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先秦儒学核心范畴英译研究/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后期资助课题成果文库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313268495
  • 作      者:
    作者:李乐|责编:樊诗颖
  • 出 版 社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7-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将思想史研究与中西文化哲学比较纳入先秦儒学核心文化范畴可译性研究。以先秦儒学思想史的发展脉络为线索,统帅重要先秦儒学典籍主旨,提炼其核心范畴:以可译性视角切入翻译,从语言—意义的关联层面探讨思想异质性产生的根源,并以此为基础探寻古汉语符号特性及其对先秦典籍所映射的独特思维方式的塑造;以中西哲学对比的视角切入核心范畴的英译分析,从译词中洞悉英语世界认知先秦儒学思想的方式;总结分析现有的翻译阐释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可尝试的新翻译模式。
展开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2 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1.1.3 本书关键词说明
1.2 文献综述
1.2.1 海外重要先秦儒学译本简介及述评
1.2.2 先秦儒学典籍翻译研究述评
1.3 本书结构
1.4 研究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2 先秦儒学思想要略及核心范畴
2.1 儒学思想的根源
2.1.1 巫觋时代——中国的原始宗教
2.1.2 殷商时期的祭祀
2.1.3 周代礼乐文化的形成
2.2 孔子及其《论语》
2.2.1 “六艺”:儒家思想的渊源
2.2.2 重建礼乐——孔子的使命
2.3 《论语》之后的先秦儒学经典
2.3.1 《中庸》:君子之道
2.3.2 《孟子》:仁心的发动
2.3.3 《大学》:修身的展开
2.3.4 《荀子》:礼义外化的构建
2.4 先秦儒学核心范畴体系
2.5 本章小结
3 可译性与先秦儒学核心范畴的意义特征
3.1 先秦儒学范畴的可译性维度
3.1.1 “确定语义”观照下的可译性
3.1.2 “差别产生意义”观照下的可译性
3.1.3 “语言世界观”观照下的可译性
3.1.4 可译性理论之于先秦典籍范畴意义探寻的启示
3.2 先秦儒学核心范畴的意义特质
3.2.1 关联性与情境性
3.2.2 多义性:典籍文本独特的阐释境遇
3.2.3 “观”与先秦儒学思维方式
3.3 本章小结
4 先秦儒学核心范畴中英比析
4.1 “兴”及其英译
4.1.1 先秦儒学语境中的“兴”
4.1.2 “兴”的英译分析
4.1.3 小结
4.2 “仁”及其英译
4.2.1 先秦儒学语境中的“仁”
4.2.2 “仁”的英译分析
4.2.3 小结
4.3 “义”及其英译
4.3.1 先秦儒学语境中的“义”
4.3.2 “义”的英译分析
4.3.3 小结
4.4 “礼”及其英译
4.4.1 先秦儒学语境中的“礼”
4.4.2 “礼”的英译分析
4.4.3 小结
4.5 “智(知)”及其英译
4.5.1 先秦儒学语境中的“智(知)”
4.5.2 “知(智)”的英译分析
4.5.3 小结
4.6 “中(庸)”及其英译
4.6.1 先秦儒学语境中的“中”
4.6.2 “中(庸)”的英译分析
4.6.3 小结
4.7 本章小结
5 先秦儒学核心范畴翻译模式
5.1 对现有的翻译模式的反思
5.1.1 绝对准则导向翻译模式
5.1.2 对音译加注翻译模式的再思量
5.1.3 “范畴具体化”模式
5.2 新模式探寻
5.2.1 先秦儒学的“时中”特质
5.2.2 “时中”翻译模式
5.3 本章小结
6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