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社会信用缺失问题研究(驱动逻辑与治理措施)
0.00     定价 ¥ 65.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76602968
  • 作      者:
    作者:徐斌//俞静|责编:陈淑
  • 出 版 社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12-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研究了我国社会失信问题的驱动逻辑机理,首先运用规范分析方法梳理了我国社会失信问题的特性,进而运用社会调查分析方法发现体制内机构与人员的社会失信行为对全社会的失信行为存在示范性效应,因此治理社会失信问题的突破口在于体制先行,进而带动全社会跟上,从而形成社会诚信构建的力争上游大好局面。其次,研究综合运用规范分析方法与实证研究方法分别分析了社会信仰和失信监督与社会公平效率和经济发展对社会失信治理的相互关系,提出强有力的监督与虔诚的诚信信仰体系是构建诚信社会最佳努力状态,提出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必须保证社会分配公平的观点,并且认为宁愿牺牲经济发展保证社会公平也是值得的。在此研究基础上本书系统地分析了社会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对社会失信现象影响的系统分析,提出经济基础决定社会失信问题,但是上层建筑对社会失信治理存在巨大的反作用,系统地提出社会经济、宗教文化、所有制结构、公检法司、政府行政以及舆论监督等不同因素对社会失信治理的作用,结合我国社会相关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再次,本书研究认为社会失信治理是所涉及的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关系,主要包括失信主体与监管主体,而这些主体所构建的博弈支付函数是基于成本收入进行度量的,从而在进行一般博弈分析与重复博弈分析基础上进行决策分析,提出只有足够大的惩罚措施才能够遏制社会失信现象。进而本书以上章节分析基础上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与方法对社会失信问题的驱动逻辑进行系统地分析,相应地提出社会失信问题的治理措施。最后,全书提出我国社会失信问题治理的可行路径,即体制先行与司法护航、齐抓共管与信息分享以及道法并举与克己复礼等,从而为我国社会的失信治理提出了可行的治理途径。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文献回顾与综述
第二节 社会信用缺失问题分析框架
第二章 社会信用缺失问题的体制因素分析
第一节 体制主体社会信用缺失心理认知调查分析
一、体制主体的关键地位分析
二、体制角色信用缺失行为的示范效应调查
三、体制角色社会信用表现的社会心理认知调查
第二节 体制角色信用缺失原因的心理认知调查分析
一、体制行政主体信用缺失行为的认知偏差
二、体制主体信用缺失行为的敬畏意识不足
三、体制主体信用缺失行为的惩罚缺失
四、体制主体人员的身份认知错置
第三节 体制角色信用缺失的治理分析
一、体制主体信用缺失治理的标杆效应
二、体制主体信用缺失惩罚的威慑效应
三、社会信用缺失的司法治理保障效应
四、信用缺失的媒体监督效应
五、社会信用道德信用的底线效应
第四节 体制角色信用缺失的治理对策
第三章 基于社会信用缺失监督机制的驱动逻辑分析
第一节 社会信用缺失监督机制的驱动逻辑分析
一、社会信用缺失行为关系分析
二、社会信用缺失监督与社会信用行为之间的关系分析
三、内在社会信用信仰与外在信用缺失监督的综合效应分析
第二节 研究设计与实证检验分析
一、变量定义与度量设计
二、研究设计与实证分析
第三节 完善社会信用与监督机制对策
第四章 基于分配公平与发展效率的驱动逻辑分析
第一节 基于分配公平与发展效率的驱动逻辑分析
一、公平效率驱动社会信用缺失关系分析
二、社会情绪驱动的社会信用缺失效应分析
第二节 驱动逻辑分析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一、变量定义与度量
二、描述性分析
三、模型构建与检验分析
第三节 公平效率兼顾视角下的信用缺失治理对策
第五章 基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社会信用缺失问题分析
第一节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驱动逻辑分析
一、经济基础与社会信用之间的关系分析
二、上层建筑与社会信用之间的关系分析
第二节 驱动逻辑的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与检验
一、变量定义与度量
二、结构方程模型设计与检验
三、检验结果分析
第三节 社会信用缺失治理对策分析
第六章 基于社会信用收益与监督成本的博弈分析
第一节 博弈模型构建的初步分析
第二节 博弈模型的进一步分析
第三节 仿真模拟与政策分析
第七章 基于社会信用缺失监管治理的重复博弈分析
第一节 重复博弈主体的支付函数分析
第二节 重复博弈状态下的决策分析
一、子博弈支付函数相同情形下的简单重复博弈
二、子博弈支付函数不相同情形下的重复博弈分析
第三节 仿真分析与政策揭示
第八章 基于社会信用缺失治理驱动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第一节 社会信用缺失系统分析
一、系统边界界定
二、系统假设
三、因果关系反馈回路图
四、系统动力学分析流图
第二节 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
一、变量度量和变量关系分析
二、变量变化趋势分析
三、敏感性测试分析
四、模型有效性测试
第三节 社会信用缺失治理对策
第九章 我国社会信用缺失问题治理路径分析
第一节 体制先行与司法护航
第二节 齐抓共管与信息分享
第三节 道法并举与克己复礼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