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指引:从小康到共同富裕
0.00     定价 ¥ 85.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00211659
  • 作      者:
    周锟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22-07-01
收藏
编辑推荐

“小康”从何处来?“共同富裕”指归何处?两者有着怎样的关系?

一部中国小康社会发展图鉴,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深入阐释“小康”和“共同富裕”;

十大专题、四十五个关键词、六十幅图片,讲述国家、城市、村庄和普通家庭的沧桑巨变。


展开
作者简介

周锟,法学博士,现为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央宣传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国家高端智库核心团队成员。著有《小康的真谛》《“南方谈话”从何处来》,参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文献选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事记》《小康社会理论与实践三十年》和《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三卷)等国家重大项目的编写工作。

展开
内容介绍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本书从顶层设计和社会实践两个层面展现我国建设小康社会、不懈推进共同富裕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以生动的历史细节、精要的理论阐释、珍贵的史料图片追溯从小康到共同富裕的重要指引,解读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上篇包括奠定小康诞生的社会基础、提出小康社会的完整目标、推动改革创新与小康建设、倡导精神文明的小康社会、营造小康中国的和平环境、突破小康面临的困境障碍六个章节,下篇包括提出共同富裕的重大命题、通过农业改革推动城乡共同富裕、通过协同发展推进区域共同富裕、通过税收制度改革推进人民群体共同富裕四个章节。


展开
精彩书评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着力推进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新发展阶段,本书以全景的视角、详实的史料、精美的插图和通俗的讲述,发挥党史著作的润物之用,为大众读者呈现从小康到共同富裕的重要指引。

――党史研究专家 龙平平


展开
精彩书摘

共同富裕的历史课题

在全面小康社会建成的今天,共同富裕已经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愿望。但是,共同富裕并不是能够自然产生的,需要卓越的智慧与艰辛的努力。事实上,共同富裕是人类历史上尚未出现的社会状态,在古今中外都没有真正合适的样板可资借鉴。

一个超越现存社会的伟大目标

中华文明在古代曾经达到世界之巅,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领先水平。汉代时,我国人口就超过6000万,垦地超过八亿亩。唐代长安城面积超过80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00万,宫殿金碧辉煌,佛寺宝塔高耸,东西两市十分繁荣。诗人岑参就有“长安城中百万家”的诗句。北宋时,国家税收峰值达到1.6亿贯,是当时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那个时候,伦敦、巴黎、威尼斯、佛罗伦萨的人口都不足10万,而我国拥有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近50座。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当时中国的GDP占全世界的比重很高。而且,中国政治哲学中的民生、民本思想也比较发达。但是,客观地说,中国从来不是一个非常平衡的、小差异的社会。即使在盛唐时期,古诗中也描绘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景象,国力衰弱时期则更不必说。而在20世纪中期的计划经济时期,确实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差距比较小,但并不是完全没有,尤其是城镇居民和农村居之间的差距是广泛存在的。更重要的是,这一时期社会成员之间的政治地位差距非常大,由此产生的社会地位和处境差距是非常悬殊的。

而在世界范围内,无论是曾经辉煌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还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虽然具备一些可资借鉴的抑制贫富差距的政策措施,但从整体来看,都没有实现共同富裕。当今西方社会,虽然占据领先地位,但依然是一个贫富差距巨大的阶级社会。所以,共同富裕是一个超越现存社会的伟大目标。

共同富裕概念的提出

马克思指出:“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共同富裕的问题是邓小平提出的,如他所说:“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也是他较早地发现:“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自然出现。”“少部分人获得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这个问题要解决。”“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题目已经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共同富裕是一个正在不断发展不断深入的前沿课题,由于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共同富裕不论在实践上还是理论上都是开放的。

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产生了共同富裕的思想元素,如1923年11月,李大钊指出,“社会主义是要富的,不是要穷的,是整理生产的,不是破坏生产的”,“是使生产品为有计划的增殖,为极公平的分配”。

