 社会企业生产要素论
第二节 生产要素的社会性变革
第三节 生产要素社会性变革与社会企业类型
第九章 社会问题与社会企业
第一节 社会问题的特点和分类
第二节 民生问题
第三节 民生社会问题与社会企业
第十章 多种经济关系、社会保护与社会企业
第一节 社会发展和多种经济关系并存
第二节 多种社会保护机制
第十一章 社会企业与社会治理创新
第一节 社会治理多元化与社会企业
第二节 组织制度优势向社会治理效能转化
第三节 社会企业的反贫困治理空间

致 谢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