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战后日本政治思想与政治
0.00     定价 ¥ 9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0387668
  • 作      者:
    邱静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2-01
收藏
作者简介
  邱静,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中华日本学会理事。北京大学法学博士、日本早稻田大学国际关系学博士。曾为英国伦敦国王学院、日本早稻田大学、日本东京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日本政治、比较政治。
  专著有《战后日本知识分子的护宪运动与护宪思想》。曾在《日本学刊》《外交评论》《国际政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政治思想史》和“思想史研究”“世界”等国内外期刊发表中文、日文学术论文多篇。
展开
内容介绍
  《战后日本政治思想与政治》以战后日本政治思想及其对日本内外政治的影响为研究对象。首部分是对战后日本政治思想的考察,在讨论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考察了“民主主义”“民族主义”“保守主义”“和平主义”等战后日本重要政治思想概念的涵义与变迁,讨论了其各自与西方、中国相关概念的区别及其彼此在战后日本历史进程中的关联。第二部分是对战后日本政治思想与日本政治互动关系的考察,在讨论近现代日本民主进程与民主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战略互惠关系”“价值观外交”“改宪-护宪”“反安保法运动”等近年来日本内外政策战略与重大政治事件,尝试分析战后日本内外政治变迁背后的政治思想动因,探讨了相关政治思潮演进对日本政治未来走向的影响。
展开
精彩书摘
  《战后日本政治思想与政治》:
  另一方面,从近代至二战之前,日本的“民主制度”与“民主进程”都与西方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包括明治维新在内,日本与“民主”相关的实际政治社会变革并非都以民主化为目标,“民主进程”也可能体现的是与民主相反的理念。
  首先,近代日本的“民主进程”都是在复杂的社会变革过程中实现的,不但“民主制度”的形式和实现方式呈现出较大的局限,由于变革前的旧制度与西方国家存在差异,与西方类似的“民主制度”在日本恰恰指向了不同的政治实践。
  明治维新虽然常被当作日本民主化的开端,但实际上明治维新的改革内容包括身份制度、军事、教育、外交、经济产业、思想意识等各个方面,政治制度的西方化也是为“殖产兴业”服务的,并不以民主化作为最重要的目标。正如巴林顿·摩尔所指出的那样,日本在明治维新前夕实行的封建制度有其独特的特点。事实上,这并不仅仅表现在经济制度方面。在政治制度方面,明治维新前的日本存在最高权威与最高权力的二分:最高权威属于天皇,最高权力则在幕府。而幕府将军以下由地方诸侯(大名)分有权力,各藩具有相对独立的权力。日本实行封建制度和等级制度,但并未像英、法等西欧国家那样建立起专制王权国家。因此,在面临外来威胁时,日本针对封建制度的变革首先是以“富国强兵”为目的而集中政治权力。
  《大日本帝国宪法》颁布后,日本形式上建立了君主立宪的国家,但这种制度与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有着根本的不同。第一,君主在立宪之前所拥有的权力不同。实行君主立宪制之前,英国的最高权力属于国王,而日本的最高权力本来就不属于天皇。也就是说,在君主立宪制之下,英国国王的权力受到了限制,而日本并不存在以宪法限制天皇权力的问题。第二,宪法对君主的权力规定不同。在英国,君主立宪制下的最高权力实际归于议会,国王成为虚位的国家元首。但在日本,天皇虽然同样不掌握实权,只是统合权力的象征,但在宪法中却被形式上赋予一切重大政治权力。这些规定虽未造就专制君主(天皇循惯例不干政),却实际上成为对议会权力的限制,元老们得以利用天皇最高主权的名义,通过枢密院左右立法、行政和司法过程。在元老们相继离世后,短暂的政党内阁很快就被军部独裁所取代。20世纪30年代日本的军国主义化只是这种“民主进程”缺陷的集中体现。
  其次,在近代日本的“民主进程”中,“民主”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或者价值,“民权”始终从属于“国权”。虽然日本打破了封建等级制度,大量学习西方的思想、制度与生活方式,但这一过程背后贯穿的是“富国强兵”“和魂洋才”的诉求,天皇及其所象征的皇国国体的地位与观念并未被真正动摇。
  关于二战前日本的政治制度,美国学者拉姆塞耶和罗森布鲁斯认为,制定宪法、开设国会、实现普选都是寡头们(以及后来的政党政治家们)无法协调内部矛盾的结果。在形式上的民主制度建立之后,寡头们与政党政治家们通过各种方式继续控制着政治机制。官僚与司法都不是独立的,而诸多经济政策的初衷也不是为了国家富强。在他们看来,许多政党的分化组合只是寡头们冲突与斗争的结果,自由民权运动和大正民主运动也被政治家们利用,以便削弱对手,确保自己的有利地位。①
  ……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 战后日本政治思想
第一章 日本政治思想史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关于政治思想史的研究方法
第二节 丸山真男的政治思想史方法
第三节 对丸山真男政治思想史方法的讨论
第四节 日本政治思想史的中国课题——研究方法的视角
第二章 “民主主义”
第一节 丸山真男的宪法思想
第二节 丸山真男的“民主主义”的内涵
小结
第三章 “民族主义”
第一节 清水几太郎的宪法观
第二节 清水几太郎的民主观
第三节 清水几太郎的“变节”
第四节 清水几太郎的问题点——实用主义的思维方式
小结
第四章 “保守主义”
第一节 自民党《2010年纲领》及其“日本式保守主义”
第二节 自民党保守主张的一贯性
第三节 “日本式保守主义”的内涵
小结
第五章 “和平主义”
第一节 “和平主义”的内涵
第二节 战后日本和平运动的思想脉络
第三节 战后语境中的“积极的和平主义”
小结

第二部分 战后日本政治
第六章 近现代日本的民主进程与民主模式
第一节 近代日本的国家建设与民主进程
第二节 战后日本的国家建设与民主进程
第三节 战后日本的民主模式
小结
第七章 “战略互惠关系”的定位
第一节 中国:从“和平友好”到“战略互惠”
第二节 日本:从“政经分离”到“战略互惠”
第三节 中国与日本:对于“战略”的认识
小结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