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云阳旧县坪(1999~2006)
0.00     定价 ¥ 3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761422
  • 作      者:
    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9-01
收藏
内容介绍

云阳旧县坪遗址位于云阳县城西南15千米的双江镇,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发现有夯土城墙、城门、道路、建筑、衙署、排水沟渠等城市基础设施以及冶铸作坊、制陶区等生产遗迹,出土墨书木牍、印章、封泥等大量遗物,其中“汉巴郡朐忍令景云碑”*为有名。该遗址被确认为汉朐忍县故址。

展开
精彩书评
本书可供考古学、历史学研究者,以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和考古爱好者阅读、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历史沿革与地理环境
一、历史沿革
旧县坪遗址位于重庆市云阳县,云阳县地理位置优越,东连奉节,西接万县,南与湖北利川市毗邻,北与巫溪、开县接壤。依据《云阳县志》 a,云阳县境古为巴人活动区域,东周赧王元年(前314年),秦灭巴国置巴郡,《汉书?地理志》中所列巴郡辖县中即有“朐忍”,是为云阳地域建县之始。建县之前因“其地下湿,多朐忍虫”故称为“朐忍”县。
西汉初年,袭秦郡县制。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分全国为十三州,朐忍属益州巴郡。东汉献帝兴平二年(195年),益州牧刘璋分巴为二郡,朐忍属永宁郡。汉献帝建安六年(201年),刘璋改永宁郡为巴东郡。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改隶固陵郡。蜀汉章武元年(221年),改固陵郡为巴东郡。晋朝时朐忍隶属未变。南北朝时期,宋、齐、梁、西魏国,朐忍县名、隶属未变。北周武帝天和三年(568年),将朐忍县治从万户驿迁移至汤口(今云阳镇),改为云安县。
隋朝建立,开皇三年(583年)撤郡改州,云安县隶属于信州,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又废州设郡,云安县隶属于巴东郡。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复隶信州。武德二年(619年),改信州为夔州。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废夔州置云安郡,后废云安郡复夔州。唐德宗贞元元年(785年),在云安盐场设云安监,治所在今云阳县云安镇。
五代时期,史籍对云安县均少有记载,但从宋朝承袭唐制的情况看,云安县的县境及隶属夔州当无所变化。
宋朝,对州、县大加调整,改道为路。云安先后属西川路、峡西路、川陕路。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云安县升云安军,领云安县、云安监。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撤云安监,置安义县。熙宁八年( 1075年),撤安义县,并入云安县。宋末,废云安军,云安县直属夔州路。
元初设夔州路总管府,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年),复置云安军。至元二十年(1283年)云阳军改置云阳州。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设四川行中书省,云阳州隶属于夔路。
明初于县、州、府之上设“道”。洪武四年( 1371年)改“路”为“府”,云阳州隶属下川东道夔府。明太祖洪武六年(1373年)十二月,改州为县,始为“云阳县”,以地两山夹江,四时多云,而邑当山水之阳,故名云阳。洪武九年(1376年)废行中书省,夔府降为夔州,云阳县改隶重庆府。洪武十四年(1381年)夔州复升为府,云阳仍为其属县。
清朝,沿袭明制,云阳仍隶属于川东道夔州府。
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存道,云阳县直属于四川省川东道,民国二年(1913年)川东道改名为东川道。1917年起,先为国民革命军20军防地,后为国民革命军21军防地。1935年实行新县制,云阳隶属于四川省第九行政督察区万县专员公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2月16日成立云阳县人民政府,隶属于万县地区专员公署;1955年1月,更名为“云阳县人民委员会”;1955年5月,属万县专员公署;1969年10月,更称“云阳县革命委员会”,隶万县地区革命委员会;1981年4月恢复“云阳县人民政府”称谓,属万县地区行政公署;1992年12月,改属万县市,云阳县隶属于四川省万县市;1997年6月18日,重庆直辖市人民政府挂牌,云阳改由万州开发区代管;2000年7月14日,直属重庆直辖市管辖。
