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监察法适用研究
0.00     定价 ¥ 7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1579985
  • 出 版 社 :
    厦门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4-01
收藏
作者简介
  李运才,四川达州人,贵州师范大学廉政文化理论研究中心主任、纪委案件审理室主任,教授,法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展开
精彩书摘
  《监察法适用研究》:
  二、监察对象的界定
  按以上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界定,再根据《监察法》第15条对监察对象的总体框架设定,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监察对象应当包括:一是公务员和参公管理人员;二是法律、法规授权或者受国家机关依法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中的从事公务的人员;三是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四是公办的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单位从事管理的人员;五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六是其他依法履行公职的人员。即我国公职人员的范围包括各级党的机关(包括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等)、人大机关、政府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政协机关、民主党派机关、工商联机关的公务员(广义的公务员,包括政府官员、监察官、法官和检察官等),以及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即参公人员,包括工会、共青团和国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经授权或委托从事公务的人员(如履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如国有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和财会人员等),公办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单位从事管理的人员(如公立学校校长、研究所所长、文化馆馆长、医院院长、体育官员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人员(如居民委员会主任、村民委员会主任和村支书等),其他依法履行公职的人员(如国家机关某专项工作聘请的专业技术人员,包括律师、审计师、鉴定人员等)。下面是具体对各类监察对象进行分析:
  (一)公务员和参公管理人员
  《监察法》第15条第1项规定监察对象是公务员和参公管理人员,这是监察对象的关键与重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以下简称《公务员法》)的相关规定,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根据我国党政机关的基本情况而详细分析此类被监察对象,大体应当如下:(1)中国共产党机关公务员。包括中央与地方党委、纪律检查委员会的领导人员;中央与地方各级党委工作部门、办事机构和派出机构的工作人员;中央与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机关派出机构的工作人员;街道、乡、镇党委机关的工作人员。(2)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机关公务员。包括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领导人员;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副主席;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和办事机构的工作人员;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办事机构的工作人员。需要说明的是,按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规定,以上所称的“工作人员”需要作广义的理解,即不仅包括人大工作人员,也包括人大代表。人大机关工作人员因其本身属于公务员,自然在监察对象范围之内。但是人大代表有时具有多重身份,但无论具有何种身份,在其担任人大代表期间,对与代表职务相关的行为,监察机关可进行监察。当然,由于人大代表身份和职务具有特殊性,对其实施监察时,还应遵循严格的程序限制,(3)人民政府公务员。包括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人员;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和派出机构的工作人员;乡、镇人民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4)监察委员会公务员。包括各级监察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各级监察委员会内设机构和派出监察机构的工作人员;派出的监察专员等。(5)人民法院公务员。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法官、审判辅助人员;最高人民法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司法行政人员。(6)人民检察院公务员。包括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检察辅助人员;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行政人员等。(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委员会机关公务员。包括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委员会的领导人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委员会工作机构的工作人员。
  ……
展开
目录
监察对象:法律规定、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任建明
监察对象的界定研究/周兰曲涂龙科
浅析监察对象的界定/白林文
关于对国有企业、公办高校及乡镇管理人员监察的思考/梁建
监察留置措施的性质及使用规则/戴燕
留置措施适用问题研究/宋强陈羲
留置措施适用若干问题探索/王君祥林国强
从粗疏到精密:监察法回避制度的完善——以犯罪控制模式为视角/彭剑鸣
论监察对象与职务犯罪主体的“法法衔接”/李运才
监察法视野下职务违法与职务犯罪的界分——以监察程序的完善为重点/姚建龙尹娜娜
监察委员会、人民检察院对司法人员渎职侵权犯罪立案管辖权衔接问题刍议——基于正在进行中的刑事诉讼法修改立法背景/付文利
国家监察法实施视角下职务犯罪与违法界限研究/康军石小玉
由《监察法》立法目的看职务违法行为的含义及范围/邱陵
监察与司法衔接中的几个问题/杨正万
单位职务犯罪的《监察法》处遇张桢
新时代落实人民代表大会对监察机关监督的几点思考/皮坤乾杨秀琴
我国国家监察机关的宪法定位探析/范电勤
国家监察法溯及力研究/曹波
国家监察体制之原则体系探究/卫欢
进一步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对策/蒋来用
新时代基层领导干部权力监督体系的构建与实现/文丰安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