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1部分 总报告
第1章 研究背景与发展概况
1.1 研究背景
1.1.1 旅游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1.1.2 旅游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
1.1.3 县域是新常态下旅游发展的“主力战场”
1.2 发展概况
1.2.1 首届广西县域旅游竞争力新闻发布会概况
1.2.2 主流媒体的报道与转载
第2章 广西县域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
2.1 构建原则
2.1.1 科学性原则
2.1.2 层次性原则
2.1.3 系统性原则
2.1.4 动态性原则
2.1.5 前瞻性原则
2.2 评价指标制定参考标准
2.3 竞争力评价模型
2.3.1 理论基础
2.3.2 参考模型
2.3.3 县域旅游竞争力关键因素分析
2.4 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2.4.1 竞争力构成要素
2.4.2 广西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2.4.3 广西县域旅游创新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2.5 数据采集
2.5.1 文化和旅游厅官方网站
2.5.2 各县(市、区)旅游统计数据
2.5.3 各县(市、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5.4 各县(市、区)编制的《旅游业发展规划》
2.5.5 广西旅游科学研究所
2.5.6 第三方网站
2.5.7 百度大数据分析平台
2.5.8 专家评价
2.6 评价方法
2.6.1 因子分析法
2.6.2 聚类分析法
2.6.3 GIS技术
2.6.4 内容分析法
第3章 2018~2019年广西县域旅游竞争力评价及解读
3.1 广西2018~2019年县域旅游竞争力评价
3.1.1 要素竞争力评价
3.1.2 业绩竞争力评价
3.1.3 管理竞争力评价
3.1.4 发展竞争力评价
3.1.5 新媒体评价
3.1.6 综合竞争力评价
3.1.7 旅游创新发展能力指数评价
3.2 解读广西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十强县”
3.2.1 旅游综合竞争力第一名——阳朔县
3.2.2 旅游综合竞争力第二名——青秀区
3.2.3 旅游综合竞争力第三名——涠洲岛(县级管理体制)
3.2.4 旅游综合竞争力第四名——靖西市
3.2.5 旅游综合竞争力第五名——秀峰区
3.2.6 旅游综合竞争力第六名——金秀县
3.2.7 旅游综合竞争力第七名——龙胜县
3.2.8 旅游综合竞争力第八名——资源县
3.2.9 旅游综合竞争力第九名——城中区
3.2.10 旅游综合竞争力第十名——兴安县
第4章 广西县域旅游发展的总体评价与建议
4.1 广西县域旅游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4.1.1 “双创双促”成效显著,形成广西模式
4.1.2 文旅融合绽放光彩,释放强大动能
4.1.3 旅游扶贫典型样本,村民共享红利
4.1.4 深化供给创新,激活消费需求
4.1.5 借力品牌优势,提质康养旅游
4.1.6 节事活动品牌化,助推县域经济
4.2 广西县域旅游发展的主要问题
4.2.1 基础设施建设需完善,未解决“最后一公里”
4.2.2 资源特色未充分发挥,产业融合度较低
4.2.3 品牌形象定位不清晰,游客感知混淆
4.2.4 旅游经济发展不均衡,联动作用不明显
4.2.5 旅游资金投入不够,投融资渠道不畅
4.2.6 旅游市场管理水平不高,缺乏统一规定
4.2.7 旅游高素质人才短缺,职业素养有待提高
4.3 发展建议
4.3.1 统筹推进,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4.3.2 抓住机遇,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后花园”
4.3.3 全域覆盖,优化县域旅游发展环境
4.3.4 区域联动,促进县域协同发展
4.3.5 打造IP,发展县域特色优势产业
4.3.6 培育精品,升级旅游品牌形象
4.3.7 畅通渠道,加大旅游资金投入
4.3.8 强化监管,提高景区管理水平
4.3.9 注重人才,提升人才的量与质
第2部分 分报告
第5章 全域旅游早谋划——阳朔县
5.1 阳朔县县域旅游发展概况
5.1.1 发展现状
5.1.2 发展优势
5.2 阳朔县县域旅游的探索与实践
5.2.1 发展历史梳理
5.2.2 政府统筹,党建引领模式
5.3 阳朔县县域旅游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5.3.1 阳朔县县域旅游发展的主要问题
5.3.2 阳朔县县域旅游发展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5.4 阳朔县县域旅游发展建议
5.4.1 提升政府预见性的监管,实现有效的社会管理
5.4.2 践行“两山理论”,强化宣传推广
5.4.3 解放思想,全面理顺旅游发展体制
5.4.4 面向市场,形成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
5.4.5 党建引领,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第6章 绿色城区显魅力——青秀区
6.1 青秀区县域旅游发展概况
6.1.1 发展现状
6.1.2 发展优势
6.2 青秀区县域旅游的探索与实践
展开