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平--中国传统司法理念及其实践研究/河海大学法学青年文库
0.00     定价 ¥ 6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76401332
  • 作      者:
    作者:潘萍
  • 出 版 社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8-01
收藏
内容介绍
在“王道平”的治理秩序观和“维齐非齐”伦理正义观的影响下,中国古代传统司法理念是“平”,内蕴“等者同等”“不等者不等”“等与不等的辩证统一”三原则。作为中国古代传统司法理念的“平”不仅贯彻于国家律法、诉讼制度、司法人员培养等方面,还被落实在民事、刑事司法实践中。中国古代传统司法理念作为中国古代传统司法文明的重要表现,贯穿于中国古代传统社会的司法实践中。同时,对于当前司法裁判过程中如何处理民众的正义观念与司法公正之间的关系,如何正确处理情、理、法之间的关系等,以达致公平正义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书抓住核心概念,以简驭繁,选择主要材料,抽绎法理,紧扣司法过程,再现传统。
展开
目录
总序

摘要
导论
一、问题意识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本书结构
第一章 “平”—-中国传统司法理念
第一节 “王道平”——中国传统社会的秩序观
一、“礼治秩序”——儒家的秩序观
二、“法治秩序”——法家的秩序观
三、“王道平”——中国传统社会统治者的理想秩序观
第二节 “维齐非齐”——中国传统社会的正义观
一、“义”是中国传统正义观的核心范畴
二、儒家学派的正义观
三、“义”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第三节 “平”—-中国传统社会的司法理念
一、“司法理念”的含义
二、对中国传统司法理念“平”的界定
三、中国传统司法理念“平”的原则
小结
第二章 中国传统司法理念在国家法律中的体现——以《唐律疏议》为例
第一节 “等者同等”与法律的普遍性
一、部分罪名适用于所有犯罪主体
二、相对平等的主体之间享有相同的司法待遇
第二节 “不等者不等”与礼制的等差性
一、不同社会阶层之间享有不同的司法待遇
二、依据服制亲疏尊卑厘定亲属之间的法律责任
三、基于仁爱和其他原因导致刑罚的差异性适用
第三节 “等与不等的辩证统一”与动态合理正义观
一、同一时空下的“等与不等的辩证统一”
二、不同时空下的“等与不等的辩证统一”——以《天圣狱官令》为例
小结
第三章 中国传统司法理念的诉讼制度设置
第一节 “父母官型诉讼”下的开放的受理制度
一、推抑不受的相关规制
二、受理时间的相关规制
三、依法不得受理的相关规制
第二节 理冤解纷:申诉、直诉与复审制度
一、基于当事人方请求的申诉制度
二、上达天听的直诉制度
三、基于官府申请的复审制度
第三节 重惜民命:会审与死刑复奏制度
一、会审制度
二、死刑复奏制度
小结
第四章 中国传统司法理念的人员设置机制
第一节 “明法通经”:中国传统司法人员素养的理想构成
一、“明察宽恕”:秦汉时期司法人员的培养与选拔
二、“儒法两立”:魏晋隋唐时期司法人员的培养与选拔
三、“经生明法,法吏通经”:宋代以后司法官员的培养与选拔
第二节 “官司出入人罪”的司法责任追究机制
一、“缓深故,急纵出”:秦汉时期的司法责任追究机制
二、“重入轻出”司法责任追究机制的初步奠定隋唐时期
三、“重入轻出”司法责任追究机制的完善时期宋朝
四、“重入轻出”司法责任追究机制的沿袭及曲折发展:元明清时期
小结
第五章 中国传统司法理念在民事司法中的实践——名公书判清明集》为例
第一节 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纠纷的受理与审断
一、案情清楚、证佐明白案件的受理与审断
二、案情清晰、证佐明白但存在其他特殊情况的案件的受理与审断
三、案情不够清晰、证佐不够明白的案件的受理与审断
第二节 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民事纠纷的受理与审断
一、仕宦与良民阶层之间的民事纠纷的受理与审断
二、仕宦与其他社会阶层之间的民事纠纷的受理与审断
三、良民倚托仕宦与他人之间的民事纠纷的受理与审断
四、存在主佃关系的主体之间的民事纠纷的受理与审断
五、存在主仆关系的主体之间的民事纠纷的受理与审断
第三节 与“家”相涉的民事纠纷的受理和审断
一、亲属之间的一般财产纠纷的受理和审断
二、与立继相关的民事纠纷的受理和审断
三、邻里之间或师生之间的民事纠纷的受理和审断
小结
第六章 中国传统司法理念在刑事司法中的实践——以《驳案汇编》为例
第一节 平等主体之间的刑事案件的受理和审断
一、情法相适案件的受理和审断
二、无法可依案件的受理和审断
三、特定地域刑事案件的受理和审断
第二节 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刑事案件的受理和审断
一、仕宦阶层与百姓之间刑事案件的受理和审断
二、旗人与百姓之间刑事案件的受理和审断
三、存在主仆关系的主体之间刑事案件的受理和审断
四、存在主雇关系的主体之间刑事案件的受理和审断
第三节 亲属之间刑事案件的受理和审断
一、亲属之间因人身相犯而引起的刑事案件的受理和审断
二、亲属之间因犯奸而引起的刑事案件的受理和审断
三、罪犯存在留养情形的刑事案件的受理和审断
第四节 特殊群体牵涉刑事案件的受理和审断
一、被告人或被害人为老幼的刑事案件的受理和审断
二、被告人或被害人身患残疾的刑事案件的受理和审断
三、犯罪主体系女性的刑事案件的受理和审断
四、犯罪主体系少数民族的刑事案件的受理和审断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