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鄱阳湖地区理学传衍研究
0.00     定价 ¥ 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10224855
  • 作      者:
    作者:冯会明|责编:方国根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4-01
收藏
内容介绍
鄱阳湖地区堪称理学渊薮,诞生了黄灏、李燔、程端蒙、董梦程、饶双峰、吴澄、吴与弼、胡居仁、娄谅等一批理学家群体,形成了介轩学派、双峰学派、崇仁学派、余干之学等诸多学派。 本书紧扣鄱阳湖地区理学的传衍展开全面而深入的探讨,既考察和梳理鄱阳湖地区理学传承发展的脉络与创新历程,清晰地勾画出其理学思想传播的直观图景和流动的空间轨迹,又总结和提炼鄱阳湖理学的核心要旨、学术特征,还原其与闽学、浙学及湖湘学等学派交锋互益的情形。鄱阳湖地区的理学有着鲜明独特的个性,表现为尊信程朱,捍卫道统,排斥异端的执着性;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融合性慕道安贫,砥砺节操,追求圣贤的理想性;学贵践履,实学经世的务实性和文节俱高,服膺正统的忠诚性,在理学思想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展开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鄱阳湖地区理学繁荣的原因
第一节 鄱阳湖地区理学繁荣的经济基础
第二节 便捷的交通,使鄱阳湖地区成为思想文化的汇聚地
第三节 发达的书院和浓郁的文风,是鄱阳湖理学繁盛的基石
第四节 佛、道文化的兴盛为鄱阳湖理学提供了思想的沃土
第二章 宋代鄱阳湖地区理学的兴起
第一节 宋代鄱阳湖地区的行政区划
第二节 鄱阳湖地区理学之缘自周敦颐始
第三节 朱熹知南康,鄱阳湖地区理学传播中心地位的确立
第三章 宋代鄱阳湖地区理学的传衍
第一节 江州理学的传衍
第二节 南康军——南宋理学传衍的中心
第三节 饶州的理学家群体
第四节 理学在婺源的传衍
第五节 宋代信州理学的传衍
第六节 程朱理学在抚州的传衍
第七节 宋代鄱阳湖地区理学传衍的特点
第四章 元代鄱阳湖地区理学的传承与发展
第一节 元代鄱阳湖地区的行政区划
第二节 元代程朱理学官方哲学地位的确立
第三节 抚州吴澄——“和会朱陆”的第一人
第四节 揭傒斯、虞集、危素的理学思想
第五节 黄泽、陈澔、梁寅的经学思想
第六节 元代婺源的理学家群体
第七节 信州陈苑及“江东四先生”对陆学的坚守
第五章 明代鄱阳湖地区理学家对程朱理学的捍卫与创新
第一节 明代鄱阳湖地区的行政区划
第二节 吴与弼开创崇仁学派,兼采朱、陆之长
第三节 胡居仁主敬存心,开创余干之学
第四节 明中后期鄱阳湖地区学者对程朱理学的坚守
第五节 明代鄱阳湖地区理学的基本特征
第六章 清代鄱阳湖地区理学的式微
第一节 清代鄱阳湖地区的行政区划
第二节 清前期朱子学的复兴
第三节 程山、髻山学派与程山会讲
第四节 清代鄱阳湖地区的理学家群体
第七章 鄱阳湖地区理学的交锋互益
第一节 朱熹同汪应辰的交游与交锋
第二节 朱熹理学与象山心学的交锋论辩
第三节 朱熹、洪迈之争及四老南岩之会
第四节 胡居仁对陈献章学术的批评
第五节 罗钦顺同王阳明的论战
第八章 鄱阳湖地区理学的学术特征与贡献
第一节 鄱阳湖地区理学的学术特征
第二节 鄱阳湖地区理学的主要贡献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