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江南儒学的视角
王锟:浙学的内涵、时代价值及普及对策
一、浙学内涵丰富、学脉悠长
二、浙学研究深度影响20世纪中国社会历史进程
三、浙学的特色和价值
四、浙学在现代浙江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五、浙学在当今研究、普及的对策思考
吴震:江南儒学的世俗性转化——从民间儒学泰州学派的角度看
引言
一、儒学传统历来就有“世俗性”特质
二、作为民间儒学的泰州学派更关注“化民成俗”
三、泰州学派思想中的精神性和世俗陛特质刀
四、对民间儒学的文化现象须注入必要的理论关切
曾亦:龚自珍与晚清江南儒学
一、学术渊源
二、六经正名
三、“宾师”与《公羊》三科之旨
四、《春秋》与律法
高海波:从“师道”与“君道”关系看晚明清初社会改革理论与实践的三种路向——以王艮、管志道、黄宗羲为中心
一、王艮的师道观及其“下行线路”
二、管志道、杨复所等人对王艮师道观的批评及其“上行路线”
三、东林学派、黄宗羲的师道观及其“中间路线”鲥
四、晚明清初社会改革运动的三种路向
刘琳娜:晚明三教会通视域下的“克己复礼”新释
一、何谓“礼”:“礼之为体”的本体诠释
二、何谓“克己”:“无己为克”的新思路
三、如何“复礼”:礼、己之别跗
结语
下篇 散焦的江南儒学
王祥张天杰:家法家规对基层政权稳定的意义——以江州义门陈氏为例
一、以合理的婚姻制度维持家族稳定
二、重视教育以促进家族长远发展
三、规范家族管理以维系族内自洽
四、家法家规的有效实行有利于基层稳定
申绪璐:张九成《中庸说》与朱熹批判
一、《中庸说》的慎独思想
二、朱子的《杂学辨》批判
结语
包佳道:被淹没的道南支脉:道南毗陵学脉坳
一、杨时讲学东林:两宋之际的道学南传
(一)祖述二程
(二)批判荆公新学、佛老
二、毗陵四君子:毗陵地区的道南三传
(一)杨时一传:喻樗
(二)杨时再传:尤袤
(三)杨时三传:李祥、蒋重珍
三、道南东林五贤:东林学派的学统回溯
(一)邵宝:接续道南,启东林先声
(二)顾宪成和高攀龙:明确道南东林学统,形塑东林道学
结语
陈畅:东林学派与明清之际哲学转向
一、未发工夫:虚实之辨
二、性体:“反求之中”与“扩充之端”之辨
三、哲学转向:东林学派新心学的源流及其意义
金紫微:论《明夷待访录》对方孝孺政治伦理的继承与突破
一、《明夷待访录》政治思想的诸种来源
二、方孝孺政治伦理学的民本主义特征
三、《明夷待访录》对民本论政治哲学的重构
(一)论君职与君民关系
(二)论臣道与君臣关系
(三)论制度建构
结语
孙宝山:黄宗羲经世学的形成及与西学的交汇
一、从心性学到经世学
二、西学对经世学的影响
三、经世学吸收西学的模式
王格:纲纪与法治:《明夷待访录》在清末受到的批评
一、朱一新论变法除弊
(一)“变法”与“除弊”
(二)“公私”与“古今”
二、李滋然对纲纪的捍卫
三、章太炎的法治原理批判
结语
张宏敏:阮元与浙学
一、作为“乾嘉学派的强有力殿军”的阮元
二、主持纂修《经籍篑诂》
三、创设杭州诂经精舍
四、主定《十三经注疏校勘记》
五、主持修复杭州文庙
姚莺歌 翟奎凤:近现代中西交融视域下的《大学》新诠——以马相伯为例
一、“格物致知”与科学、哲学分析之精神乃
二、“絮矩之道”与破私立公
三、“土、财、用”与民治、民生、民主2甜
四、“止于至善”的宗教学诠释
结语
赵金刚:唐文治对王阳明“良知”的阐释
一、良与知觉
二、“活泼泼”的良知
三、大良知
结语:良心与国性
编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