二、地理环境
云阳地处川东褶皱带由西南转向东北走向的转折部位,属喀斯特地貌,长江由西向东中分县境。地形近似以东南西北为顶点的菱形,南、北高,中部低,由南、北向中间倾斜。全县山大、坡陡,主要山脉包括云峰山、七曜山、方斗山、无量山和杉木尖山等,土地构成为“七山一水两分田”呈现出“一山二岭一槽”、“一山三岭两槽”或“一山一岭、岭谷交错”的明显岭谷特征。境内海拔*高1809米,*低139米,海拔高低悬殊1670米。云阳县水资源十分丰富,全县溪河纵横,河谷遍地,径流丰富,主要溪河流域除长江外,流经县境且流域面积 5000平方千米的有澎溪河,5000平方千米以下、1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汤溪、磨刀溪、长滩河; 1000平方千米以下、500平方千米以上5条,500平方千米以下、100平方千米以上13条,100平方千米以下、50平方千米以上21条。
云阳县地处四周环山的长江河谷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春季气温回升较早,初夏雨量充沛,盛夏炎热多伏旱,秋季多绵雨,冬季暖和。受地形和地势条件制约,日照时数较长,光能、风能资源比较充足。云阳山多坡陡,高低悬殊很大,立体气候特征显著,气温随海拔高度不同而变化,低海拔沿河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8°以上,海拔在500~600米的地区在17°~18°, 1000米以上地区仅在14°以下。由于受东南季风的影响,云阳县水量充沛,气候温暖湿润,土壤类型多样,分布着种类繁多的亚热带针阔叶林及多种竹林。
第二节发掘工作概述与报告编写体例
一、遗址发掘工作概述
云阳县旧县坪遗址是长江三峡淹没区内一处重要古代文化遗址,遗址位于重庆市云阳县双江镇建民村二队,西距云阳新县城约12千米,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08°47′18″,北纬30°56′20″。该遗址背山面江,坐落在长江左岸的台地上,即原云阳县城至双江镇公路南侧。其海拔多在三峡大坝三期蓄水位175米线以下。长江在此折一“U”形小弯从遗址西南至东北环流东去。遗址地势较为开阔,西南窄,东北宽略近狭长梯形,其东北部较平坦,四周环绕低山矮丘,中心较低(图1.1;图版一)。
图1.1 旧县坪遗址位置示意图
旧县坪遗址1958年调查发现,1987年复查。1994年三峡库区文物复查时,四川大学曾对其进行过试掘,1998年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次发掘a。1999年,受国家文物局、重庆市文化局的委托,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又进行了再次的勘查和发掘。 1999~2006年,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7次对该遗址进行发掘,总发掘面积近2万平方米,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旧县坪遗址的分布范围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宽约600米。7次发掘均采取分区发掘法,即依据地形和地势将整个遗址划分为不同的区,并以区进行编号。1999~2006年发掘工作主要包括A、B、C、D、E、K、R、S、W九个发掘区。A区位于遗址东北部,地势较高,当地俗名“老鹰包”,其东侧崖下即为长江。B区位于整个遗址的东北部,北半部接近山根,南面为较平的台地,南与A、E两区间隔一条乡路,西隔冲沟与C区相邻,东面是断崖。C区位于遗址北部B、D两区中间。D区位于遗址西部,距东北的C区60米。E区表面较平坦,俗名大坪,东西长150米,南北长180米,形状不甚规则;东为A区,北为B区,西为D区,南为S区。K区俗称长坪,其东南、南侧为陡崖毗邻长江,东侧为沟壑,北依高坡地,西靠人工梯田岗地,中间有一条山洪冲沟向东通向与D、E两区之间的檀木湾。R区位于整个遗址的南部,北与D区交界,东北与E、S两区相邻,西接Z区,南为K区,东边则是断崖和长江。S区位于遗址南端临江高台上,地势呈现南高北低的斜坡,北部隔一条小路与中心大坪(E区)相望。W区当地称为指路碑大田,位于遗址的西南部,是三个台地中*西的也是*大的一个,南部临江,西北与K区相邻(图1.2)。
