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法律政策可以理解为党和国家、立法机关及司法机关在特定时期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对诉讼采取的一种导向、规范或态度。由于我国所处的特定历史阶段,行政法治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十分复杂,法律政策在行政审判中显得尤为重要。如果缺乏对行政诉讼法律政策地位和功能的正确认识,很难理解和把握行政诉讼中特殊规则的良苦用心,甚至会反对和排斥相关法律政策的存在,也无法实现有效化解纠纷的立法目的。
从当前我国行政诉讼看,受案范围限缩制度、立案登记制度、异地管辖制度、举报人原告资格制度、复议机关共同被告制度、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规范性文件附带审查制度、撤销重做判决制度等都体现了政策的因素。如果不从法律政策的角度出发,就无法从立法目的上对上述制度进行解读,也无法正确地在审判实践中适用这些法律政策。
本书通过选取具体的行政诉讼法律政策,结合相关的典型案例和地方改革,解读相关行政诉讼法律政策的内涵和目标,试图为正确理解和适用行政法律政策提供理论指引,为实现法律政策与法律协同下的行政诉讼良性循环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