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是一种攻防兼备的超级武器,其不仅需要威力强大的主炮,而且还要有抗打击能力极强的装甲板神功护体。自从19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科技的进步,装甲钢的制造工艺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代表就是表面渗碳硬化工艺的出现和成熟。最早的硬化装甲钢是美国的哈维装甲钢,后来的德国克虏伯渗碳装甲钢则成为其中的佼佼者。根据计算,同等厚度下,克虏伯装甲钢的防御力是普通装甲钢的2.5倍。
在接触到最新的炼钢技术后,英国的装甲钢制造商纷纷从德国克虏伯公司引进技术购买生产许可,因此英国战列舰安装的克虏伯装甲钢其实都是由英国自产的。生产新式表面渗碳的克虏伯装甲钢并不简单,其技术工艺实际上非常复杂:首先,炼钢厂要生产出一块高质量的镍铬合金钢,然后使用滚轧工艺使钢板的密度、厚度以及形状满足要求;第二步,开始对钢板进行渗碳加工,将含碳介质放在钢板表面,通过高温加热促使碳原子渗入钢板中以提高钢板表面的硬度;第三步,完成渗碳之后的钢板需要接受淬火加工,之后再在上面钻出拥有固定螺栓的孔洞。在钢板加工过程中要提前根据需要将钢板加工成不同的大小和形状,比如炮塔和炮座的装甲板需要预先加工成弧形。当钢板生产完毕后还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测试,测试合格之后这些钢板才能运往各大造船厂。
克虏伯装甲钢的生产需要巨大的投资,需要新的厂房和生产设备,只有实力雄厚的公司才能生产。为了生产新型钢板,卡梅尔·莱德和维克斯两家公司在谢菲尔德建立了新的炼钢厂,比德莫尔公司在格拉斯哥建立了新的炼钢厂,阿姆斯特朗公司在曼彻斯特建立了新的炼钢厂。购买专利、新建厂房、添置设备,这些都大大提高了英国自产克虏伯装甲钢的价格,当时每吨克虏伯装甲钢的价格为80至100英镑,而普通钢板的价格只有6至8英镑。为了赚取高利润,装甲钢生产企业还相互勾结报出高价。尽管对这些事情都清楚,但是为了扶持本土企业并增加各公司研发新型装甲钢的积极性,英国海军还是照单全收。为了保持国内5家装甲钢制造企业的生产能力,海军部每年都会将造舰计划中所需要的装甲钢以统一价格平分给这5家公司。
进入无畏舰时代后,一艘战列舰需要的装甲钢大约在6000至8000吨之间,其中包括舰体装甲带、装甲隔壁、装甲甲板等部分。虽然炮塔的生产中需要大量的装甲钢,但是这些装甲钢通常作为炮塔订单的一部分来单独计算。粗粗算来,一艘战列舰上装甲钢的造价占其总造价25%至30%。尽管大量安装了克虏伯装甲钢,但是英国战列舰的所有钢板并不都是克虏伯装甲钢,毕竟要控制成本。在战列舰上一些命中率较低的位置会安装没有进行渗碳处理的NC装甲,而其大面积的甲板则使用价格低廉的HT高张力钢。
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英国装甲钢制造业达到了顶峰,其年产装甲钢50000吨。随着战争的爆发,英国海军暂停了所有未开工的战列舰,这极大的减少了对装甲钢的需求量。需求的大幅减少使得装甲钢的产量一落千丈,到战争结束时,英国装甲钢产能达到了历史最低点,几乎与前无畏舰时代开始时的产量齐平。英国海军战列舰建造的停滞对于包括装甲钢生产在内的造船工业都是一场重大的打击,其带来的恶果将在几十年后显露出来。
一般来说,对于装甲钢厚度的计量标记单位要么是英寸要么是毫米,但是英国人对装甲钢的计算方式却很独特,他们使用的是磅。通常来说,一块厚25.4毫米(1英寸)、面积1平方英尺的装甲钢板重量为40.8磅,于是英国人就将40磅折合成1英寸钢板来计算。当以磅来表示装甲厚度时,其实际装甲厚度都要打个九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