图1.2 旧县坪遗址发掘区分区图
1999年的勘查、发掘工作是1999年12月~2000年1月完成的。发掘以寻找城墙和建筑基址为目的,故采取小面积分散布方,发掘工作集中在遗址的东北部,发掘地点选在A、B、C、 D、S五个发掘区的相对高处。共布5米×5米探方27个,2米×10米探沟2条,总发掘面积715平方米。其中,A区布5米×5米探方6个,从南向北依次编为1999YJAT1~T6,发掘面积150平方米;B区,南北一字形布5米×5米探方5个,从南向北依次编为1999YJBT1~T5,发掘面积125平方米;C区分三次布5米×5米探方12个,发掘面积300平方米。*批布了东边1999YJCT1~T5探方5个,后于1999YJCT5西北15米处向北排布了5个方,编号为1999YJCT6~T10,并在T2、 T3西侧扩开5米×5米的探方2个,编号1999YJCT12、1999YJCT13;D区共布一排5米×5米探方 4个,编号1999YJDT1~T4,发掘面积100平方米;S区共布2米×10米的南北向探沟2条,编号为1999YJSG1和1999YJSG2,发掘面积40平方米。1999年发掘领队傅佳欣,执行领队王洪峰,参加发掘人员有刘景文、何明、庞志国、宋玉彬、唐音、石肖原、程建民、聂勇、杨立新和张建宇。
2000年工作自 2000年11月开始,至2001年的5月结束,先后在遗址的 C、B、E、W四个发掘区布方,总发掘面积5178平方米。其中,C区共开了5米×5米南北向探方100个,将北半区全部覆盖,南半部亦做了十字形的探沟解剖发掘; E区发掘选在台地中央,自西向东分两排连续布10米× 10米探方 18个; B区发掘选在东边断崖附近,开 5米× 5米探方 10个,并向东、南两面扩方16平方米,希望找到城墙的遗迹;W区台地东侧边缘低洼处开了5米×5米探方26个,探方布列为东西向四排,间隔均为10米,每排六七个。2000年发掘领队傅佳欣,执行领队王洪峰,参加发掘人员有刘景文、何明、庞志国、宋玉彬、唐音、石肖原、聂勇和杨立新。
2001年发掘工作从2001年10月开始,2002年2月结束,主要在K区进行,旨在通过对K区的大面积揭露,全面了解这一区域的遗迹性质、文化面貌、布局特点等问题。同时,根据专家的建议在 E、S两区做了 17个10米× 10米连方的南北大探沟,进一步了解两区地层堆积。其中,在 K区冲沟两侧海拔150米以下的三个地点布方发掘,总计布10米×10米探方30个,实际发掘面积 3000余平方米; S区布 10米× 10米探方 5个,南北向排列与 E区十二连方呈一排,以全面了解遗址整体堆积,获得完整的地层剖面;在E区继2000年东西向连方探沟发掘过后,又以西起第十列探方为轴,向南北两侧布了2001YJET0410~T1710个共12个10米×10米连方,与小路南侧S区的5个连方呈一直线。2001年发掘领队傅佳欣,执行领队王洪峰,参加发掘人员有唐音、石肖原、李光日、翟敬元、姚启龙、全仁学、杨立新和聂勇。
2002年集中发掘了大坪东侧的A区。发掘区选在1998、1999年各试掘方之间A区的中心地点,共布 10米× 10米探方 22个,其中 2002YJAT0303、2002YJAT0606因农田水利关系各发掘一半,连同2002YJAT0707、2002YJAT0708北部扩方,实际发掘面积2150平方米。2002年发掘领队傅佳欣,执行领队王洪峰,参加发掘人员有何明、庞志国、聂勇、王志刚、谷德平、王新胜和谷芃。
2003年发掘任务为4000平方米,分2003年和2004年两次完成,实际发掘面积4800平方米,主要涉及E、S、R区,发掘以探沟为主,包括E区6条,S区3条,R区6条。R区发掘主要是为了保证一期水位线以下的地层及文化堆积能全部发掘清楚,经过发掘发现该部分堆积主要为淤积土,主要遗迹有一些较为残破的房址等。E、S区经发掘并结合2001年的发掘结果,发现该处存在一个较大规模的遗址集中区域,因此在2004年通过连续布方予以全面揭露,其中E区共布 10米×10米探方17个,S区共布10米×10米探方11个。2003年发掘领队傅佳欣,执行领队王洪峰,参加发掘人员有王志刚、聂勇、赵海龙和谷芃。
2004年的发掘,由于客观原因,推迟至 2005年11月份才开始正式发掘,主体探方皆于 2006年1月份发掘完毕,但尚有个别的探方、探沟直至2006年四五月份才将其清理完毕。本次发掘主要集中在B区和R区,B区共布正南北方向5米×5米的探方40个,50米×2.5米的探沟1条,6米×2米的探沟1条;按地势以北偏西30°的方向在B区中部偏东区域布20米×2.5米探沟

展开
目录

目录
第一章概述 (1)
第一节历史沿革与地理环境 (1)
一、历史沿革 (1)
二、地理环境 (2)
第二节发掘工作概述与报告编写体例 (2)
一、遗址发掘工作概述 (2)
二、报告编写体例 (6)
第二章探方分布和地层堆积 (7)
一、A区 (7)
二、B区 (9)
三、C区 (12)
四、D区 (15)
五、E区 (15)
六、K区 (17)
七、R区 (18)
八、S区 (19)