1955年10月,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但这些思想元素与后来形成的真正的共同富裕思想存在本质差异。共同富裕思想的最初提出,以1978年底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为标志。此时,邓小平提出了“允许先富”思想。他提出“允许先富”,首先是为了反对积弊甚久的平均主义倾向,其宗旨则是以“先富”带“后富”。

邓小平第一次正式提出“共同富裕”的概念是在1984年11月9日。他在会见来自意大利的外宾时指出:“我们党已经决定国家和先进地区共同帮助落后地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可以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然后带动其他地区共同富裕。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避免出现两极分化(所谓两极分化就是出现新资产阶级),但这不是要搞平均主义。经济发展起来后,当一部分人很富的时候,国家有能力采取调节分配的措施。”

邓小平在提出这一概念时,主要还是着眼于解决区域差异的问题。他设定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前提,明确了“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的主要内容,提出了“带动其他地区共同富裕”的目标。他还指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两大障碍:“两极分化”与“平均主义”。邓小平在提出共同富裕思想之初,即已提醒人们要警惕“产生剥削阶级”,他关于“避免两极分化”问题的思考,实际延续了这一思路。

同时,这一概念也给“两极分化”作了明确界定:“所谓两极分化就是出现新资产阶级。”具体说来,有以下几层意思:

一、强调实现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是为了坚持社会主义,确保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

二、站在宏观的角度,观察收入差距是局限于个别现象,还是可能影响阶级关系。

三、将“两极分化”定义为“富的越富,贫的越贫”。

四、防止“两极分化”要依靠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力量。

共同富裕与小康的未来

2021年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会议指出,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认识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打破传统体制束缚,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推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

相对于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目标既同样光明、伟大,又更加贴近现实,能够非常自然地在全体社会成员中达成共识,有利于凝聚各方面力量,不断克服现实中的困难,并且有比较扎实的生产力基础和越来越清晰的实现途径,是一个既需要经过艰苦奋斗,又能够实现的清晰目标。当前,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问题得到了初步解决,共同富裕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人民群众普遍认为这是必须实现的目标,包括产生的许多过激言论,也从侧面证明这一思想的预见性和现实指导性。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伴随着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不断展现,如果我们能够跨越贫富差距的峡谷,就意味着中华文明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发展水平,离实现共产主义更进了一步。(节选自本书第7章)


展开
目录

引言

上篇 指引建设小康社会

第1章 奠定小康诞生的社会基础

传统与现代的交汇 

新的出发点 

开眼看世界

求取“真经” 

引导历史转折

第2章 提出小康社会的完整目标

中国式的现代化 

提出小康 

调研算账

小康社会 

三步走 

富有感召力的奋斗目标

第3章 推动改革创新与小康建设

改革是解放生产力 

经济特区的开创

不走回头路 

改革是走向小康的必由之路

第4章 倡导精神文明的小康社会

精神文明 

从严治党 

科教兴国 

第5章 营造小康中国的和平环境

小康的安全保障 

小康的时代主题 

小康的外部环境 

小康的世界意义

第6章 突破小康面临的困境障碍

决策开发开放浦东 

发表“南方谈话”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见证总体小康实现

下篇 指引推进共同富裕

第7章 提出共同富裕的重大命题

共同富裕的历史课题 

实现共同富裕的设想

共同富裕思想的发展 

共同富裕与小康的未来

第8章 通过农业改革推动城乡共同富裕

农民生活与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在生产领域的要求

土地流转实现适度规模经营与多种经营

应用生物和信息技术实现小农生产与现代农业衔接

发展集体经济反哺个体收入和支持公共事业

农业改革与共同富裕

第9章 通过协同发展推进区域共同富裕

两个大局与共同富裕 

实行西部大开发

协同发展的典例 

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共同富裕

第10章 通过税收制度改革推进人民群体共同富裕

税收制度与人民生活 

用利税支持贫困地区发展

用税收调节分配 

适应市场经济的税收制度改革税收制度推进共同富裕

结语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