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精神分析遇见中国文化,开启精神分析本土化的创新,整合现象学与精神分析视角,贴合中国社会的实际生活,烫贴中国人的内心世界,让你拥抱真正属于自己的力量。
2.以温和的好奇拥抱人生,修通内在的心理困扰,不疾不徐,从更高更宽广的维度读懂身体和心灵。
3.双色精美印刷,活泼原创插画,为你“划重点”,轻松阅读。
4.著名心理学家吴和鸣先生推荐序,一门助人助己的心理学必修课。
当人能够生活在传统里,并且在传统里达到和谐,他就是一个健康的人。但是如果一个人不能容于他的传统,或者是他本人被夹在很多个相互冲突的传统之中,他可能就会有一些神经症性的症状。我们的来访者要么是被传统所抛弃的人,要么是否认传统的人,要么是夹在不同传统中不能自拔的人。
比方说,对于女性的一个传统的认可是什么呢?四个字“贤妻良母”。在现代社会里一个女性是不是仅仅满足于做贤妻良母就足够了呢?现代社会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西方的影响,中国传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和挑战,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断裂,随之而来的是西方的传统。对女性而言,她就同时受着两个传统的束缚或者指望,两个传统对一个理想女性的预设都会作用于这个女性的内心世界,使她产生冲突。当她工作的时候,她会想:噢,我对不起我孩子,我没有做一个全职母亲。当她做全职母亲的时候,她又觉得:噢,我对不起我自己,对不起曾经对我寄予厚望的老师,我现在只是在家里洗洗涮涮。这两个传统作用于她内心就产生了一种扭力。
我们现代人或多或少都会经历这样的一种扭力,只要它在一定的范围内,它就只是一种内心冲突,不会变成一种症状。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发展出一些非常奇怪的神经症性的症状。比方说某人在开车去公司的路上,突然就会失去方向感,顿时产生了一种驾驶恐怖症,他没有办法开车了。他没有办法开车怎么办?没有办法开车他就会获益,他就可以留在家里,留在家里就可以避免意识上的冲突,那就是:我不是不想去公司上班,而是由于我有了驾驶恐怖症,它阻碍我去上班。所以这个症状就会以这样妥协的方式出现。
第一讲 传统与自在——从现象、文化、解释中理解精神分析
第二讲 时间与空间——一切都发生在时间和空间里
第三讲 语言与身体——语言与身体必定是相互缠结的
第四讲 主体与客体——我们最舍不得的恰恰是承担痛苦的主体感
第五讲 因果与因缘——人生没有对照组,无法简单归因
第六讲 情结与情节——绕不开的俄狄浦斯情结
第七讲 编制与编织——从传统里获得编制
第八讲 事故与故事——故事就是一连串的事故
课后加餐:对家庭的动力性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