九、W区 (20)
十、文化发展阶段 (20)
第三章 战国时期遗存 (22)
第一节遗迹和出土遗物 (22)
第二节其他遗物 (37)
第三节 小结 (42)
第四章两汉时期遗存 (44)
第一节遗迹和出土遗物 (44)
一、A区遗迹 (44)
二、B区遗迹 (47)
三、C区遗迹 (52)
四、E区遗迹 (109)
五、K区遗迹 (114)
六、R区遗迹 (118)
七、S区遗迹 (118)
第二节其他遗物 (121)
一、陶器 (121)
二、铜器 (129)
三、铁器 (137)
四、石器 (139)
五、骨角器 (141)
第三节小结 (142)
第五章六朝时期遗存 (144)
第一节遗迹和出土遗物 (144)
一、A区 (144)
二、B区 (156)
三、C区 (166)
四、E区 (168)
五、K区 (192)
六、R区 (204)
七、S区 (209)
第二节其他遗物 (216)
第三节小结 (265)
第六章其他遗存 (267)
第一节 E区夯土台基及相关遗迹 (267)
一、夯台2004YJEHt1 (267)
二、夯台2004YJEHt2 (272)
三、夯台2004YJEHt3 (281)
四、小结 (292)
第二节 城墙和道路等遗迹 (294)
一、城墙 (294)
二、道路 (296)
三、出土遗物 (297)
四、小结 (305)
第三节灰沟2006YJCH601 (305)
第四节宋元时期遗存 (321)
第七章结语 (323)
附录云阳旧县坪出土金属遗物检测分析 (327)
插图目录
图1.1 旧县坪遗址位置示意图 (3)
图1.2 旧县坪遗址发掘区分区图 (4)
图2.1 2002YJAT0601东壁和北壁剖面图 (8)
图2.2 2005YJATg24东壁剖面图 (8)
图2.3 2000YJBT3024~BT3124东壁剖面图 (9)
图2.4 2004YJBT0803、2004YJBT0903东壁和2004YJBT1104、2004YJBT1105南壁剖面图 (10)
图2.5 2005YJBTG601地层剖面图 (11)
图2.6 1999YJCT1~CT5西壁剖面图 (12)
图2.7 1999YJCT6~CT10东壁剖面图 (13)
图2.8 2000YJCT1708的西壁和2000YJCT1506的南壁剖面图 (14)
图2.9 2000YJET1106和2000YJET1113南壁剖面图 (15)
图2.10 2003YJST705、ST805、ET309、ET409西壁剖面图 (16)
图2.11 2001YJKT0815南壁剖面图 (17)
图2.12 2004YJRT7北壁剖面图 (18)
图2.13 2001YJST0706东壁剖面图 (19)
图2.14 2000YJWT067西壁剖面图 (20)
图3.1-1 1999YJCH4平、剖面图 (22)
图3.1-2 1999YJCH4出土器物 (23)
图3.1-3 1999YJCH6平、剖面图 (23)
图3.1-4 1999YJCH6出土器物 (23)
图3.1-5 1999YJCH7平、剖面图 (24)
图3.1-6 1999YJCH7出土器物 (24)
图3.1-7 1999YJCH10平、剖面图 (25)
图3.1-8 1999YJCH10出土器物 (25)
图3.1-9 1999YJCH12平、剖面图 (26)
图3.1-10 1999YJCH12出土器物 (27)
图3.1-11 2004YJSK2平、剖面图 (28)
图3.1-12 2004YJSK2出土的陶凹底罐 (29)
图3.1-13 2004YJSK2出土的陶豆 (31)
图3.1-14 2004YJSK2出土的陶鬲 (32)
图3.1-15 2004YJSK2出土的陶甗盆和部分残陶器 (33)
图3.1-16 2004YJSK2出土的其他陶容器 (33)
图3.1-17 2004YJSK2出土的其他器物 (34)
图3.1-18 2004YJEK1平、剖面图 (36)
图3.1-19 2004YJEK1出土器物 (37)
图3.2-1 战国时期地层中出土的陶容器和陶瓦 (38)
图3.2-2 战国时期地层中出土的陶容器 (39)
图3.2-3 战国时期地层中出土的陶塑和陶网坠 (41)
图3.2-4 战国时期地层中出土的其他器物 (42)
图4.1-1 2002YJAF204平、剖面图 (45)
图4.1-2 2002YJAH114平、剖面图 (45)
图4.1-3 2002YJAH117平、剖面图 (45)
图4.1-4 1999YJAG1平、剖面图 (46)
图4.1-5 1999YJAW1平、剖面图 (46)
图4.1-6 1999YJAW1出土器物 (47)
图4.1-7 2005YJBF3平、剖面图 (48)
图4.1-8 2005YJBF3出土器物 (48)
图4.1-9 2005YJBF4平、剖面图 (49)
图4.1-10 2000YJBH2平、剖面图 (50)
图4.1-11 2005YJBH5平、剖面图 (50)
