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一、既往的《四郎探母》研究
二、彭雨及张垣文坛环境研究
三、本书的研究设想
第一章 张垣作家群的形成
一、曾经作为文化沙漠的塞上
二、对“苍劲落拓气概雄健”的期待
三、通俗文学泛滥的文坛环境
四、在“荒芜”中的努力
第二章 彭雨作为“木易”的悲哀
一、作者内心世界的别样展现
二、对同一故事的不同理解与演绎
三、与“木易”处境相似的彭雨
四、“锦瑟唤不回似箭的归心”
第三章 沐华对文艺的“良心”
一、无力的杂文
二、文艺的“良心”
三、“想写的写不出来”
四、“不想写的却非写不可”
五、“时代环境限制下”的“真实”
第四章 司空鹿的“故国”之思
一、身处“异国”的屈辱体验
二、错乱时刻中的国族寓言
三、亚洲内部的“觉醒”
第五章 朝熹的“黍离之悲”
一、失掉的“生命之光”
二、荒诞的“黍离之悲”
三、回忆中的“最后一课”
第六章 张垣的乡土文学
一、虚假的草原想象
二、对“山药豆子”文学蔑称的反抗
三、乡土文学中的“乡”与“土”
结语 “探母”情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表1 张垣重要文学报刊简表
表2 张垣作家群在日本及其他沦陷区发表作品简表
表3 《蒙疆文学》各期目录
彭雨论
关于沐华
评《蠢流》——萧沉作·载本刊三卷四期
看云草(十五)——怀曹清
附 图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