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按时间先后排序,共有六个部分,每个部分涵盖三个大的知识点:社会历史背景、文学特征及代表作家作品。众所周知,要在一本书中对每一个时期的每一个作家作品进行介绍和学习是不可能的,所以本书在具体内容编排及每一个时期作家、作品的遴选上,遵循了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每个部分首先按照时间顺序介绍这一时期所发生的历史大事,对当时文学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尽可能详细而又重点地进行介绍。
第二,每个部分所选的作家及作品均是业界公认相当优秀且具有文学、社会价值的。
第三,每个部分有1~2篇精选文本的赏析,每个文本都有较为详细的注释和介绍;在每个精选文本的后面设有2个思考题,这些思考题或与文本相关,或与中国文学进行对比赏析,它们都是开放性的,没有标准答案。老师们可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为今后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四,第一部分至第三部分编写比较容易。二战后的美国文学流派纷呈,作家众多,有些小说家不止于只写小说,有些诗人也不限于只写诗歌,因此在编写时把这些跨界作家罗列在他们成就最大的领域。
第五,本书的使用建议按照以下学时进行:第一、第二部分各4个学时,第三、第四部分各6个学时,第五、六部分各8个学时。这样编写主要基于高校每个学期授课18周,每周2个学时的教学量。当然,也可根据各个学校的开设周期进行教学,或长或短,自由灵活。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