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论题确立
1.1.1 关于汉语方言语法研究
1.1.2 关于汉语语义范畴研究
1.1.3 本书论题的确立
1.2 本书对完成体的界定
1.2.1 当前的认识
1.2.2 本书的界定
1.3 研究方法
1.3.1 关于“两个三角”
1.3.2 关于“句管控”
1.4 本书框架和相关说明
1.4.1 本书框架
1.4.2 相关说明
第2章 研究现状述评
2.1 汉语共同语领域的研究状况
2.1.1 初探阶段
2.1.2 发展与深化阶段
2.1.3 总体评价
2.2 汉语历史语法领域的研究状况
2.2.1 初探阶段
2.2.2 发展与深化阶段
2.2.3 总体评价
2.3 汉语方言语法领域的研究状况
2.3.1 初探阶段
2.3.2 发展与深化阶段
2.3.3 主要问题
2.4 其他领域的研究状况
2.4.1 汉外对比领域
2.4.2 国内非汉语领域
2.4.3 对外汉语教学领域
2.5 问题和出路
2.5.1 研究力量不均衡
2.5.2 观点方法争议多
第3章 音义概貌和地理分布
3.1 方言完成体标记的类型
3.1.1 已有的认识
3.1.2 本书的分类
3.2 后标记的语音形式和地理分布
3.2.1 语音形式概览
3.2.2 地理分布情况
3.2.3 总体说明
3.3 后标记的整体表现和演变趋势
3.3.1 南北方言的总体差别
3.3.2 语音演变的趋势拟测
3.3.3 优势标记的音义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后标记个案辨察
4.1 问题缘起
4.2 “了”类标记
4.2.1 关于“了”的分合
4.2.2 北方异形类的形义对应
4.2.3 形义错配成因和发展趋势
4.3 “掉”类标记
4.3.1 方言学者的调研情况
4.3.2 总体特征
4.3.3 “掉”类标记的完成体地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变音型标记辨察
5.1 儿化类
5.1.1 基本情况
5.1.2 总体特征
5.2 D变韵类
5.2.1 基本情况
5.2.2 总体特征
5.3 变调类
5.3.1 基本情况
5.3.2 总体特征
5.4 混合变音类
5.4.1 基本情况
5.4.2 总体特征
5.5 变音型标记性质辨察
5.5.1 当前的争议
5.5.2 本书的看法
5.6 各类标记的整体表现
5.6.1 变音类型南北有别
5.6.2 共时差异与演变趋势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语
6.1 共性表现
6.1.1 类型分布南北有别
6.1.2 一标多用现象突出
6.1.3 演变趋势同中有异
6.2 几点思考
6.2.1 灵活处理间接的方言语料
6.2.2 重视语法特征的深层调查
6.2.3 留意方音变化的语法作用
6.2.4 挖掘语法比较的多重价值
6.3 研究展望
6.3.1 关注视角待拓展
6.3.2 理论解释待深化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