图4.1-12 2005YJBH5出土的陶盒(2005YJBH5∶1) (50)
图4.1-13 2005YJBW1平、剖面图 (51)
图4.1-14 2000YJBM1平、剖面图 (51)
图4.1-15 2000YJBM1出土器物 (52)
图4.1-16 1999YJCH1平、剖面图 (52)
图4.1-17 1999YJCH1出土器物 (54)
图4.1-18 1999YJCH2平、剖面图 (55)
图4.1-19 1999YJCH2出土器物 (56)
图4.1-20 1999YJCH2出土的陶鼓风管 (57)
图4.1-21 1999YJCH2出土的角器 (59)
图4.1-22 1999YJCH3平、剖面图 (60)
图4.1-23 1999YJCH3出土的角器 (60)
图4.1-24 1999YJCH5平、剖面图 (61)
图4.1-25 1999YJCH5出土的铸范 (62)
图4.1-26 1999YJCH5出土的铸范、石研磨器 (64)
图4.1-27 1999YJCH5出土的其他器物 (66)
图4.1-28 1999YJCH8平、剖面图 (67)
图4.1-29 1999YJCH8出土器物 (68)
图4.1-30 1999YJCH9平、剖面图 (68)
图4.1-31 1999YJCH9出土器物 (69)
图4.1-32 1999YJCH11平、剖面图 (69)
图4.1-33 1999YJCH11出土器物 (70)
图4.1-34 1999YJCH13平、剖面图 (71)
图4.1-35 1999YJCH13出土的石斧(1999YJCH13∶1) (71)
图4.1-36 2000YJCH14平、剖面图 (71)
图4.1-37 2000YJCH14出土的骨角器(2000YJCH14∶1) (72)
图4.1-38 2000YJCH15平、剖面图 (72)
图4.1-39 2000YJCH15出土器物 (72)
图4.1-40 2000YJCH16平、剖面图 (72)
图4.1-41 2000YJCH18平、剖面图 (72)
图4.1-42 2000YJCH19平、剖面图 (73)
图4.1-43 2000YJCH20平、剖面图 (73)
图4.1-44 2000YJCH21平、剖面图 (74)
图4.1-45 2000YJCH22平、剖面图 (74)
图4.1-46 2000YJCH22出土的铜饰件(2000YJCH22∶1) (74)
图4.1-47 2000YJCH23平、剖面图 (75)
图4.1-48 2000YJCH24平、剖面图 (75)
图4.1-49 2000YJCH25平、剖面图 (75)
图4.1-50 2000YJCH26平、剖面图 (76)
图4.1-51 2000YJCH26出土的陶范 (77)
图4.1-52 2000YJCH27平、剖面图 (77)
图4.1-53 2000YJCH28平、剖面图 (77)
图4.1-54 2000YJCH29平、剖面图 (78)
图4.1-55 2000YJCH30平、剖面图 (78)
图4.1-56 2000YJCH31平、剖面图 (78)
图4.1-57 2000YJCH31出土器物 (79)
图4.1-58 2000YJCH32平、剖面图 (80)
图4.1-59 2000YJCH33平、剖面图 (80)
图4.1-60 2000YJCH33出土陶范 (80)
图4.1-61 2000YJCH34平、剖面图 (81)
图4.1-62 2000YJCH34出土的陶拍(2000YJCH34∶1) (81)
图4.1-63 2000YJCH35平、剖面图 (82)
图4.1-64 2000YJCH36平、剖面图 (82)
图4.1-65 2000YJCH37平、剖面图 (82)
图4.1-66 2000YJCH37出土的陶范 (83)
图4.1-67 2000YJCH37出土器物 (84)
图4.1-68 2000YJCH38平、剖面图 (84)
图4.1-69 2000YJCH39平、剖面图 (84)
图4.1-70 2000YJCH39出土的陶范 (85)
图4.1-71 2000YJCH39出土器物 (86)
图4.1-72 2000YJCH40平、剖面图 (86)
图4.1-73 2000YJCH40出土器物 (87)
图4.1-74 2000YJCH41平、剖面图 (87)
图4.1-75 2000YJCH41出土的陶范(2000YJCH41∶1) (88)
图4.1-76 2000YJCH42平、剖面图 (88)
图4.1-77 2000YJCH42出土器物 (88)
图4.1-78 2000YJCH43平、剖面图 (89)
图4.1-79 2000YJCH43出土陶罐 (90)
图4.1-80 2000YJCH44平、剖面图 (90)
图4.1-81 2000YJCH45平、剖面图 (91)<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