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基础理论
1.1 导论
1.2 灾害经济学理论
1.3 可持续发展理论
1.4 系统理论
1.5 生态恢复理论与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
1.6 构造地质学理论与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
2 汶川地震引发对土地利用规划的反思
2.1 地震灾害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
2.2 汶川地震灾害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
2.3 汶川地震引发对土地利用规划的反思
3 国内外灾后重建的经验教训与启示
3.1 国内外灾后重建的经验教训
3.2 国内外灾后重建的启示
4 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特点、层次体系与基本内容
4.1 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的特点
4.2 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的层次体系
4.3 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内容
5 土地利用安全性评价与建设用地选址和布局
5.1 土地利用安全性评价
5.2 建设用地选址和布局
6 土地整理与生态恢复
6.1 土地整理的特征与科学内涵
6.2 土地整理的目标定位
6.3 土地整理模式与生态恢复
7 管理机制与规划实施保障对策措施
7.1 提高工程建设安全标准
7.2 加强建筑质量安全监管
7.3 切实可行、有效的规划实施保障对策措施
8 研究结论与讨论
8.1 研究结论
8.2 讨论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