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既是对“三农”问题几个“何”的提出,是对农民和乡土在历史、现实乃至未来所占分量的探询和思考,更是对农民群体的一种情感的深沉表达,旨在引起广大读者对“三农”的关注,对乡土的共鸣,对农民的共情。几何之中,农民何谓,关注大国农民;乡村何处,聚焦振兴中的乡村;疫中何想,感悟艰难时刻的“三农”之重;农思何语,展现热点中的冷思考;时光何在,深情回眸乡关与岁月。
值得注意的是,这不是寻常意义上的跨年代作品集,大部分都是作者在 2019—2021年两年时间里对当下热点“三农”议题展开的集中书写,风格相对统一,具有较强的连贯性与系统性。此书是对“三农”作为一种历史、文化和社会现象的梳理,对乡土中国迈向现代中国这一大变迁、大转型时代的情感留存。全书采用分辑的形式,将人生感悟、实践思索提炼总结成书,对我们认识当下“三农”发展形势、开展乡村振兴实践具有参考和启迪价值。
序一 ……… ……………… ……… ……………… 刘震云
序二 ……… ……………… ……… ……………… 吴曼青
第一辑 农民何谓
一定要相信农民!
严重的问题是不要折腾农民!
城市不该有小商小贩的存在?
有些事应该成为一种禁忌
让农民说话,什么时候都是对的!
为什么说农民的获得感比获得本身还重要?
为什么说小民感度决定大国高度?
我们为什么要对农民多一点耐心?
我们为什么不应该教训农民?
重新认识农民,正确对待农民
丰收节提醒全社会:千万不能忘记农民
中国崛起的农民因素
真正的崛起,是看他低眉的样子
大国崛起一定要带着小农!
下乡的礼仪不仅仅是礼仪
双循环格局下的农民问题
乡村振兴归根结底看农民富不富
在喧哗中打捞沉没的声音
第二辑 乡村何处
李子柒世界的意义
李子柒们离不开城市化,乡村振兴更需要城市化
物欲的年代,人们向往丁(纯)真
把“三留守”搬到 300 万人的小城如何?
时机对了,小农经济也可以发亮发光
为什么说没必要担忧资本下乡?
乡村的出路,在于乡村的乡村化
感悟丰收节的三重意涵
不是上帝爱浙江
如何看待传统村落式乡村的衰败?
乡村到底要不要资本?
如何看待互联网巨头卖菜?
对一段大历史的温情凝眸
什么是乡村振兴该有的样子?
乡村建设:既要与城市不一样,也要一样
乡村振兴靠什么?
什么是农业现代化——职业化是最后革命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一定要让小农有红利
第三辑 疫中何想
为什么说仁政思维是必修课?
疫情是一面镜子,照见“五我”
粮食是永远的决定者
为什么说中国的粮食安全密码就两个字?
庚子粮思
第四辑 农思何语
最恨是“周婆”
阜阳白墙、万全电影,根子在做事不正、还任性
曼哈顿改名曼哈屯,是赌气,还是高级黑?
什么匪夷所思的事都有?
不能让那盏灯熄灭
“炒猪”不是“炒炒猪”
做基层工作就一定要骂人吗?
善政都是从“可以”开始的
煤改气改成电褥子,折射了什么?
第五辑 时光何在
家国记忆三十年
农民几何
最是风骨忆桐城
勉成国器桐溪塥
空房子,空镜子
“穷不丢书”不会输
“富不丢猪”不丢人
300米村路与贸易战
为什么头一炮是她?
35 年前的国庆,我从天安门前走过
后记 四十年来家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