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地方法治体系及其运行模式探析
一、中国古代地方法治的语境与演进
二、中国古代地方法治体系
三、中国古代地方法治体系的运行模式
四、中国古代地方法治的文化分析
清代州县佐贰官司法权探析
一、清代州县佐贰官司法权的法律禁止
二、清代州县佐贰官的勘验权
三、清代州县佐贰官的承缉权
四、清代州县佐贰官的审断权
五、清代州县佐贰官的执行权
国家、官绅与社会:清代州县佐杂官治区分防与治理——以元和县为例
一、元和县佐杂官的设置与驻地变迁
二、分防佐杂官的治理
三、分防佐杂官的地缘网络
四、余论
清雍正朝闽省内地州县区划变动与职官控制
一、雍正朝升府增州县
二、职官控制与移驻弹压
三、县丞的集权现象
同核相生:国家法、民间法关系的回眸与前瞻——从《黄岩诉讼档案》谈起
一、黄岩讼档
二、纠纷解决中官府与民间的互动
三、乡治中的文化同质
四、乡治中的价值共向
五、乡治中的技术互助
六、国家与社会的同核相生
从王阳明乡治实践看基层治理中的国家与社会
一、王阳明及其弟子的基层社会治理实践
二、中国传统基层社会治理的核心模式
三、“国家一社会”二元理论与“第三领域”
四、民间社会与乡土社会
五、中国传统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国家与社会
中国古代基层社会权威体系及其博弈
一、地方官:国家公权在基层社会中的表达
二、乡官:沟通国家与民间的半官方权威
三、民间权威:基层社会的自我表达
四、合作与对抗:民间权威与国家公权的博弈
《折狱卮言〉与裁判官内心独立
——兼论中西裁判官内心独立的取向差别
一、《折狱卮言》文本解读
二、内心独立的理论渊源及在我国的传入与发展
三、中西语境中内心独立的取向差异
清代州县官司法对民间信仰的主导、借用与转化——对《鹿洲公案》中假神断狱现象的功能性解读
一、《鹿洲公案》与假神断狱
二、对祀典神祇的塑造与主导
三、对民间私祀的宽容与借用
四、对淫祠淫祀的禁毁与转化
五、倡导、借用与转化:对待神祇的三种态度
我国古代乡土权威的基层社会治理功能
一、权威与权威类型
二、乡土权威及其类型
三、乡官的职役化
四、老人的公权化
五、乡土权威的社会治理机制
骂社火与民间社会系统的自组织
一、社火与骂社火
二、骂社火的形式
三、骂社火的内容
四、乡村社会系统的自组织
中国古代基层社会民间规范体系略论
一、宗族规范及其历史发展
二、乡约规范及其历史发展
三、善会、帮会与行会规范
四、民间规范与国家法的同质化
宋以来乡约与乡约法探析——以乡约碑刻为考察对象
一、乡约与乡约法
二、乡约法的演变
三、碑刻中的乡约法
四、乡约在基层社会规治中的作用
五、余论
徽州传统民间契约观念及其遗存——以田藏徽州民间契约及对徽州六县的田野调查为基础
一、田藏徽州民间契约整理概况
二、与徽州民间契约相关的一些因素
三、契约观念的传续与发展
四、余论
重塑传统乡规民约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社会功能
一、乡规民约经济组织功能的再造
二、乡规民约秩序生成功能的重建
三、乡规民约道德培育功能的重塑
四、乡规民约文化涵泳功能的复兴
天意,法意,人意——乡土社会法治化的困惑及民间法的命运与选择l
一、天意:民间法的前途
二、法意:现代法治与大国之治
三、人意:乡土社会的民间法情结l
四、民间法——沟通法理与人心的通路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