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20世纪上半叶文学翻译散论/外国语文论丛
0.00     定价 ¥ 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636478
  • 作      者:
    作者:廖七一|责编:杨英//赵洁|总主编:董洪川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11-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聚焦中国近现代的晚清时期、五四时期和抗战时期三个代表阶段,梳理文学翻译与中国文化转型和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探讨文学翻译与民族国家的建构、中国的文化复兴,以及抗战救国、民族救亡之间的关系。近代以降,民族国家的构建与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不仅是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的核心研究课题,也是翻译(包括文学翻译)活动的原动力。三个时段的文学翻译虽各有特点,但也有共同的原则与规律。文学翻译不仅是主导意识形态的反映与延伸,也主动地参与了主流政治话语的想象与建构。 本书的读者对象是翻译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翻译研究人员本书也可供跨文化交流学者,以及中国近现代翻译史、文学史爱好者参考。
展开
目录
总序
第一章 晚清时期的文学翻译
第一节 晚清历史语境与翻译实践
第二节 “信”的失落与翻译规范
第三节 翻译语言的“变格”
第四节 梁启超与拜伦《哀希腊》的本土化
第五节 马君武的《哀希腊歌》与互文解读
第六节 从“晦”看苏? 庖胧募壑等∠?
第二章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文学翻译
第一节 《新青年》与翻译批评话语
第二节 翻译与现代白话规范
第三节 庞德与胡适:译诗的文化思考
第四节 胡适译诗与传播媒介
第五节 “学衡派”的翻译与批评
第三章 抗战时期的文学翻译
第一节 抗战主流话语与文学翻译
第二节 抗战时期重庆的戏剧译介
第三节 文学经典的翻译
第四节 翻译批评
第五节 翻译的理论思考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